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蝉拟青霉对黄芪进行发酵处理,探究发酵后所得菌质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其抗高尿酸血症活性。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NaNO2-Al(NO3)3比色法、酸碱滴定法对黄芪及黄芪发酵菌质中多糖、总黄酮、总酸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氧嗪酸钾盐诱导高尿酸血症(HUA)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菌质(150、300 mg·kg-1)组、黄芪(150、300 mg·kg-1)组及苯溴马隆(20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分别对大鼠血清中的尿酸(UA)、肌酐(CRE)、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黄芪药材经蝉拟青霉双向发酵后,总多糖的含量显著升高,总黄酮的含量显著降低,总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UA、BUN、TC、TG、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及黄芪发酵菌质组大鼠血清中UA、BUN、TC、TG、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且菌质组效果明显优于黄芪组。结论:黄芪经蝉拟青霉发酵后有效成分含量发生较大变化,所得蝉拟青霉/黄芪双向发酵菌质具有良好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在进食和空腹状态下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百可利咀嚼片400 mg药动学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双周期、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设计,12例健康受试者空腹或餐后口服百可利咀嚼片400 mg或安慰剂,HPLC-MS/MS测定血浆中百可利及其主要代谢物黄芩苷的浓度,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受试者空腹和餐后口服单剂量百可利后,血浆中百可利的ρmax分别为(15.752±9.328),(19.572±9.439) ng·mL-1;AUC0-t分别为(89.468±48.631),(122.073±28.285) ng·h·mL-1;AUC0-∞分别为(93.356±50.110),(126.212±28.270) ng·h·mL-1。黄芩苷的ρmax分别为(182.472±99.555),(154.782±100.834) ng·mL-1;AUC0-t分别为(1 193.230±693.408),(933.921±282.318) ng·h·mL-1;AUC(0-∞)分别为(1 266.425±866.664),(940.882±286.192) ng·h·mL-1。空腹与餐后各发生4起不良事件,程度均为轻度。结论 与空腹服用400 mg百可利咀嚼片相比,进食后百可利的吸收程度增加,而黄芩苷的吸收降低。400 mg耐受性良好,空腹或进食下发生的不良事件相当。吸收程度的改变未影响药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癌解毒方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25-3p,miR-29a-5p,miR-122-3p,miR-124-3p,miR-182-5p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消癌解毒方高、中、低剂量(15.12,7.56,3.78 g·kg-1)组和空白组,各组分别给予消癌解毒方及生理盐水灌胃4 d。4 d后于颈动脉中取血清并配制培养基。用消癌解毒方(15.12,7.56,3.78 g·kg-1)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的培养基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法验证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miR-25-3p,miR-29a-5p,miR-122-3p,miR-124-3p和miR-182-5p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12,24,48 h后,消癌解毒方(15.12,7.56,3.78 g·kg-1)含药血清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均存在抑制作用。随着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其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的抑制效果最好,其干预12,48 h的吸光度A较同期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干预24 h A比同期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该组抑制率为42.86%。Real-time PCR证实消癌解毒方(15.12,7.56,3.78 g·kg-1)含药血清的培养基能诱导miR-25-3p,miR-182-5p表达下调,诱导miR-29a-5p,miR-122-3p,miR-124-3p表达上调。且高剂量组的调控作用较空白组更显著(P0.01)。结论:消癌解毒方可能通过诱导miRNA表达谱的改变而参与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 γ (PPAR-γ) 过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 (RI/ R) 损 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 40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RI/ R 模型组、 RI/ R + LV 组 和 RI/ R + PPAR-γ 组, 10 只/ 组, 采用手术阻断双侧肾动脉血流构建 RI/ R 损伤模型; RI/ R + PPAR-γ 组于 恢复再灌注前经尾静脉注射 PPAR-γ 重组慢病毒载体, RI/ R + LV 组注射含有空质粒的慢病毒载体, RI/ R 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再灌注结束后, 通过 HE 和 Masson 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 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检测尿蛋白、 血肌酐 ( Scr)、 血尿素氮 ( BUN) 水平; ELISA 法检测血清和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白介素 6 ( IL-6) 含量; RT-PCR 检测肾组织 PPAR-γ mRNA 表达;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 PPAR-γ、 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β)、 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 纤维连接蛋白 (FN) 以及凋亡相关蛋 白 Bax、 Bcl-2、 caspase-3、 Cleaved caspase-3、 caspase-9、 Cleaved caspase-9 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RI/ R 模型组 PPAR-γ 水平降低 (P< 0. 05), 尿蛋白、 Scr、 BUN、 TNF-α、 IL-6、 Bax / Bcl-2、 Cleaved caspase-3 / caspase-3、 Cleaved caspase-9 / caspase-9、 TGF-β、 α-SMA、 FN 水平升高 (P< 0. 05)。 与 RI/ R 模型组比较, RI/ R + PPAR-γ 组 PPAR-γ 水平升高 ( P< 0. 05), 尿蛋白、 Scr、 BUN、 TNF-α、 IL-6、 Bax / Bcl-2、 Cleaved caspase-3 / caspase-3、 Cleaved caspase-9 / caspase-9、 TGF-β、 α-SMA、 FN 水平降低 (P< 0. 05)。 结论 过表 达 PPAR-γ 可通过减少促炎细胞因子释放, 改善肾纤维化而减少 RI/ R 损伤。  相似文献   
5.
