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核能、放射性核素及各种放射装置在生产和生活中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对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有效进行辐射防护的需要催生了放射卫生学。此课程涵盖了众多概念、标准、原则和具体防治措施,内容虽然具有较强的条理性和实用性,但枯燥、不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本校大部分专业(包括核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都需要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如何进行教学改  相似文献   
2.
不同取片方式对植入贫铀片大鼠组织铀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取出嵌入的贫铀弹片后,其周围组织中仍有高浓度的贫铀污染,研究何种取片方法能最低限度减轻这种污染,对减轻机体损伤有重要意义.方法动物麻醉状态下手术植入贫铀片,10 d后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取出,分为常规手术组、术前4%碳酸氢钠去污组、创口去污组、更换手术器械组、剪去周围组织组和综合法组,在取片后第7、14、21天收集组织样本,测定铀含量.结果以常规手术组组织铀含量最高,术前去污组、切口去污组和更换器械组次之,剪去周围组织铀含量下降较大,综合组最低.结论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实行手术,即术前4%碳酸氢钠去污 切口去污 更换器械 剪去周围组织效果最好,可大大减少铀吸收.  相似文献   
3.
植入贫铀片大鼠血液和肝肾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弄清嵌入(植入)贫铀弹片是否会引起机体血液、肝肾功能的变化,为救治提供依据. 方法: 手术植入贫铀片,临床生化自动检测仪测定各指标. 结果: 在植片后5 mo大鼠白细胞数显著增高后又回降,淋巴细胞的变化趋势与白细胞相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变化不大,血小板显著下降后又显著增高. ALT和AST先升高后下降;T-BIL一直下降,后虽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组;AL/AS比值一直升高,后下降至0.3左右. 植片后初期肾功能出现一定损伤,20 d左右逐渐好转,120~150 d时,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但尿蛋白、亚硝酸盐异常及肌酐呈上升趋势. 结论: 贫铀片可引起动物血液、肝肾功能异常,后逐渐恢复,但仍残留一些指标呈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6 Gy小鼠肠干细胞体外辐射模型,模拟在体P53依赖的肠干细胞辐射损伤修复过程.方法 分离C57BL/6(野生型)、P53-/-小鼠小肠隐窝,分别于基质胶内接种进行3D培养,24 h后予X线6 Gy照射.比较两组隐窝克隆出芽过程和照后6d克隆存活率.对野生型隐窝克隆用RT-PCR检测照后24 h内不同时间点P53靶基因Bax、Bbc3、Mdm2、P21、Bcl2l1以及肠干细胞特征性基因Lgr5、Olfm4、Ascl2的表达.结果 C57BL/6和P53-/-小鼠小肠隐窝于接种后48 h出芽,在接种后96 ~ 120 h形成类器官样结构.6 Gy辐照可诱导C57 BL/6隐窝细胞24 h内大量死亡,完全抑制克隆出芽,仅(43.84 ±5.73)%的克隆存活;而对P53-/-小鼠隐窝出芽时间无影响,且有(83.69±5.89)%隐窝克隆存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在野生型隐窝克隆中,P53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可被辐射迅速激活,并在24 h内维持高水平,而干细胞特征性基因在12h迅速下降,24 h到达最低水平.结论 6 Gy照射小鼠小肠隐窝能较好地模拟在体P53依赖的促凋亡因素对肠干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学员的学习动机是直接影响防原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防原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员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引导学员将学习目标和防原医学研究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习兴趣;理论教学联系实际案例,便于学员学以致用;丰富教学手段,吸引学员的注意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科研成果进入课堂;优化成绩评价体系,有效评价学员表现。教员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探寻能够充分激发学员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为部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军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对急性贫铀中毒促排效果较好的含邻苯二酚基团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 给予Wistar大鼠贫铀20 mg/kg,立即给予黄酮类化合物10 mg/kg,连续3 d,并设邻苯二酚类化合物8102及DMSO做为对照.3 d后做肾功能检测和肾脏、肝脏、骨髓、脾脏等病理观察.结果 8102和F1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显著下降,F2、T1和T2组的肌酐浓度也显著降低.病理观察显示,T2组肾脏、肝脏几乎无明显损伤;8102和T1次之;F1和QU 组肾损伤较重;DMSO组的损伤最重,但较贫铀组轻.结论 T2对贫铀敏感器官的保护最好;F1可改善肾功能.这两种化合物均具有做为贫铀促排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这标志着我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它催生了为军队建设服务的一个新型群体-非现役文职人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型异黄酮化合物(T1)对雄性SD大鼠由辐射引起的造血系统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组、T1预防组和T1治疗组,每组15只.4.5 Gy60 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大鼠(正常对照组除外),T1预防组和T1治疗组大鼠分别在照射前和照射后按剂量为10 mg/kg腹腔注射T1溶液,辐射组在受照后不给予任何处理.动态观察各组大鼠受照前后体质量和外周血WBC 4周内的变化,比较照后1周和4周各组骨髓的病理学变化,并利用比色法测量照后1周各组肝脏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 受照大鼠的体质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在照后第1、4、5天,T1预防组和T1治疗组的WBC明显高于辐射组(P<0.05),在T1预防组和T1治疗组间差异不明显,从第6天开始,WBC进人恢复期,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WBC无明显差异(P>0.05);受照后1周,辐射组骨髓造血细胞明显减少伴脂肪组织显著增生,T1预防组和T1治疗组损伤相对较轻;在T1预防组,肝脏匀浆CAT、GSH-Px活力较辐射组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4.06±0.19vs5.61±0.46,P<0.05).结论 T1可以减缓照后WBC的下降速度,使WBC的回升时间提前,并对辐射造成的骨髓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消除体内过量有害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小鼠微小RNA miR-21的真核表达载体,在人胚肾293细胞中验证其活性表达,为进一步以此载体研究miR-21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根据小鼠miR-21的成熟序列及其上下游约170 bp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小鼠基因组DNA扩增含有miR-21前体的片段382 bp,克隆到质粒pRc/CMV,对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分析,鉴定完全正确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G418(1 000 mg/L)筛选后获得miR-21稳定表达细胞系,Northern blot验证其在293细胞的过表达;同时构建pmiR-21-Luc reporter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miR-21重组质粒共转染293细胞进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验证其调控活性。结果成功构建小鼠miR-21的真核表达载体,其可以在293细胞中稳定高效表达,荧光素酶活性实验证实其有生物活性。结论成功构建小鼠miR-2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讨miR-2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吸入贫铀粉尘和/或嵌入贫铀片大鼠体内铀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模拟吸入高浓度贫铀(depleted uranium, DU)粉尘和/或有DU弹片嵌入损伤,研究铀在机体内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的主要器官. 方法: 将大鼠分为吸入粉尘组、单纯植片组、吸入 植片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吸入高浓度的DU粉尘和/或在肌肉中植入DU片后第1, 3, 7, 15, 20和26日收集尿、血、肾、肺、肝、胸骨和卵巢样本,预处理后用激光荧光法测定铀含量. 结果: 在1~26 d的大部分时相点中,吸入组中铀浓度最大的器官依次是肺、卵巢和肾;单片组是肾、卵巢和胸骨;吸入 植片组是肾、肺、卵巢和胸骨,大部分组织铀浓度均高于吸入组和单片组. 结论: 经吸入途径进入的铀分布的主要器官是肺、卵巢和肾,植入途径是肾、卵巢和胸骨,经两种途径进入的铀则显示出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