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慎独”是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不管是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 ,都能自重、自爱、自律、自觉按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慎独是伦理学的一个概念 ,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较高境界。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它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 ,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1 慎独对病情观察的影响  护士的服务对象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 ,而护士是病情观察的最直接的第一哨兵。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单独值班的机会较多 ,尤其是夜班护士更是独挡一面 ,工作繁重。能不能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  相似文献   
2.
献血相关的知信行(KAP)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理论是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对于献血来说,人们从了解献血,到形成献血的意愿,再到捐献血液就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笔者检索了有关献血知信行的文献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α-半乳糖苷酶制备可供输注的人通用型O型红细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的目的是将人群中28%的B型血改造成通用O型血,提高O型血的储存和使用比例,以缓解战争、恐怖袭击、突发事件等紧急状态下对O型血的大量需求用α-1.3半乳糖苷酶作为B→O血型改造的工具酶,摸索改造一个使用单位B型血红细胞(100m1)的最佳条件,结果实现了在密闭、无菌条件下使用50U/ml工具酶.pH5.6,26℃ 2小时,进行B→O的血型改造。结论:改造后的通用型O型血红细胞符合生物制品检定规程的要求.并可在4℃存放21天  相似文献   
4.
测定血液乳糜程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献血者在采血前大量食用脂类食品 ,被人体吸收后 ,在血液中能形成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胆固醇的乳糜微粒 [1 ] ,造成乳糜血。严重的乳糜血不仅影响血液质量 ,尤其是冰冻血浆的质量 ,而且难以为临床所接受 ,常造成血液的浪费。本中心曾采用肉眼观察血浆的方法 ,来测定血液乳糜程度。但这种判定方法无任何参照标准 ,又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常造成乳糜血判定结果的差异。为此 ,笔者根据乳糜微粒大小约在 80~ 5 0 0 nm、成分复杂 [2 ]等特征 ,参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目测法检测细菌悬液中含细菌数的原理 [3] ,以及临床定性测定胆红素中…  相似文献   
5.
6.
25~45Gyγ射线辐照对红细胞制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辐照对红细胞的活性及功能的即刻损伤及保存损伤 ,确定辐照血液的保存时间。方法 将CPDA 全血 4 0 0ml分成 4组 ,于采血后 1d进行 0 (为对照组 )、2 5、35、4 5Gyγ射线辐照。在辐照后 0、4、7、1 4、2 1、2 8、35d取样测定红细胞活性、功能指标。结果  0~ 35d保存过程中 ,①红细胞功能 :各辐照组的 2 ,3 DP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红细胞活性 (ATP含量 ) :2 5Gy辐照组在 35d保存过程中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5、4 5Gy组分别于 35d(84 .7% )及 2 8d(83.6 % )起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③红细胞脆性 :红细胞最小抵抗力 ,2 5、35、4 5Gy组分别自 35、2 8、2 1d起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红细胞最大抵抗力 ,保存过程中 2 5Gy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35、4 5Gy组分别自 35及 1 4d起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④游离K+ :2 5Gy组自辐照后 1d ,35、4 5Gy组自辐照后 0d起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K+ 含量与剂量呈正相关性 (r为 0 .96 6~ 0 .999) ;⑤游离血红蛋白 :在保存过程中显示出一定的剂量关系 ,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辐照对红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损伤程度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总体来说损伤不大 ,对红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7.
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制备抗禽流感病毒 (AIV)H9亚型血凝素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mAb)。方法 :以AIVH9亚型油乳剂灭活疫苗作为免疫原 ,免疫 8wk龄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AIVH9亚型血凝素蛋白的mAb ;采用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腹水mAb的效价 ;采用ELISA、HI、免疫荧光染色 (IF)及Westernblot鉴定mAb的特异性。结果 :获得 3株可稳定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2A3、2H1和 1C8,其腹水mAb的ELISA效价依次为 1× 10 7、1× 10 5和 5× 10 6,血凝抑制效价为 1× 2 8~ 1× 2 13 ;3株mAb的Ig亚类均为IgG1。以mAb 2H1进行Westernblot的结果显示 ,该mAb能与AIV的Mr 为 75 0 0 0的蛋白条带起反应 ,表明其是针对AIVH9亚型血凝素蛋白的mAb。与 32株AIVH9亚型国内分离株进行血凝抑制试验表明 ,mAb 2H1具有良好的广谱性。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抗AIVH9亚型血凝素蛋白的mAb ,为AIV的抗原性分析、血清学诊断、疫苗质量的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医护工作者无偿献血的知-信-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无偿献血不仅是一种公益行为,更是一种医学行为,不仅需要精神上及道义上的宣传做支撑,更需要深厚的医学知识做基石。文献显示,目前无偿献血目标人群最大的担忧是怕献血影响健康[1,2],医务人员的言论对社会无偿献血行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笔者于2004年11月15日~25日,对300名北京市医务工作者无偿献血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做了调查,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北京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地段医院各一个,以被抽取医院的业务科室的医护人员,年龄在18~60岁者作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9.
戴云  王颖  张评  顾建勋 《北京医学》2008,30(10):628-629
近年来北京市的临床用血总量逐年快速增长.2007年已达103吨.同比增长22.6%.献血者人数为31.3万人次,无偿献血率达100%。由于血液是无偿献血者捐献的宝贵资源,这一行为完全符合崇高的社会公德和伦理学原则。现将我中心献血招募工作中的医学伦理原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谈谈药品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理权益,国家制定了<药品管理法>.我们从药品在临床上的使用、管理、不良反应以及购销中的非法利益问题来阐述一下药品管理法与护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