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祥盛  张燕 《天津医药》1990,18(6):356-358
  相似文献   
2.
3.
家族性心肌病多见于青少年,先天性发生者非常少见。我们遇见一家二例先天性患者,现报告如下: 例1.女婴(第二胎),生后13小时死亡。患儿为足月产。生后清理口腔,拍打足心后有较宏亮哭声,面色、口唇、指甲无明显紫绀。心率164次,律整。生后6小时,突发呼吸浅表加快,鼻翼扇动,面色、口唇发绀。心率200次以上,心音  相似文献   
4.
选用32只(64后肢)体重在11~18.5kg成年健康杂种狗,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11只。实验组将血管束植入源于肋骨、胫骨段的骨块内,并埋置肌间,对侧骨为无血管束植入的对照组。术后60~180天作大体观测、X线检查和组织学观察。在半数动物作骨缺血坏死模型实验的骨块,采用热灼法、蒸煮游离骨和硅膜包骨法,在不同时间内进行观察,其中以硅膜包骨的骨缺血坏死模型最为满意。实验证明,在血管束植入骨内后,可以重建血供,血管长入,骨细胞再生,发现有很多密集的成骨细胞、骨软骨母细胞、胶原纤维、新骨小梁和黄骨髓等组织,而无血管束植入的对照骨块均成为死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yclinD1、Rb基因产物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cyclinD1、Rb、ER在86例乳腺癌、12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2例乳腺增生病中的表达.分析这些表达结果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cyclinD1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ER的阳性率,Rb与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yclinD1、Rb基因产物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无规律性.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检测细胞凋亡与合理的基因产物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85,cyclinD1,Rb,p53,Bcl-2基因产物与ER的表达及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免疫组化色(S-P)法,检测P185,cyclinD1,Rb,p53,Bcl-2基因产物在107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乳腺癌肿块的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期,年龄及ER的关系,结果,P185与ER的阳性率,cyclinD1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ER的阳性率,Rb与组织学分级,p53与组织学分级和ER阳性率,Bcl-2与组织学分级和患者的生存间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种基因产物与乳腺癌生物学行 为的关系无规律性,p185,cyclinD1,Bcl-2,Rb,p53基因产物的检测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在卵巢畸胎瘤中常见有复杂的分化不等数量不一的神经外胚叶成分,其成熟者有交感神经节细胞丛、有或无髓鞘神经纤维束、脑皮质、室管膜、乳头状脉络丛乃至视网膜内具有黑色素沉着的内界膜等。上述组织能形成与其相应的良或恶性肿瘤样结构,大多发生于未成熟性畸胎瘤内。近年来国外有文献报告完全或近于完全幼稚神经外胚叶成  相似文献   
9.
"系列强化"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医学生学习作为重要桥梁课程病理学的实际情况,认真体察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针对性地改革教学工作,从备课、讲课、实验课、课堂病例讨论、题库等方面探讨了各教学环节的全方位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主,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临床病理学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多媒体课件+传统式方法讲授+不断提出问题+举例及典型病例导入等,把这种教学方法暂命名为“系列强化”教学法,另外,积极开展网络教学,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3例 Menetrier 氏病,2例具典型的失蛋白特性,1例并存胃癌。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是18、49和57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不适,胃酸降低及低蛋白血症。臣检特征为粘膜皱襞显著肥大,呈脑回状。组织学上胃粘膜表面和小凹粘液细胞增生及化生,间质内炎细胞浸润。并存胃癌者可见正常腺体,不典型腺体及癌性腺体的移行。对本病的类型、临床特征及失蛋白的原因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