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1q抗体、双链DNA(dsDNA)抗体对狼疮活动和狼疮性肾炎的价值。方法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狼疮性肾炎和非狼疮性肾炎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1q抗体和dsDNA抗体水平,比较两抗体单个和联合检测对疾病活动和狼疮性肾炎的价值。结果C1q抗体和dsDNA抗体阳性对疾病活动的敏感性分别为63.88%和69.44%,特异性分别为81.82%和86.36%;两抗体联合对疾病活动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72.73%,两抗体的一致率为70.68%。疾病活动组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两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血沉、IgG、球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与C3、C4及白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狼疮性肾炎组dsDNA水平显著高于非狼疮性肾炎组,尿蛋白≥(++)患者C1q抗体水平显著增高。结论C1q抗体和dsDNA抗体都是狼疮疾病活动的指标,两抗体都与狼疮性肾炎有关,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疾病活动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晚发系统性红斑狼疮35例临床及免疫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晚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治疗情况,并和同期收治的35例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晚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占同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4.3%。晚发组面部皮疹、口腔溃疡、雷诺现象的发生率较初发组少见(P<0.05),肾功能异常和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比例高于初发组(P<0.05)。晚发组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和抗RNP抗体的阳性率低于初发组(P<0.05)。晚发组确诊时的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低于初发组(P<0.05)。此外,晚发组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比例低于初发组(P<0.05)。结论晚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较少出现狼疮的典型临床表现和特异性自身抗体,疾病活动程度较低,治疗上较少需要联用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狼疮活动标准记分(LACC)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判断狼疮活动和活动程度,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5例活动、25例稳定SLE和20例对照血浆TNFα、sTNFRl和sTNFR2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浆sTNF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狼疮活动、稳定及对照sTNFR水平差异显著;SLE活动期sTNFRl、sTNFR2升高者显著多于稳定期。sTNF2水平与SLEDAI显著正相关(r=0.40,P<0.01);sTNFR1与sTNFR2显著正相关(r=0.62,P<0.001)。结论 SLE患者血浆sTNFRl、sTNFR2均升高,狼疮活动时sTNFRl、sTNFR2升高的患者明显增多,可作为判断狼疮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80例大动脉炎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的误诊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误诊、治疗和预后.结果 ①80例患者中,头臂动脉型患者31例,约占38.8%;胸腹主动脉型4例,占5.0%;广泛型(头臂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43例,占53.8%;肺动脉型2例,占2.5%.②常见临床首发症包括双上肢血压不等(包括单侧或双侧血压测不出)、血管杂音、头晕头痛、无脉或脉搏减弱、乏力.③80例患者在发病初期,有37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高达46.3%.④80例患者中49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达到缓解.⑤对21例患者回访发现,14例患者接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或单用抗凝药等病情控制良好;6例患者不正规治疗病情控制不佳;1例患者因大动脉炎所致心力衰竭死亡.结论 大动脉炎误诊率较高,医生的全面体检能有效降低误诊率.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能有效控制病情,患者定期随访及正规治疗能有效改善病情,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新型抗炎免疫抑制药来氟米特(leflunomide, LEF)和阳性对照药甲氨喋呤(methotrexate, MTX)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选择疾病活动期RA患者95例。来氟米特组用LEF 20 mg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皖籍汉族人群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技术对80例SLE患者及96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TAP1、TAP2等位基因分型,按实验室常规检测ANA、抗dsDNA、抗RNP、抗Sm、抗SSA、抗SSB抗体。结果 本研究人群的TAP1和TAP2各有4种等位基因型,其频率依次为TAP1*0101>*020l>*0301>*0401,TAP2*0101>*0201>*0102>*0202,有6.8%(12/176)的研究对象用TAPl探针无法定型,10.2%(18/176)TAP2无法定型,呈杂交空白。SLE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间TAP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RNP抗体与TAP1*0401呈正相关,抗dsDNA及抗SSA抗体与TAP2*0201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末证明TAP等位基因与SLE的相关性。TAP等位基因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可能和TAP与HLA基因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假性肠梗阻(IPO)及输尿管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5年SLE并发IPO患者10例,收集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其发病情况、病情活动情况及受累脏器、病程、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以肠梗阻为首发者3例,同时伴输尿管肾盂积水者7例(7/9),膀胱壁增厚、毛糙5例(5/9),伴有胆囊壁增厚或壁毛糙者6例(6/8)。抗核抗体阳性10例,抗dsDNA抗体阳性6例,抗SSA抗体阳性6例,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阳性5例,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4例(4/7)。所有病例均有血清补体C3和C4的降低。肠梗阻症状均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左右缓解。结论IPO常与输尿管肾盂积水及胆囊壁增厚相伴发,提示由内脏平滑肌受累本身运动障碍所致,及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 1981年Imbach[1] 等首创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ntravenousim munoglobulin ,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来 ,IVIG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也陆续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 [2 ,3 ] 。我科自 1995年以来 ,采用该疗法冲击治疗 7例合并感染的重症SLE ,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7例病人均为我科 1995~ 1998年住院病人 ,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982年…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对于间歇性静脉环磷酰胺(CTX)以及霉酚酸酯(MMF)治疗狼疮肾炎(L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回顾性总结CTX与MMF治疗125例LN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LN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获得性血友病A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对获得性血友病 A 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自身免疫病并发获得性血友病 A 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除原发病即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外,均出现自发性大出血,FⅧ凝血活性(FⅧ:C)下降,FⅧ抗体(FⅧ:Ab)水平升高,经糖皮质激素、FⅧ浓缩物等治疗,出血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获得性血友病 A 可并发于自身免疫病,大多数病人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自发性出血,严重者需要免疫抑制剂、FⅧ浓缩物、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才能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