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活体犬肝注射不同剂量的醋酸高渗氯化钠液(acetic acid hypertonic saline solution,AHS)后行射频消融(RFA),观察犬肝一次性毁损体积的变化。方法使用LDRF-120S多极RFA系统联合AHS对活体犬肝行RFA。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n=6)。A组:注射2ml AHS后立即行RFA;B组:注射2ml AHS后延时5min行RFA;C组:注射4ml AHS后立即行RFA;D组:注射4ml AHS后延时5min行RFA;E组:注射6ml AHS后立即行RFA。结果5组间平均起始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平均消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831,P<0.001),LSD-t检验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观察范围内E组平均消融时间最长;5组间平均毁损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488,P<0.001),在观察范围内E组平均毁损直径最大,LSD-t检验分析除D与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网状纤维染色显示凝固坏死区及其邻近的正常肝组织均可见血管内血栓形成;E组在AHS注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外溢;A、B、C及D组14d内无动物死亡,E组死亡4只。结论活体犬肝局部注射AHS4ml后延时5min行RFA即可达到较理想的毁损体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靶心图上心肌灌注缺损区定量分析方法的可靠性、重复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的住院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45和90d行^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在靶心图上勾画缺损区(在左心室靶心图中放射性计数低于40%的区域),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不同操作者所得ROI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2)治疗后45d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治疗前缩小3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治疗后90d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治疗后45d缩小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缺血心肌的恢复有一定疗效,能够缩小梗死面积,且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AMI的疗效在移植后早期(45d内)即有体现。(3)面积百分比是观察心肌灌注变化的重要定量指标。结论 该方法对心肌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能准确定量;对评价AMI骨髓于细胞移植术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对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TPAP进行单体型构建和分析.方法 取100例肝细胞癌(HCC)新鲜标本,应用激光捕获组织显微切割获取纯肝癌细胞、提取DNA,对HTPAP基因上已登录的15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应用Haploview软件构建单体型.结果 15个SNP位点中,有8个表现为单态、5个呈多态性、2个未能检测出.对100例肝细胞癌的该5个多态位点进行单体型构建后发现11种单体型,其中3种单体型(C-A-T-C-A、C-G-T-C-A和T-A-G-G-G)最常见,占87%,另外8种单体型占13%.4个SNP(rs7007097、rs3830326、rs1149、rs3739252)表现为强连锁不平衡关系,尽管rs11539529出现重组现象,但从整体看还是属于同一个单体型块.结论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TPAP在肝癌中常见C-A-T-C-A、C-G-T-C-A和T-A-G-G-G三种单体型,针对不同单体型研究分析可能为肝癌转移复发、预后预测提供新的途径和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诊断,必须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血栓存在时正确诊断,同时在血栓不存在时要安全地除外血栓。本综述回顾了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诊断策略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尿石症是深圳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自1987年以来,以清热利湿、理气活血、通淋排石为主,筛选逐瘀排石汤治疗尿石症129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29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111例,女18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8岁,多数为20~45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2天。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镜下或肉眼血尿、B超或X线腹部平片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其中肾结石56例(双侧12例),输尿管结石72例,膀胱结石1例,合并肾盂积水31例,多囊肾1例。 2.治疗方法 方剂组成:三棱、莪术、赤芍、车前子各15g,牛膝12g,角刺、青皮、鸡内金、山甲各10g,滑石20g,金钱草、生米仁、北芪各30g。  相似文献   
6.
母语为汉语者听觉性语言中枢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的等价偶极子定位法(equivalent current dipole,ECD)和合成孔径磁场定位法(synthetic aperture magnetometry,SAM)定位母语为汉语健康自愿者的听觉性语言中枢,探讨汉字的语言加工过程。方法对15例母语为汉语的健康受试者采用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定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评定,采用给予听动物名称、植物名称的语言任务刺激,用MEG记录刺激后产生的诱发磁场,将采集的数据与MRI叠加,定位听觉性语言中枢。结果所有受试者听到动物名称、植物名称后均在双侧大脑半球诱发出明显的晚发磁反应波,其中左侧大脑半球磁反应波分化较右侧大脑半球好。结论母语为汉语的正常人听觉性语言中枢与经典的语言中枢基本相符,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定位于左侧颞中回、颞上回、缘上回。  相似文献   
7.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体外培养骨髓间质细胞,探索大鼠骨髓间质细胞体外诱导及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细胞培养、扩增,检查细胞活力。应用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β-巯基乙醇(β-ME)对细胞诱导分化,行大体观察,6h后免疫组织化鉴定神经丝蛋白(NF-200)、神经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并用RT-PCR鉴定NF-200、NSE和GFAP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用BDNF、β-ME单独或者共同诱导3h,骨髓间质细胞形态类似神经细胞,6h后神经细胞标记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而且BDNF+β-ME组诱导率最高。结论 BDNF和β-ME能协同刺激大鼠骨髓间质细胞转化并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8.
曹漫明  张积仁  周媛  孙海  李工 《肿瘤》2005,25(6):555-558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基因在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顺铂为诱导剂,采用中等剂量、间歇作用法建立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COC1/DDP,然后以其亲本细胞COC1为对照,应用cDNA微阵列检测COC1/DDP细胞的核糖体蛋白基因表达.结果与COC1细胞相比,COC1/DDP细胞对顺铂有6.2倍耐药性,细胞倍增时间延长了8.9 h,S期细胞减少了(27.4±2.13)%,而G1和G2期细胞分别增加了(19.6±3.71)%和(8.3±1.95)%.在143个表达水平发生改变的基因中,有12个核糖体蛋白基因表达下调,多个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上调,凋亡诱导基因CASP2表达下调.结论 COC1/DDP细胞对顺铂具有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部分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们采用改良术式终腱斜行游离延长方法治疗14例陈旧性锤状指畸形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0~65岁。畸形手指:食指3例,中指5例,环指5例,小指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12 d 11例,21 d以上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加强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病灶直径≥5.o cm的11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行常规射频消融术组(A组,n=54)和行加强型射频消融术组(B组,n=64),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灶完全毁损率、住院时间和随访结果(瘤体缩小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 术后A组出现并发症14例(25.93%),B组14例(21.88%),A组与B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A组中病灶完全毁损41例(75.93%),B组58例(90.6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随访结果,A组平均瘤体缩小率为66.95%,B组为83.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血管瘤局部复发17例(14.41%),其中A组局部复发12例(22.22%),B组5例(7.8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加强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可提高病灶毁损率并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是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