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酒精性肝病 (ALD)是西方国家青、中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 ,日饮酒 (80~ 15 0 )克 ,连续 5年以上即可致肝损伤 ,可引起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 (AH)及酒精性肝硬化 (AC)。本文就其治疗加以综述 :1 一般治疗1 1 戒酒 :是ALD治疗中最重要方面 ,是治疗AFL的唯一方法。及时戒酒可使AH的病死率明显下降[1] 。在AC的长期治疗中药物的作用并不优于戒酒。纳曲酮 (鸦片拮抗剂 )、新型鸦片酶拮抗剂———纳美芬及Acamprosate(作用于谷氨酸受体和钙离子通道 ) ,可降低饮酒频率。1 2 营养支持 :ALD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营养…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与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硬化患者感染的病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采用回顾病例分析法,分析我院近3年100例肝硬化患者的感染情况。肝硬化合并感染率为20%,夏、秋季以自发性腹膜炎为首位,冬、春季以呼吸道感染、肺炎为最常见,感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老年人易合并霉菌感染(二重感染)。8例合并二重感染者均临床死亡。肝硬化患者易合并感染,病因与季节有关,二重感染后加快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1906年Naunyn等人首先提出肝源性糖尿病,慢性肝病时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部分患者最终发展成糖尿病(MD),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发生的MD称肝源性或肝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 or Hepatogenic diabetes简称HD)。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患者大约80%出现糖耐量异常,20%~30%患者直接发展成MD。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阐明,目前认为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与肝细胞损伤是HD的主要发生机制,现就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CYPⅡ E1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脂肪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CYPⅡE1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方法对CYPⅡE1基因分型,A型(c1纯合子)、B型(c1/c2杂合子)、C型(c2纯合子).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酗酒无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c1基因频率明显降低,c2基因频率明显增高,而酗酒无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c2基因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胃黏膜癌变中的作用及对胃癌的预测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胃癌组)及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标本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bcl-2、ras、c-myc、p53基因的表达.结果 p16、bcl-2、ras、c-myc和p53基因表达率在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和胃癌组分别为69.23%,30.77%,38.46%,23.08%,7.69%;50.00%,37.50%,81.25%,43.75%,18.75%;36.36%,63.64%,81.82%,72.73%,45.45%;27.50%,67.50%,95.00%,90.00%,60.00%.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c-myc和p53基因表达率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c-myc基因表达率中度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bcl-2、ras、c-myc和p53基因表达存在相关性.细胞凋亡指数胃癌组最低,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胞凋亡指数减少及ras、bcl-2、c-myc、p16、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为重要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6.
五杞胶囊(WQC)系由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95%乙醇提取物与茄科植物枸杞和芸香科植物白鲜皮经水提-醇沉法得到的粗多糖合理配伍组成的复方中药.祖国医学记载,北五味子、枸杞子及白鲜皮均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和黄疸.本文观察五杞胶囊对酒精/CCI4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C)、脾脏指数(SI)、血小板计数/脾脏指数(PC/SI)、门静脉宽度(PV)、脾静脉宽度(SV)、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PV/SV)在预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EV)中的意义。方法测量196例肝硬化患者的PV、SV、脾脏长径(SL)及厚度(ST)(SI=SL×ST)、PC,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值评价上述非侵入性指标预测中重度EV的准确性。结果PC/S1、PC、PV/SV的AUC分别为0.870、0.781、0.655;PV、SV、SI的AUC不足0.5。PC/SI≤0.97时,预测中重度EV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70.6%。结论PC/SI是预测中重度EV较理想的非侵入性指标,当PC/SI〈0.97时,判断中重度EV存在的敏感度、特异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肥胖、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细胞色素P4502E1基因在肝脏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色素P4 50 (cytochromeP4 50 ,CYP)是一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基因编码的同工酶 ,其特征是与CO结合后在 4 50nm处有吸收峰的含血红素的单链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一些疏水性外来物质 ,经CYP转化后形成极性更大的物质 ,排出体外。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转化为细胞毒、致癌、致突变作用更强的物质。因此 ,CYP的生物学效应具有双重性。其中CYP2E1是二甲基亚硝胺D -脱甲基酶 ,它不仅参与药物的代谢 ,而且还催化许多前致癌物和前毒物的活化过程。其活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本文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酶连接检测反应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检测方法,检测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 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3186 C>T),并分析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01/2007-05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断明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9例,以及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9例,运用酶连接检测反应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 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肝功能、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所有受试者均为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①CC, CT, TT基因型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分别为22.78%,50.63%,26.58%,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21.74%,53.62%,24.64%.SNPs-3186 C>T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②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SNPs-3186 C>T不同基因型的各测量指标及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结论:在东北地区汉族人中存在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 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但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