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HF总人数的50 %,它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左心房对于调节左室充盈量和维持全心功能至关重要,最近研究发现左心房功能在HFpEF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HFpEF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因此,该文对HFpEF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二者关系展开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在HFpEF患者诊断和评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其对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尿酸(U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中AngⅡ、UA、VEGF-A水平及心电图改善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血液中AngⅡ、UA水平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UAP安全、有效,并可降低血液中AngⅡ、UA水平,但对VEGF-A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apoA-I,apoB和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水平、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459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选择性冠脉造影(冠造)证实分组,按照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程度分为无病变、有斑块浸润、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弥漫病变5组,分别于入院时测量其空腹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及其他指标。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载脂蛋白Al(apoA-I)、HDL有下降的趋势;TC,LDL,apoB,TG,LP(a)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年龄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年龄愈大病变愈重;其中LP(a)、年龄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 apoA-I、apoB和LP(a)水平,尤其后二者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密切有关,与TC,LDL,HDL相比是更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1例,选择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21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及血脂水平,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10.59±81.83)μmol/L比(289.95±42.30)μmol/L,(94.62±32.91)mmol/L比(74.76±6.32)mmol/L,(5.75±1.57)μmol/L比(4.82±0.9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亚组间,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依次升高[(311.68±78.85)μmol/L、(420.09±85.70)μmol/L和(476.65±68.65)μmol/L,(80.66±13.67)mmol/L、(92.35±16.90)mmol/L和(109.71±45.32)mmol/L,(4.95±1.35)μmol/L、(5.89±1.26)μmol/L和(7.27±1.80)μmol/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s=0.239、0.367、0.213,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s=-0.347,P<0.05),而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相关性(rs=-0.33,0.139,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对冠心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起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启动子基因4G/5G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56例ACS病人及76例正常人PAI-1基因单核苷酸插入/缺失状态进行分析,并研究PAI-1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体重指数(BMI)、血压的关系,分析4G/5G多态性与ACS的关系。结果:①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4G/4G基因型频率较高(24/56和15/76,P<0.01);病例组4G/5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56和48/76,P<0.05)。病例组4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652和0.513),而5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348和0.487,P<0.05)。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BMI、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0.001,0.0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ACS密切相关,其4G/4G基因型在ACS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ACS患者显著高血脂、高BMI、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尿酸(UA)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患者(疑诊冠心病)184例,所选患者无吸烟、饮酒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住院期间进行BMI,LDL-C,HDL-C,Lp(a),UA的测定,其中LDL-C,HDL-C,Lp(a),UA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BMI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所选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了选择性冠脉造影(selective celiac angiography,SCAG)术,根据SCAG术的检查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利用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BMI,LDL-C,Lp(a),UA与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HDL-C与冠脉血管的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其中LDL-C,Lp(a),UA对冠脉血管病变程度的影响较大.结论 LDL-C,Lp(a),U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程及血脂对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程及血脂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5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组,按照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程度分为:无病变及狭窄性病变、斑块浸润性病变、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弥漫病变五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测量血压,并对每一个患者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调查,测定血脂水平;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分级的加重,高血压组患者数逐渐增加,卡方检验示P&lt;0.01,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在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分级各组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高血压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多,说明高血压病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高血压病患者的发病病程,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分级的加重,高血压组患者病程数值逐渐增加,One-WayANOVA过程检验示P&lt;0.01,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三酰甘油、脂蛋白(a)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载脂蛋白A1(ApoA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下降的趋势;年龄愈大,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愈重;体质量、三酰甘油水平在冠心病各组中无明显差别。结论高血压病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高血压病患者病程愈长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及范围愈重。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时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降低 ,并且HRV降低与预后有密切的关系[1] ,本文用动态心电图 (Holter)对AMI患者恢复期HRV进行分析 ,以探讨AMI后HRV的变化。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心肌梗死组 :AMI患者 5 6例 (依据 1979年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 ,男 4 4例 ,女 12例 ;年龄 3 5— 77岁 ,平均 5 6± 11岁 ;前壁梗塞 3 3例 ,下、后壁梗塞 2 3例 ;3 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所有患者均在AM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后SYNTAX积分对冠心病( CHD )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行PCI的CHD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计算PCI术前、术后SYNTAX积分。分别分为低、中、高分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各组生活质量。结果 PCI术前SYNTAX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 PCI术后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方面,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在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高分组明显低于低分组、中分组( P均<0.017);在疾病认知程度方面,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结论术后SYNTAX积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AI-1基因启动子区域4G/5G插入/缺失状态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对199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及121例正常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①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4G/4G基因型频率较高(81/199vs23/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4G/4G基因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有家族倾向(P<0.01)。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4G/4G基因型频率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并且4G/4G基因型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密切相关。提示4G/4G基因型个体易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