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肾损伤出血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能避免肾脏外科手术,保存肾功能。2000年9月7月~2005年10月,我们对39例肾出血患者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满意,临床护理工作在栓塞前后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肾损伤出血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能避免肾脏外科手术,保存肾功能。2000年9月7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对39例肾出血患者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满意,临床护理工作在栓塞前后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晚期癌症患者家居宁养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期癌症患者常常因多次经历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对住院产生恐惧、不安和厌烦情绪;或因经济上不堪重负等原因往往不愿再住院治疗[1,2]。如何为这类病人提供服务,我院于2000年底在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的倡导和资助下,创办了深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长期住院患者PICC置管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及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176例老年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中发生非正常拔管45例,占置管总例数的25.57%;致非正常拔管的因素依次为导管堵塞、导管滑出、意外拔管、局部肿胀、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导管破裂及导管回缩。结论抗生素联合抗凝剂封管能明显减少PICC并发静脉炎、静脉血栓及CRI发生;加强患者置管期间导管的维护及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能有效降低非正常拔管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周期性预防性抗生素封管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长期带管患者中预防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价值。方法将因临床需要PICC置管并长期带管治疗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每隔30d采用5mg万古霉素和300U肝素钠加于5ml生理盐水封管连续封管6d,其他时间采用300U肝素钠加于5ml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采用300U肝素钠加于5ml生理盐水封管。比较两组间导管留置时间和CRBSI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77.1±33.8)d,与对照组的(68.2±28.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1,P=0.187)。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0.28/1000导管留置日,对照组为1/1000导管留置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6,P=0.232)。结论采用周期性预防性抗生素封管不能提高PICC留置时间和降低CRBSI的发生率,由于高浓度抗生素封管有潜在产生耐药菌的风险和增加患者医药费支出,不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治疗性沟通技巧在晚期癌症病人家居宁养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晚期癌症病人家居宁养护理中运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解决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方法 以宁养院收治的910例晚期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依据口头叙述及观 察检测的结果,评定病人的心理问题;运用会谈技术和电话访视等治疗性沟通技巧,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治 疗性沟通技巧可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总有效率达84.18%,766例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或安详地离开人间。结论 对晚期癌症病人采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能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病人和 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癌痛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癌痛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不良影响,探讨三阶梯药物疗法是否可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对200例晚期癌症患者的癌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QOL)评分标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调查;对癌痛患者分别给予三阶梯镇痛药物,观察镇痛疗法对改善生存质量的作用。结果200例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发生率为76.5%,其中轻度疼痛占20.0%,中度疼痛占23.0%,重度疼痛占33.5%,疼痛程度越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越大,而经镇痛治疗后,随着疼痛程度的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疼痛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的镇痛治疗在改善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癌药物对护士健康影响的调查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抗癌药物对肿瘤专科护士健康状况的影响 ,探讨化疗防护对策 ,减少职业性健康损害的不良因素。对肿瘤专科 32名接触抗癌药物的护士健康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 ,并实施化疗防护培训、装备有效的防护设备、执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等防护干预措施。干预后护士的白细胞减少、皮下瘀癍、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脱发、月经紊乱、乏力等抗癌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症状减少 ,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证明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干预 ,可将化疗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并能稳定肿瘤专科的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流程管理管理肿瘤患者PICC置管带管回家中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17例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插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带管回家,PICC小组对患者进行带管回家健康教育和应用流程管理模式对导管进行护理管理,与同期29例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插PICC并留院治疗的比较.比较带管回家组与留院治疗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置管时间.结果 经过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引人流程管理,带管回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留院治疗组为20.7%,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P=0.37).带管回家组置管时间为(84.59±30.89)d,高于留院治疗组的(53.48±24.97)d (t=3.734,P=0.001).结论 良好的健康教育和流程管理可以肿瘤患者PICC置管带管回家成为一种安全模式,提高PICC的成本-效益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