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相对少见。现就1999年1月至2006年7月我院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卵泡膜细胞瘤的26例超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6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年龄15~76岁,平均52岁。绝经14例,绝经时间2~24年。有临床症状者16例,表现为绝  相似文献   
2.
超声检查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种植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是极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国内外文献仅见个例报道。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该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如不及时正确诊断和适当处理,后果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超声检查在该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现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周××、男性、48岁,因车祸,公共汽车与小轿车相撞,紧急刹车,造成患者向前摔倒使颈部撞于司机后面的横栏杆上,引起颈部不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进行拍片检查。 在颈椎侧位片上,发现舌骨大角与小角中间有一透明线,可疑骨折,不能确诊,用侧斜双5°投照方法,使舌骨左右两侧的大、小角之间的骨质相互错开,照片上清晰显示出舌骨大小角中间有明显骨折,并有轻度的错位,给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延安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延安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科学的控制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5年麻疹发病及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2 5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47/10万;全市13个县(区)均有麻疹病例发生;发病年龄以0~7岁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9.03%;各月均有麻疹病例发生,3~6月为高峰,共1 757例,占总病例数的68.10%;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74.53%。结论0~7岁儿童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接种麻疹疫苗是控制麻疹的基础;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为了分析我市1995年2002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质量,摸清继续巩固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薄弱环节。方法 汇总分析8年来各县区报告的AFP病例资料。结果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连续8年接近和超过1/10万的指标,48h调查率、粪便标本7大内送检率均大于80%的指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年均为86%,及时随访率年均为63%。结论 根据卫生部规定的AFP病例监测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我市1999年以前及时随访率和1995年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未达标,2000年后各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延安市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13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和报告病例的年龄和职业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13年延安市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乙肝占病毒性肝炎的构成比也呈上升趋势;2004—2013年,报告发病率以0~4岁最低,5~19岁逐年下降,40岁以上组逐年上升;宝塔区报告发病率最高(71.87/10万);职业以农民(含民工)发病最多,占乙肝发病总数的65.2%,其次是工人和学生。2013年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8.2%。结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取得显著效果,但成人发病率仍然较高。继续巩固新生儿接种率,加强青壮年农民乙肝疫苗接种,开展病例监测和健康教育,是今后乙肝预防控制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延安市实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预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延安市实施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后取得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全市乙肝发病、HepB接种率和2002、2006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乙肝血清学的调查资料,采用SPSS 12.0进行整理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epB接种率逐年提高,调查接种率由2002年的88.21%上升到2008年的97.18%,HepB1调查及时接种率由2002年的46.67%上升到2008年的93.59%,各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8,P<0.01);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1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在家出生的新生儿;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在新生儿实施HepB接种前的2001年为21.50/10万,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08年下降到10.05/10万;1~4岁HBsAg阳性率由2002年的3.03%下降到2006年的1.64%,1~4岁抗-HBs阳性率由2002年的14.76%上升到2006年的67.21%。结论全市实施新生儿接种HepB后,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和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抗-HBs阳性率迅速上升,表明延安市新生儿HepB接种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例1,26岁,妊娠22周,孕1产0。妊早期无特殊患病用药史。常规产前B超检查发现为宫内双胎妊娠。一胎发育正常。另一胎可见胸腰段脊柱及下肢骨骼回声,胸腹腔内脏器显示不清,未见到胎儿心脏及头颅。胸腹部被一圆形肿物代替。肿物内有一直径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晚期胎儿血流检测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晚期胎儿血流检测指标的探讨曹喜琴①李长虹汪应先本文对388例妊娠晚期的孕妇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CMA)、肾动脉(KA)、胎盘血管床动脉(PA),并分别测定其搏动指数(PI)、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