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37例性病门诊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病原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 )患者沙眼衣原体 (CT )、解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 [方法 ]对 1997~ 2 0 0 2年的 5 3 7例用快速免疫法检测CT ,支原体培养法检测UU。 [结果 ]CT阳性率为18 0 6% (男性为 17 63 % ,女性为 18 85 % ) ,UU阳性率为 3 7 80 % (女性为 60 2 1% ,男性为 2 5 43 % ) ,2项总检出率为5 5 87% (女性为 79 0 6% ,男性为 43 0 6% ) ;合并感染率为 7 2 6%。 2 0~ 3 9岁组阳性率高达 80 %以上。 [结论 ]性病门诊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较高 ,应注意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测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①观察对象及分组:选择2003-01/2005-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病房住院治疗的76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及54例非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正常对照30例(家属均知情同意)。②检测上述人员血清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观察两组患儿出现临床症状、体征例数及实验室检测数据。③对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评价,并对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中3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组阴性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130例,正常儿童3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例数及实验室检测值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②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测对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组早期诊断缺乏有效性。③抗角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病例与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病例相比,关节强直病例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较正χ2=3.902,P=0.048),抗链球菌溶血素“O”和C-反应蛋白均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χ2=2.616,3.557,P=0.025,0.001)。结论: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测对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缺乏早期诊断意义及特异性,联合检测对判断疾病的活动性、病理损害程度和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幼年皮肌炎(JD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JDM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及治疗和预后,对合并ILD和非合并IL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94例JDM患者中合并ILD 45例(47.9%).合并ILD组关节炎所占比例高于无ILD组(P<0.05);ILD组患者的ANA阳性率、抗Jo-1抗体阳性率、RF阳性率与IgG升高率以及肌酸激酶(CK)均明显高于无ILD组(Ps<0.05);45例JDM患者经治疗后41例病情改善,4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JDM患者出现关节炎、IgG和CK升高时,应警惕合并ILD.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SLE)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探讨JSLE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狼疮活动性及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62例新发JSLE患者,检查其甲状腺功能,若异常则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及甲状腺B超。统计学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与正常者的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及抗核抗体(ANAs)滴度。结果 162例患者中61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4例为桥本甲状腺炎,57例仅T3减低,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中6例(9.8%)TG-Ab及TM-Ab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组SLEDAI显著高于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两组ANAs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SLE常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减低者狼疮活动性较甲状腺功能正常者高,需积极治疗。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对JSLE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麦考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SoJIA)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确诊为SoJIA并初次接受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即传统治疗方案组(对照组),15例;MMF 1 组:传统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病情无缓解,加用MMF治疗,7例;MMF 2 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泼尼松+MMF治疗方案,13例。观察3组患儿治疗后2、4、12周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并随访3~6个月。结果:治疗前MMF2组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MMF1组和MMF2组的泼尼松用量明显减少,ESR明显减低(P<0.05);MMF1组患儿体温高于另两组(P<0.05)。治疗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MMF1组泼尼松用量减少(P<0.05),ESR降低(P<0.05);MMF2组泼尼松用量减少,体温下降并恢复至正常,WBC值降低,ESR降低,铁蛋白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F1和MMF2组相比,MMF2组体温更低(P<0.05)。MMF治疗组均未出现MMF用药的副作用。结论:MMF联合治疗能更好地控制SoJIA患儿病情,更快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联合应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剂量,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应用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6例JRA及54例非JRA患儿,健康对照30例血清,测定其AKA、APF和抗CCP水平,对JR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价,并对JRA患儿中3种抗体阳性和阴性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KA、APF和抗CCP及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略高于0.5,但Pa〉0.05。单一抗体检测灵敏度为30%~50%,联合检测灵敏度无增加。单一抗体检测的特异度为50%~80%,联合检测特异度增加至80%~85%。JRA组AKA(+)病例较多出现关节强直,心包积液,骨质稀疏,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相对高,且ASO、ESR、CRP水平较高,Pa〈0.05;APF(+)病例较多出现关节强直,骨质稀疏,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相对高,而且ASO、ESR、CRP水平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抗CCP(+)病例与抗CCP(-)病例比较,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AKA、APF、抗CCP抗体对JRA缺乏早期诊断意义及特异性,AKA、APF对判断疾病的活动性、病理损害程度和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儿童白塞病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白塞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2例白塞病患儿,均符合白塞病诊断标准,经过详细记录病史,全面体格检查,进行针刺试验、病理组织学等实验室检查。通过门诊、信访和电话进行长期随访,对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起病年龄平均7.1岁,从发病到确诊平均24个月。12例均有黏膜损害,9例(75%)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5例(42%)生殖器黏膜溃疡:8例(67%)皮肤损害,表现为充血性丘疹、斑丘疹、脓疱疹及皮下结节;lO例(83%)针刺试验阳性;5例(42%)腹部症状;4例(33%)神经系统损害;3例(25%)眼部损害;3例(25%)关节症状。结论 儿童白塞病多以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为主诉,多脏器受累,消化系统损害常见。诊断和治疗中特别要注意鉴别诊断,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9.
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八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狼疮综合征(NLS)的发病机制、血清学改变、临床表现和对策。方法确定NLS的条件:①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和新生儿或母亲的抗SSA、抗SSB抗体阳性;②确定的和NLS相关的皮肤损害和新生儿或母亲的抗SSA,抗SSB,或抗-U1RNP抗体阳性。总结分析8例NLS患儿和母亲的临床表现,检测母亲和患儿的自身抗体,进行长期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NLS中皮肤损害8例,血液学改变7例,心脏受损3例,肝脏受损3例,抗核抗体(ANA)阳性8例,抗SSA抗体阳性8例,抗SSB抗体阳性2例,抗dsDNA抗体阳性1例.抗ENA抗体阳性1例,血沉(ESR)增快2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增高3例。8例母亲中孕前7例无症状,1例日光性皮炎:孕3-5个月时5例母亲出现目光性皮炎:1例发热、脱发、全血细胞减少:产后1个月1例母亲出现皮疹、脱发;抗核抗体阳性8例,抗SSA抗体阳性8例,抗SSB抗体阳性2例,抗dsDNA抗体阳性1例,抗ENA抗体阳性1例:ESR增快2例。8例NLS中7例随访11个月~7年,心电图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失访。7例皮疹于3-6个月消退,自身抗体于6-9个月转阴,血液学改变、肝脏损害恢复正常、8例母亲中1例失访;6例确诊为SLE,1例确诊为SS。结论NLS是获得性的自身免疫疾病,NLS临床表现主要有免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短暂性皮肤狼疮损害、血细胞减少、肝脏损害等.肾脏受损少见。抗SSA(特别是抗-52000SSA)或抗SSB抗体阳性的母亲是NLS的危险因素。多数NLS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的产生,致使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降低,影响了患儿的治疗。为了观察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生素,我们于2000年10月~2001年4月选用力复乐(Lifurox)治疗30例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现将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