1993年1月~2002年1月,我院对食管癌根治术胸腔内吻合与颈部吻合术后320例的引流量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硝苯吡啶作为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衰药物应用于临床,其对心血管的副作用可引起心动过速。但致心房纤颤尚无报道。笔者曾遇1例,报告如下。 1.病例摘要患者王××,男,63岁。因头晕头痛10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28/14kPa,脉搏88次/分。神志清,语言流利,呼吸平稳,双肺无罗音。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88次/分,律正,第一心音增强,A_2>P_2。四肢功能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心电图大致正常。入院诊断高血压病。口服复方降压片和牛黄降压丸治疗1周,疗效不佳,改用硝苯吡啶10mg每日3次舌下含服,用药前血压24/14kPa,心率84次/分,律正。心电图正常。患者没遵医嘱,自服硝苯吡啶40mg,连服3次后,出现头晕,心悸及不适感,测血压18/9kPa,心率110次/分,节律  相似文献   
7.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骨折为儿童肘部损伤中少见损伤,常与肱骨髁上骨折和婴幼儿的肘关节脱位相混淆。本文报告12例,占同期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7.1%。12例中骨骺内移9例、外科3例。根据X线片和手术发现,属Salter-Harris Ⅰ型8例、Ⅱ型3例、Ⅴ型1例。骨骺碎裂为2块或3块者4例,其中1例兼有压缩。手法复位5例,手法整复失败或陈旧损伤,行切开复位7例。结果6例满意、3例较好,3例肘关节活动受限明显。12例中肘内翻5°~14°者4例,前臂无不稳现象。本文还就病因、损伤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69例食管癌行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前壁圆空端侧吻合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及经验总结,方法:颈、胸、腹三切口.首先进行胸部操作然后改平卧位颈腹部手术同时进行,胃代食管经食管床颈部吻合,胸顶、胸腔内、膈肌食管裂孔三处固定胃壁结果与结论:颈、胸、腹三切口,适合于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其优点是暴露好,利用淋巴结消除;胃前壁圆孔吻合符合食管口径生理解剖,避免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颈、腹手术同时进行不增加手术时间。食管次全切后,食癌残留、复发减少,胃代食管经食管床符舍生理解剖,减少了胃张力,颈部吻合利于暴露,胸腔内渗出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食管癌根治术胸腔内吻合与颈部吻合术,两种术式胸引情况的不同及对胸引护理的要点。方法:对320例食管癌根治术胸腔内吻合与颈部吻合术后同一时间的引流进行对比观察。结论:由于两种术式,吻合部分不同,胸腔内吻合如胸膜粘连,需分离整个胸膜,吻合时在胸腔内操作、创伤污染较大,所以引流量较我,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胸外科在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通常采用标准切口,前到锁骨中线,后至肩胛下角线与脊柱之间,横断前锯肌及背阔肌,个别的损伤竖立肌一部分,组织损伤大,造成病人术后疼痛,呼吸运动及同侧肩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和不适,下胸部、上腹部麻木疼痛感。我院从2004年1月采用小切口开胸治疗食管癌、贲门癌156例,临床效果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