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1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351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38篇
口腔科学   129篇
临床医学   1367篇
内科学   945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64篇
特种医学   3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84篇
综合类   2804篇
预防医学   1133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1064篇
  5篇
中国医学   1101篇
肿瘤学   21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473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伴房颤患者的抗凝疗效与安全性。患者分为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酯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PT-INR);治疗后的血栓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TT和PT-INR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达比加群酯组的aPTT显著高于华法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栓塞事件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达比加群酯组的总出血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华法林联合双抗比较,达比加群酯联合双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伴房颤患者心血管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相似,但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正孕育新生命是令人欣喜、幸福的事情,然而,孕妇对于口腔健康的忽视,可能会使这一过程变得危机四伏。妊娠期是女性的特殊时期,身体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使得原有的口腔问题加重甚至恶化,不仅影响孕妇的自身健康,也会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基强的松龙中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以抽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环磷酰胺进行药物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服用不同药物之后的治疗效率、呼吸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记录分析两组数据得到,前8 d两组治疗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 d后研究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发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2.50%)。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与中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能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使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良好,且能减少不良发应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象了。至此学生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另外,如果镜中有污染的花斑或异物,就会影响对微细结构的观察,清除花斑或异物,也是形成使用能力的一个方面。清除污染物,首先应确定污染物在目镜、物镜还是装片(或切片)上。因此应让学生了解目镜在镜筒上可用手做圆周转动,装片(或切片)在载物台上可用手向任意一个方向移动或用移动器上下左右移动,如污染物在装片(或切片)上,移动装片(切片),污染物则随之移动而反方向移动,否则,污染物就在物镜上。在清除直镜筒的显微镜目镜和物镜上的污染物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先后顺序,应先摘下物镜,然后再摘下目镜,试擦完毕装上时,则应先装目镜后装物镜,因为这样可以防止因摘装目镜时与镜筒摩擦下来的尘渣沿镜筒落入物镜的内部。在明确学生实验中药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让学生了解龙胆紫或洋红是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是指有色离子是阳离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呈碱性。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起什么作用?应让学生了解2%醋酸是染料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而不引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  相似文献   
5.
咽喉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颗粒状隆起、干痒不适、灼热、有异物感,甚至红肿疼痛、声嘶等,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增生。我科自2001年以来,用鱼腥草穴位注射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3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急性期护理、出院知道.结果 提倡使用长托宁治疗后35例痊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长托宁系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它能阻断乙酰胆碱对脑内M受体和N受体的机动作用,能较好地拮抗有机磷毒物中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惊厥、中枢呼吸循环衰竭和烦躁不安等.  相似文献   
7.
膨化麦冬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盛民  侯新江  张瑛 《陕西中医》2006,27(3):368-370
目的:研究麦冬膨化处理后的药理作用变化。方法:将麦冬按常规炮制方法和膨化处理,分别制成麦冬常规煎剂和膨化品浸剂。用环磷酰胺造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用常规煎剂和膨化品浸剂灌胃,检测实验动物溶血素含量,WBC数目,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麦冬常规煎剂和膨化品浸剂均能升高环磷酰胺所致免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和WBC数目(P<0.01),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1),但两组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麦冬膨化后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作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无菌技术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方法2005年7月我院选拔门、急诊护士进行了一次密闭式静脉输液法考核,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执行。操作者按“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操作5次,操作对象为住院和门诊输液病人。评分方法:3位护理部主任和6位科护士长组成3个考评小组,负责考评。每位操作者成绩为:5次操作经三组考评人发现问题扣分后所得分数之和的平均分。结果参加考试人员68人,操作对象340人,单次操作考试最高分90分,最低分68分;5次操作均分最高分90分,最低分70分。结论实行定员定编竞争上岗,定期进行考核、整改以激发门、急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9.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0.
甲基强的松龙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对82例胸椎管狭窄症采用单纯后路胸椎板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减压前30min给予MP 1000mg冲击.76例减压术后第1日起每日200mg递减,术后第5d停药.术后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6例,其中3例MP用法同上;另3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时即刻按NASCIS-Ⅱ方案治疗.结果本组76例术后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另6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其中术后MP每日200mg递减治疗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慢,1例于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2例术后1年随访时肌力恢复满意但肢体仍有麻痛感;采用NASCIS-Ⅱ方案治疗的3例患者中,2例于治疗后48h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于术后1个月双下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减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P,具有预防和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