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在全身麻醉的同时使用肌肉松弛剂,可使肌肉获得放松,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疗效。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我们于1992年至2002年间对135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全麻下手法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射线监视下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及突出类型和是否伴有椎管狭窄以及置管位置等将120例患者分组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复诊和电话询问。在术后1周、3个月、1年分别评定疗效。结果:椎间盘突出大小对疗效影响不明显(P&;gt;0.05);术后各时期突出型较膨出型疗效好[u分别为2.27(1周),2.15(3个月),1.97(1年),P&;lt;0.05];不同时期非椎管狭窄组疗效均好于椎管狭窄组[u=2.05(1周),u=3.05(3个月),u=3.25(1年),P&;lt;0.01];术后1周硬膜外前间隙组较后间隙组疗效好(u=2.13,P&;lt;0.05),3个月和1年后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椎管狭窄和椎间盘膨出及药液注射部位是影响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射线监视下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及突出类型和是否伴有椎管狭窄以及置管位置等将120例患者分组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复诊和电话询问,在术后1周、3个月、1年分别评定疗效。结果:椎间盘突出大小对疗效影响不明显(P>0.05);术后各时期突出型较膨出型疗效好犤μ分别为2.27(1周),2.15(3个月),1.97(1年),P<0.05犦;不同时期非椎管狭窄组疗效均好于椎管狭窄组犤μ=2.05(1周),μ=3.05(3个月),μ=3.25(1年),P<0.01犦;术后1周硬膜外前间隙组较后间隙组疗效好(μ=2.13,P<0.05),3个月和1年后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椎管狭窄和椎间盘膨出及药液注射部位是影响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60%~73%[1],对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影响。我们对2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预防性康复治疗并与22例按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4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1~3d,均经CT及临床确诊,随机分为①对照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58±10.23岁。脑出血9例,其中基底节6例、内囊3例;脑梗塞13例,其中基底节7例,多发性腔隙梗塞6例。平均住院时间28±12d。②康复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9±9.64岁。脑出血8例,其中基底节5例,内囊3例…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Bruce运动试验对28名年轻健康人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PGF1a)的影响。结果表明:Bruce试验进行12分钟时与试验前、试验6分钟时比较,TXB2显著升高(p<0.01);试验停止后8分钟时与运动12分钟时比较,血浆TXB2显著下降(p<0.01)。6-K-PF1a在12分钟运动试验内变化不明显,但在试验停止后8分钟却显著升高(p<0.01)。结论:多极运动可致血浆TXB2、6-K-PGF1a升高。这可能是运动防治高血压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地震区与非地震区中国社会群众对康复医学的认知程度,更好地规范与指导康复医学的建设发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地震区、非地震区在校医学生及社会群众进行康复医学有关方面的知识调查,并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整理。结果:调查学校的医学生对康复医学、康复的主要手段以及物理治疗的含义等了解甚少,大部分医学生认为目前整个医学界对康复医学的重视率不高。结论:地震区社会群众对康复医学的认知程度普遍高于非地震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35例,均采用MMSE由专人在单独房间进行检测。结果:35例患者中左侧病变及失语患者MMSE评分较右侧病变及无失语患者明显降低,且住院时间延长(均P〈0.05);康复治疗2个月后12例患者第2次检测,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MMSE评定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应考虑病变部位、失语等多种因素,其地域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X线监视下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分析,研究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的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复诊和电话询问,在注射后1周、3个月、1年分别评定疗效,然后分析椎间盘突出的大小、类型、数量及椎管狭窄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良率在注射后1周、3个月、1年分别为22.62%、89.29%和92.26%;7例患者接受手术,占4.17%;注射后第3天1例发生马尾神经受压。发现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对疗效影响不明显;注射后1周椎间盘突出型组较膨出型组疗效好(P<0.01),3个月和1年时疗效相近(P>0.05);3个月后多个椎间盘突出组较单个椎间盘突出组疗效差(P<0.05),1年后前者较后者疗效差(P<0.01);各时段非椎管狭窄组疗效均好于椎管狭窄组(P<0.01)。结论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椎管狭窄对疗效影响明显;膨出型疼痛反应时间较长;突出过大仍要慎用此法;单个椎间盘突出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牵引、手法按摩先后治疗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50例中,男性30例占60%;女性20例占40%,年龄最小20岁,最大56岁,30岁以下10例占20%、31~40%岁25例占50%,41~50岁10例占20%,51~56岁5例占10%,平均年龄38岁(±11岁),21例痛程半年以内,29例病程半年以上,病程平均8±6月。发病部位:L4~5椎间盘26例占52%,L5~S1椎间盘22例占44%。L4~S1两椎间盘突出2例占4%。二、治疗方法1.牵引治疗:日本产OL-200型间歇式电动式牵引床。患者仰卧位双下…  相似文献   
10.
比较10例健康人和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的水平,同时观察川芎嗪和推拿对这2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较健康人血浆TxB2明显升高(P<0.01),川芎嗪和推拿治疗后TxB2明显下降(P<0.01)。患者和健康人的6-K-PGF1a水平并无差异(P>0.05)。提示TxB2可能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川芎嗪和推拿可明显降低患者TxB2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