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快速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微波技术应用于免疫组化染色中,建立快速有效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改进后的方法较传统染色特异性着色增强,非特异性背景降低,并且脱片率降低,将临床病理传统的免疫组化染色时间由原来的2 d缩短到90 min.  相似文献   
2.
涎腺恶性肌上皮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作者分析了12例涎腺恶性肌上皮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瘤镜下主要有4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1.)透明细胞增生为主,可伴有角化珠形成;(2)梭形细胞增生为主,伴有或不伴有粘液样区域;(3)瘤细胞为浆细胞样,弥漫分布;(4)瘤细胞为立方形,构成腺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该瘤对抗肌动蛋白(actln)、肌球蛋白(myos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S一100蛋白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因此作者认为:运用这4种抗体的染色有助于该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体系应用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osteoarthriti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OA)髁突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从TMJOA患者手术切除患疾髁突软骨中获得髁突软骨细胞,部分细胞在二维贴壁培养条件下体外培养1周;部分细胞在高密度条件下转入藻酸盐凝胶培养介质,进行三维培养4周;分别对贴壁条件下培养细胞和藻酸盐细胞凝胶微球右蜡包埋切片进行Ⅱ型胶原和软骨特异性蛋白多糖的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从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组织中收获并行体外培养成活的细菌,鉴定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体系中的髁突软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培养4周后细胞保持了良好的分化表型。结论 成功地体外培养成活了人TMJOA髁突软骨细胞;成功地将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体系应用于人TMJOA髁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在该体系中,软骨细胞生长状态与功能蛋白分泌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犯颌骨的病例中,破骨细胞及与破骨细胞相关的两个重要[细胞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表达情况.方法:选用1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侵犯颌骨病例的手术标本,将新鲜软组织标本制作成冰冻切片,含骨组织标本经固定脱钙后制成石蜡切片.分别对两种切片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以及针对RANKL和OPG两种细胞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RAP阳性的多核细胞出现在肿瘤与颌骨的交界面附近.其下方的骨组织成锯齿样,TRAP阳性细胞位于骨表面的陷窝内.RANKL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部位主要有血管内皮和上皮基底膜,在与骨面相近的肿瘤组织中也可见位于血管周围的染色阳性细胞,而在靠近骨面的鳞状细胞癌周围的组织内未见OPG特异性染色阳性.结论: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引起颌骨侵犯的病例中,破骨细胞是受到鳞状细胞癌的影响而分化和活化,并最终引起骨组织的吸收破坏.肿瘤细胞是跟随在破骨细胞后面侵入骨组织,并不直接引起骨的变化.骨侵犯性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及周围的血管可以释放出较多的RANKL类细胞因子,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最终导致了破骨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PDCD5和p53在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新基因PDCD5与p53在口腔正常黏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7例正常口腔黏膜,60例口腔白斑,30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PDCD5基因及p53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PDCD5蛋白染色阳性率为88.2%,白斑组PDCD5蛋白染色阳性率为63.3%,口腔鳞癌组PDCD5蛋白染色阳性率为30%;正常口腔黏膜组P53染色阳性率为0,白斑组P53染色阳性率为31.7%,口腔鳞癌组P53染色阳性率为60%.将PDCD5蛋白和P53在不同病例组织中的染色强度指数(stainingintensity index,SⅡ)做进一步的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提示在口腔正常黏膜、口腔白斑以及口腔鳞癌组织中,PDCD5 SⅡ和P53 SⅡ呈明显负相关(r=-0.892,p=0.000).结论:在口腔白斑、口腔鳞癌组织中,不论PDCD5或p53基因是单独失活,还是同时失活,都可导致口腔黏膜上皮向癌变发展,甚至形成肿瘤;二者同时失活有叠加效应.这两项指标可作为辅助检测口腔黏膜癌变的基因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抗T_6抗体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0例口腔粘膜病的病损组织中的郎格罕细胞进行了观察,初步探讨了其在疱性病损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结果表明,天疱疮与良性粘膜类天疱疮上皮组织中的郎格罕细胞均比对比观察组中的扁平苔藓与慢性盘状红斑狠疮明显减少,甚至缺如。本研究提示了郎格罕细胞数量降低,与疱性疾患中的上皮内疱形成或上皮下疱形成、存在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一种不使用敲凿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方法.方法选用Friate A.G. 牙种植机进行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共300例临床实践,术中使用牙种植机去骨、切割冠根,而不用锤凿.实验部分共分四组,包括种植机、涡轮机、咬骨钳行咬骨去骨实验,以及对照组.动物处死后,标本光镜下观察.结果临床部分表明:大部分病例无术后肿胀和张口度困难,仅有4%病例出现轻度疼痛反应.实验部分显示,种植机组组织损伤小,骨愈合快.结论使用牙种植机法拔牙安全、快捷、可靠,是理想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手段和方法.这一技术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整体面貌改进有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又称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骨保护因子(OPG)蛋白在颌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中的表达,探讨此类病变发生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6例颌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中RANKL和OPG蛋白的表达。结果 RANKL在颌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中的血管、基质中有强烈表达,某些病变中的部分短梭形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胞膜也为RANKL阳性;病变中大部分的多核巨细胞和少部分圆形单核基质细胞的胞质OPG表达为阳性。结论 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调节RANKL的表达来促进颌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中的多核破骨样巨细胞的形成;RANKL可以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同时在颌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中存在由OPG介导的抑制多核破骨样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的负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9.
前言慢性牙周炎是世界范围性的常多普性疾病。目前已公认人类的牙周炎是以菌斑作为抗原,引起宿主的一系列免疫反应的结果。细菌对牙周组织损伤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细菌及其产物——细  相似文献   
10.
釉蛋白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釉蛋白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釉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出生后 1、3、7、10、14d龄大鼠第一磨牙牙胚中釉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出生后 1~ 10d在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均检测到釉蛋白mRNA的表达。在成釉细胞中的表达随细胞的分化、基质分泌具有规律性 ,1d已有微弱表达 ,3d表达增强 ,7d达到最强 ,10d减弱 ,14d为阴性。釉蛋白mRNA在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 1d很微弱 ,14d阴性 ,3~ 10d为持续的中等强度的表达。结论 釉蛋白在成釉细胞中的转录表达从前成釉细胞一直持续到成熟期 ,至牙冠硬组织发育完全时中止。成牙本质细胞也表达釉蛋白基因 ,提示釉蛋白可能参与早期罩牙本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