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应用高分辨超声诊断下肢淋巴水肿与静脉性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深静脉血栓、静脉瓣机能不全引起静脉性水肿和淋巴管阻塞引起的淋巴性水肿所致,正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近年收集的资料完整12例下肢静脉性水肿和7例淋巴性水肿声像图表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获得性肾囊肿的超声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获得性肾囊肿(acquired cystic kidney disease,ACKD)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意义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ACKD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并对照研究.结果 8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43例发生ACKD(50%),其中1例为肾细胞癌;ACKD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直径0.5~3.3 cm;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检出率明显增高;囊肿大小与透析时间无关.结论 应用超声诊断ACKD简单、方便,可长期随访并实时监测囊肿大小及内部结构,警惕癌变可能.  相似文献   
3.
副乳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发生率为1%~3%。男女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之比1:5。有关副乳腺及副乳腺疾病超声报道并不多见,本文将近年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资料完整的24例副乳腺疾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与瘤体胶原纤维形态和排列方式的关系。 方法对术前经剪切波声弹性成像定量检测和病理证实的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行病理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对所含胶原纤维的类型进行定量分析,对胶原纤维的形态特点和排列方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并将其不同的归类与肿瘤最大弹性模量值进行对照。 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切片镜检示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中Ⅰ型胶原纤维占胶原纤维总面积的83%(959 771.75/1156 351.51);胶原纤维均呈长直形态,其中29例乳腺癌病灶中长直细胶原纤维的弹性平均值(152.9±93.4)kPa高于6例乳腺癌病灶中长直粗胶原纤维的弹性值(74.8±6.4)kPa;35例乳腺癌病灶中6例胶原纤维表现为蜂窝状排列方式、10例表现为片状排列、11例表现为分层排列,8例表现为交错状排列方式;乳腺癌病灶中4种排列方式的胶原纤维弹性最大平均值分别为252.2 kPa、152.4 kPa、120.6 kPa和65.0 kPa,其中以蜂窝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弹性值最大。 结论乳腺癌病灶中不同形态和不同排列方式的胶原纤维是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硬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B-CAD辅助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乳腺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B-CAD)辅助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 将病理证实的64个乳腺癌病灶及36个乳腺良性病灶输入B-CAD系统,计算B-CAD的诊断准确率,与1名医师使用B-CAD前及与2名医师共同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率相比较;同时比较B-CAD系统对不同大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医师使用B-CAD前、后与2位医师共同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医师使用B-CAD后对病灶最大径<1 cm的乳腺癌诊断准确率提高了44%,与使用前有显著性差异;但医师使用B-CAD前、后对≥1 cm的乳腺癌诊断准确率无差异.结论 B-CAD可辅助医师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率,尤其是早期<1 cm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的瓣口面积有许多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二维超声几何面积法(2DP)和压力半降时间法(PHT)。上述两种方法简便、准确、实用性强。但因为有一定的限制和前提条件,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伴卫星结节的多中心起源学说.已被广大学者认可.本研究应用超声观察乳腺癌伴发的卫星结节声像图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尖瓣返流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与冠状动脉造影 ,对照分析 98例冠心病患者三尖瓣返流情况以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 右冠状动脉狭窄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返流 ,均为异常返流 ;左冠状动脉狭窄者三尖瓣返流符合生理性返流 ,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三尖瓣病理性返流可以作为诊断右冠状动脉狭窄 ,提示右室心肌缺血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贲门癌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但钡餐主要观察肿瘤产生的管腔铸型和动力变化,胃镜偏重于粘膜病变,而不能提供肿瘤在管腔内和管壁外侵犯情况,更无法了解肿块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实时超声检查可以弥补二者的不足。1资料和方法本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41~73岁,平均53岁。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进食梗阻感及吞咽困难。经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超声检查,诊断贲门癌,术后病理证实。使用ATL-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5MHz,患者仰卧位或坐位,经上腹部全面扫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定量检测乳腺肿物内血管参数对鉴别诊断肿物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61例乳腺肿瘤患者,良性组31例,恶性组30例,对其行3D—CPA重建。采用Vocal分析软件,选择三维能量直方图获得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形成一血流指数(VFI);并对乳腺肿物进行3D—CPA血流分级,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物vI、FI、VFI及其与乳腺肿物内血流分级的关系。结果3D—CPA血流Ⅲ级患者的VI、FI、VFI高于Ⅱ级(P〈0.05),以Ⅲ级作为诊断乳腺良恶性标准,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76.3%、82.0%。恶性组VI、FI、VFI均高于良性组(P〈0.05)。以vI≥1.157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87%,准确性为77%,特异性为68%;以FI≥32.397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3%,准确性为67%,特异性为52%;以VFI/〉0.426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3%,准确性为73%,特异性为61%。结论乳腺肿物3D—CPA血管定量参数VI、FI、VFI与乳腺肿物血流分级结果一致,可用来判断乳腺肿物内部血管丰富程度,恶性肿物参数均高于良性肿物,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