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07篇
基础医学   62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349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8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虽然作用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1/PD-L)和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抗原4(CT- LA4)的抗体已成功应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但其疗效仍不够高。需寻找新的免疫靶点以便为难治性肿瘤患者寻求替代治疗。根据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发挥的作用,可将免疫靶点分为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共抑制分子包括∶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M-3)、含免疫球蛋白及 ITM 结构域的T 细胞免疫受体(TGIT)、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以及 B7家族的 B7-H3 和 B7-H4;共刺激分子包括 CD27、OX40、4-1BB、CD40,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和诱导共刺激因子(ICOS)等。本文就新兴的免疫靶点在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中放射性种子源胸内植入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对14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采用术中平面植入^125I放射性种子源进行组织间近距放射治疗并总结。结果 14例患者均采用^125I放射性种子源术中.平面植入。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死亡,随访13~25个月,13例未见局部复发,局部控制率93.0%。未见明显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放射性种子源胸内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地改善肿瘤局部控制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疾病的分布不仅具有种族差异,而且具有区域性,同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及发病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眼科疾病亦不例外。为明确近十年眼科疾病的发病情况,更好的配合防盲治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切实指导沂蒙山区眼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就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眼科住院病人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5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CT表现并经手术证实。描述了正常及盘状半月板的CT现象,作者认为薄层扫描及保证扫描平面与半月板平行是关键。CT表现显示半月板低密度影明显增大呈盘状,多超过髁间突,中间多明显增厚并见于多层断面。  相似文献   
5.
从目的论看 ,中性粒细胞激活和移走提供宿主抵抗脓毒性挑衅 ,并有效地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趋化剂诱使中性粒细胞至微生物侵入处 (如TNF α,IL 1 β)而伴发整合素表达上调 ,增强粘附潜能、移走和渗出 ,膜接合受体与致病原表面特异性配基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吞噬微生物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脱颗粒的杀伤结果使释放了蛋白水解酶和生成了反应性氧 (ROS)。高渗盐水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已倍受关注 ,升高的钠水平抑制增强的中性粒细胞反应 ,引起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减少受体介导的呼吸爆炸 ,以及粘附分子的流出。作者研究高渗盐水输注是否会影响宿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腹部纵切口不同缝合方法预防脂肪液化。方法 255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全层组、立“8”字组三组,皮肤、皮下脂肪分别采用间断缝合、全层缝合、立“8”字缝合。结果 传统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24.4%,全层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8.9%,立“8”字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4.2%。传统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与全层组、立“8”字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全层缝合、立“8”字缝合在妇科手术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在5~6cm的纵切口宜采用全层组或立“8”字缝合,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在6cm以上者以立“8”字缝合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年间我院胃镜室胃息肉检出患者的临床主诉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镜下胃息肉检出率为2.7%(151/5421),男1.6%(46/2815),女4%(105/2606);其中胃底腺36例(23.8%),增生性41例(27.2%),炎性息肉71例(47%),其他3例(2%);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分别为:胃底腺2.8%、0,增生性48.8%、7.3%,炎性息肉23%、2.8%;Hp感染情况:胃底腺6%,增生性24.4%,炎性息肉40.8%;临床表现有腹痛73.5%,腹胀52.3%,消化道出血(黑便)23.8%,恶心18%,嗳气28.5%,其它18%;分布:胃底腺息肉全部分布在胃底、体部(各50%),增生性息肉主要在胃体部(46%),炎性息肉主要在胃窦部(51%)。结论胃息肉的发生率较低,女性多见,炎性息肉最多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及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分布在胃底、体部,增生性息肉主要在胃体部,炎性息肉主要在胃窦部;HP感染多见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患者;增生性息肉具有癌变倾向;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多见,其次为腹胀和嗳气、黑便等。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X线颈椎侧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理  向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569-3569
颈椎病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进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目的论看,中性粒细胞激活和移走提供宿主抵抗脓毒性挑衅,并有效地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趋化剂诱使中性粒细胞至微生物侵入处(如TNF-α,IL-1β)而伴发整合素表达上调,增强粘附潜能、移走和渗出,膜接合受体与致病原表面特异性配基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吞噬微生物的作用,中性粒细胞脱颗粒的杀伤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地区的经验为实例阐述了实行统一费率的健康保险的益处。统一费率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人获得保险,而且可以控制保险支出,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