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胶原凝胶包埋软骨细胞接种BCM支架的三维培养对软骨细胞生长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胶原凝胶包埋的关节软骨细胞接种BCM支架并在体外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的粘附、生长和增殖情况,培养14d,行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成情况.结果 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粘附、生长和增殖良好,体外培养14d能形成较成熟的软骨组织.结论 胶原凝胶复合BCM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负载生长因子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一种快速成形技术在医学物理模型、可植入假体和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制造中的应用,并比较了各种快速成形技术在人工器官制造中的优缺点,探讨了人工器官快速成形制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年来,蜘蛛丝在基因识别、人工合成以及基因表达上取得的成果,引发了广大研究者模拟天然蜘蛛丝优秀性能的兴趣。采用静电纺技术对制备的漏斗网蜘蛛丝再生纤维膜进行性能检测,为静电纺蜘蛛丝纳米纤维应用于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提供前期研究。 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3在东华大学生物研究所生物材料室完成。采用电纺技术制备了漏斗网蛛丝再生纤维膜,对纤维膜的表面形态分析,水解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体外与猪动脉内皮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法检测对纤维膜细胞的增殖活性,以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结果:再生蛛丝纤维膜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79 ℃;在单轴拉伸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61±0.18)MPa和 (33.20±4.86)%;内皮细胞能够在纤维表面黏附并显示良好的生长形态; MTT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在材料上增殖活跃,培养7 d后,纤维膜上的细胞增殖为对照组的两倍多。 结论:漏斗网蜘蛛丝再生纤维膜显示出稳定的热性能和高的延展性,并能有效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心脏瓣膜的基本结构出发,描述了天然心脏瓣叶的结构和功能,给出了心脏瓣膜结构的关键成分:其中重点描述了主动脉瓣的瓣叶结构及力学功能,并详细分析了其瓣叶的三层结构,给支架材料结构仿生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组织工程心脏瓣膜领域常用支架的选择及要求。发现了静电纺制备心脏瓣膜瓣叶支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解决支架材料空隙及各向异性方面问题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5.
骨修复材料低温软化酶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异种骨修复材料。方法:采用1:1甲醇/氯仿对猪股骨密质骨进行脱脂,然后用酶处理脱脂猪骨。结果:经酶解液中羟脯氨酸检测、酶处理骨中色氨酸检测和酶处理后猪骨力学性能的测定,表明脱脂和酶处理对猪骨胶原破坏轻微,对保持异种(猪)骨基质的天然状态无有害影响。结论:异种(猪)骨有望成为优良的骨缺损的修复特别是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引发表面接枝肝素方法,使纳米材料P(LLA-CL)表面肝素化,以提高材料的抗凝血性.方法:制备静电纺高聚物P(LLA-CL)纳米纤维,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引发纳米材料P(LLA-CL)表面肝素化,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并测试其力学性能,同时对肝素化材料进行了接触角测试观察其表面亲水性,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进行表面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形态,EDS能谱对表面元素组成进行表征,血液相容性实验评价肝素化P(LLA-CL)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 结果:采用等离子体技术能够成功将肝素接枝到P(LLA-CL)表面.等离子体处理后P(LLA-CL)材料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亲水性增强;等离子引发肝素化后,材料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EDS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肝素成功接枝到P(LLA-CL)表面;血液相容性实验显示肝素化材料复钙时间全血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材料在等离子体肝素化改性处理后抗凝血性能改善,血液相容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背景:生物高分子纳米纤维膜极不稳定,易水解,所以需要进行交联改性。而以往所采用的交联剂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降低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用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对静电纺明胶纤维膜进行交联处理,观察交联产物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03/10在东华大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实验室完成。 材料:将交联剂京尼平按质量比为0.0%,2.5%,5.0%,7.5%,10%加入明胶溶液中共混,通过静电纺制备纳米纤维膜。 方法:扫描电镜样品经表面喷金后在10 kV加速电压下观察纤维表面的形貌。在万能材料测试机测试其拉伸力学性能。采用MTT法测试猪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的黏附与增殖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共混静电纺明胶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 结果: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发现京尼平共混交联的明胶纳米纤维尺寸略有增大,当京尼平含量为5.0%时,纤维直径最大,增大了约200 nm;力学测试显示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添加京尼平之后有了明显提高,当京尼平含量为5.0%时,应力达到了(2.45±0.09)MPa,应变达到了(3.85±0.57)%;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猪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在经京尼平处理过的明胶纳米纤维膜上能有效地黏附与增殖。 结论:含有京尼平的明胶纳米纤维膜各项理化性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与猪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复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支架材料的研究在骨组织工程中十分重要.异体/异种骨等天然产物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同时在研究和应用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对目前天然骨衍生支架材料的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作一概述和分析,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背景:聚左旋乳酸和聚己内酯各自都有其优点与缺点,而共聚或共混后性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因为两者添加比例的不同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吲的纺丝溶液浓度下纺出的纤维性能亦会有所差异.目的:通过对两种原料聚(左旋乳酸-己内酯)(75/25;50/50)在不同纺丝液浓度下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各种性能的比较,选出最佳的原料和相应的纺丝液浓度.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9/2008-11在东华大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将聚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材料在乳酸/己内酯为75/25和50/50两种比例下,在质量分数为4%,6%,8%和10%纺丝液浓度下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方法:扫描电镜样品经表面喷金后在10 kV加速电压下观察纤维膜的彤貌.在万能材料测试机测试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采用MTT法测试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的黏附与增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形态、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由质量分数为6%聚(左旋乳酸-己内酯)(50/50)制备的纤维膜具有更好的纤维形态,且直径分布均匀;拉伸力学测试显示由聚(左旋乳酸-己内酯)(50/50)制备的纤维膜比聚(左旋乳酸-己内酯)(75/25)具有更高的断裂伸长率,但断裂应力较低;细胞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在质鼍分数为6%和8%聚(左旋乳酸-己内酯)(50/50)的纳米纤维膜上更能有效的黏附与增殖.结论:纺丝液质量分数为6%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50/50)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各项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0.
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对静电纺明胶纳米纤维膜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生物高分子纳米纤维膜极不稳定,易水解,所以需要进行交联改性.而以往所采用的交联剂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降低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目的:用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对静电纺明胶纤维膜进行交联处理,观察交联产物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 03/10在东华大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实验室完成.材料:将交联剂京尼平按质量比为0.0%,2.5%,5.0%,7.5%,10%加入明胶溶液中共混,通过静电纺制各纳米纤维膜.方法:扫描电镜样品纤表面喷金后在10 kV加速电压下观察纤维表面的形貌.在万能材料测试机测试其拉伸力学性能.采用MTT法测试猪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的黏附与增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其混静电纺明胶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结果: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发现京尼平共混交联的明胶纳米纤维尺寸略有增大,当京尼平含量为5.0%时,纤维直径最大,增大了约200 nm;力学测试显示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添加京尼平之后有了明显提高,当京尼平含量为5.0%时,应力达到了(2.45±0.09)MPa,应变达到了(3.85±0.57)%;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猪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在经京尼平处理过的明胶纳米纤维膜上能有效地黏附与增殖.结论:含有京尼平的明胶纳米纤维膜各项理化性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与猪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复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