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 病人男性,52岁,住院号:101642。患原发性2型糖尿病11年,曾因吃杨梅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在我院抢救成功1次,当时体重达85kg,身高165cm,血糖最高〉20mmol/L。近5年来,予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体重维持在80kg左右,空腹血糖仍高,一般在8~12mmol/L。因渐进性便秘1年,服用肠清茶不再有效,B超发现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大小约直径25mm不等。肠镜示:距肛缘约12cm处见巨大浸润肿块,表面高低不平,有糜烂出血,质脆,占肠腔全周,形成狭窄,肠镜不能通过,于2005年2月4日入院,入院时T37.2℃,P72次/min,R18次/min,BP110/70mmHg,体重65kg,身高165cm,甘油三酯0.8mmol/L,胆固醇3.2mmol/L,空腹血糖5.0mmol/L。肝脏CT示:多发性低密度结节灶,直径大小25mm左右,考虑肝内多发转移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2岁,未婚。1996年9月起,时常发热,频繁时2~3天就发热一次,鼻出血并两膝关节酸痛。1997年9月起自觉乏力、纳减、盗汗。1998年2月2日因腹胀、轻度腹泻在外院作B超检查,B超示“腹水”。抽腹水650ml,作腹水检查示:总蛋白35g/L,葡萄糖4.92mmol/L,LDH289IU/L,涂片未见癌细胞,见大量淋巴细胞。血胆红素正常,总蛋白60g/L,白蛋白24g/L,ALT129IU/L,ALP1664IU/L,γGT210IU/L,LDH376IU/L,葡萄糖4.17mmo…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测定的意义华东医院戴兆云,孙莲娜,甘洁民肝脏对各种内分泌激素均有代谢作用,血清Ⅰ型前肢原竣基端前肽(CICP)系成骨细胞分泌的骨代谢调节因子,作者选取34例肝炎病例,测定其血清CICP水平,以了解肝炎与CICP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5.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病的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95例肝病病人,男性229例,女性66例,年龄(44±12 岁)。用谷胱甘肽注射液12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qd × 3wk为一个疗程(用1~3个疗程)。结果:治疗前 ALT、AST、SB、TG、LDL分别为260IU/L±375IU/L、206IU/L±360IU/L、132μmol/L±159μmol/L、3.0μmol/L ±1.5mmol/L和3.2mmol/L±0.8mmol/L。治疗3wb后依次为73IU/L±74IU/L、76IU/L±89IU/L、107μmol/L± 161μmol/L、2.7mmol/L±1.4mmol/L、2.9mmol/L±1.8mmol/L。3wk时总有效率为77.8%。6wk时84.3%,9wk时 为89.3%。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安全有效的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卫生条件的改善,伤寒已明显减少,上海更是少见。按以下诊断标准:1)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2)持续发热,乏力等临床表现,经抗伤寒的特异抗菌治疗有效。3)血Widal氏反应随病程转阳性。4)当地流行病学资料支持诊断。具有第一项,第二项或后三项作为确诊条件。近3年我们两所医院按此标准共确诊伤寒20例,年龄18~60岁,男14例,女6例。除5例为曾外出旅游的市区人口外,均为外来迁入新区的人口。在这20例伤寒中,发现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仅有7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抗病毒、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两组均治疗1 a,分别在治疗前后以及停用血府逐瘀汤后2 a调查两组病例的生存状况,统计比较两组间的生存率,腹水、肝癌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3 a生存率为87.51%,治疗组3 a生存率为94.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肝硬变稳定率为78.33%,治疗组肝硬变稳定率为8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肝癌发生率为6.67%,治疗组肝癌发生率为4.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预后,减少肝硬变患者腹水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2001-2002年,我们采用自制山豆根醋浸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0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二硝基氯苯的结合不影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抗体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二硝基氯苯(DNCB)结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后对其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把HBIG(13mg/500μL PBS)分别与不同剂量(0.025,0.25,2.5mg)的DNCB(预先溶于DMSO,10mg/mL)结合,并予系列倍比稀释十次后,分别以DMSO及无菌水为两对照组,共组成五组,55个标本。以ELISA法分别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效价。结果DMSO、无菌水、低剂量、中剂量与高剂量组五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91%(10/11)、72.73%(8/11)、81.82%(9/11)、81.82%(9/11)和72.73%(8/11),其抗体阳性率以,检验无差异(P〉0.05)。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五组间在各稀释度的吸光值(OD450)上无差异(P〉0.05),而各稀释度处理组间则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DNCB的结合对HBIG的抗体效价没有影响,推测免疫球蛋白(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可作为DNCB(或其它类似半抗原)靶向治疗的一种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重组可溶性融合小鼠热休克蛋白70(rHSP70)后对小鼠脾脏中NK细胞在单核细胞中所占比例的影响。方法取C57/BL6小鼠18只,随机等分3组。第1组每只在颈部皮下注射20μgrHSP70(高剂量组),第2组每只注射10μg(低剂量组),第3组注射磷酸钠缓冲液(对照组),注射体积均为每只200μL。1周1次,共2次。第3周杀鼠,从脾分离其单个核细胞(MNBC),以藻红蛋白NK1.1单抗荧光标记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NK细胞及单个核细胞总数,计算NK细胞的比例。结果NK细胞数在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中的比例分别占(12.7±1.2)%、(34.3±11.3)%和(10.0±0.8)%,经方差分析,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以及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其小鼠脾脏中NK细胞占MNBC之比例增加了2倍多。而3组的脾脏重量分别为(0.086±0.004)、(0.090±0.009)和(0.087±0.006)g,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小鼠rHSP70可大幅提高小鼠脾脏NK细胞在MNBC中的比例,它有可能成为一种免疫治疗的潜在药物。每只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