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比较初学者应用两种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和Her0642预备树脂弯曲根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仿制单弯树脂根管32个,15名初学者分别用两种机用镍钛系统Protaper和Her0642进行根管预备,2个仿制单弯树脂根管为阴性对照.分别从推出根尖碎屑量、根尖偏移量及根管弯曲度变化等方面评价两种器械系统的根管预备效果.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rotaper组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平均减小6.77°,Hero642组减小5.480°,Protaper组减小根管弯曲度较Hero642组明显.Protaper组成形后的根管宽度均值均大于Hero642组,且根管口、根中1/3成形后的根管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根管预备过程中Protaper器械折断3支,Hero642器械折断1支.结论 对于初次使用机用镍钛器械的操作者,尽管Protaper具有良好根管成形的优点,但Hero642系统操作技术简单容易掌握、高效、安全,更适合初学者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2.
林正梅 《家庭医生》2008,(23):14-14
近日,广州一项“大学生牙齿酸蚀症患病情况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9.4%的大学生患有牙齿酸蚀症;而且,调查发现,导致大学生牙齿酸蚀症的最大“元凶”,是频繁、大剂量地消费碳酸饮料(如可乐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诱导牙髓干细胞(DPSC)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龋源性牙髓炎的治疗将不再局限于根管治疗这一临床选择,修复治疗也不再成为缺失牙治疗的唯一方案。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尤其是P38MAPK通过直接或间接磷酸化特定的转录因子,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及其核内,从而引起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反应,如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和程序性死亡。骨形态发生蛋白-2、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和Biodentine皆可诱导DPSC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而三者正是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的。在组织工程支架诱导DPSC分化过程中,支架材料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了DPSC的分化。此外,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牙髓损伤修复中DPSC的迁移、黏附和分化,参与牙髓损伤修复中牙本质的形成。由于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和生存等过程中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其反应分子、作用底物和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牙髓成纤维细胞的免疫相关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纤维细胞作为牙髓的主要细胞,其基本功能是合成胶原和基质.近年的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在牙髓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成纤维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合成生长因子等几个方面对其免疫相关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洁治前用0.2%洗必太含漱1分钟对诊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洁治前用0.2%洗必太含漱1分钟对诊室环境的影响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疗中心(510055)林正梅,林焕彩,张和光超声波洁治带来诊室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洗必太对牙周疾病致病菌有强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据文献报道,在作超声...  相似文献   
6.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的负向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多功能的生长因子,具有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促进骨、软骨和牙组织生成的作用。下面通过细胞外对抗物、细胞内BMP抑制因子和负调节转录因子等内容就BMP信号通路的负向调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下颌前磨牙变异根管的显微临床诊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前磨牙变异的根管解剖形态存在许多变异,传统方法对这些变异根管的诊治非常困难。显微根管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根管变异的困难病例提供了先进的设备和方法。我们介绍1例下颌前磨牙变异根管的显微临床诊治病例。  相似文献   
8.
引导口腔医学生进行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临床实践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是口腔医学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近年来,为提升育人质量,各高校以专业竞赛形式开展临床技能的提升与交流日益频繁,但目前各校举办的专业竞赛对各个层次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仍不明确。本文以中山大学“光华杯”口腔医学生临床技能展示活动为例,从参赛选手、其他学生和赛会志愿者角度切入,分析专业竞赛在不同方面对提升口腔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并为各校专业竞赛及本科生培养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牙髓干细胞(DPSC)对牙周炎中破骨细胞形成及牙槽骨再生的影响,并初步探索DPSC对小鼠破骨细胞的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破骨分化,观察破骨细胞组(OC组)及其与DPSC共培养组(OC+DPSC组)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破骨分化相关基因包括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TRAP的表达差异。体内构建小鼠慢性牙周炎模型,通过微计算机体层摄影(micro-CT)扫描后三维重建,比较慢性牙周炎+0.9%氯化钠溶液注射组(NS组)和慢性牙周炎+DPSC注射组(DPSC组)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CEJ-ABC)距离,并对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和TRAP染色,观察DPSC对小鼠破骨细胞及牙槽骨再生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校正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体外TRAP染色发现,与DPSC共培养明显抑制成熟破骨细胞形成,OC+DPSC组成熟破骨细胞均数(4.2 ± 0.2)少于OC组均数(6.8 ± 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922,P<0.001);破骨细胞表面积均数(0.046 ± 0.007)mm2也明显小于OC组(0.763 ± 0.015)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3.174,P<0.001)。相对OC组,OC+DPSC共培养组的MMP-9、NFATc1及TRAP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均值分别为0.38 ± 0.17(t = 6.217,P = 0.003)、0.24 ± 0.12(t = 10.569,P = 0.003)和0.55 ± 0.13(t = 6.077,P = 0.026)。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DPSC注射组CEJ-ABC的平均距离为(0.215 ± 0.017)mm,明显小于0.9%氯化钠溶液组(0.311 ± 0.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921,P<0.001),组织学观察下DPSC组炎症反应较0.9%氯化钠溶液组轻,且破骨细胞更少。 结论DPSC可通过抑制牙周炎破骨细胞的形成从而促进牙槽骨再生,有望作为一种可局部注射的骨代谢双向调节生物制剂,治疗临床上包括牙周炎等因骨代谢失衡引起的炎症性骨吸收疾病。  相似文献   
10.
MTA再行治疗根部开放恒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MTA(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再行治疗恒牙根部开放导致的牙髓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转诊我院的根部开放合并根尖周炎、既往治疗失败的恒牙20例,在根管显微镜下用MTA严密封闭根部开放部位,形成屏障后行根管热牙胶充填,定期复诊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后复诊期间无不适症状,原有窦道消失,牙龈恢复正常.6个月后X线片复查显示根部开放处MTA屏障封闭严密,原有根尖周稀疏区逐渐缩小.15个月后有9例患牙根尖稀疏区完全消失,呈骨性愈合.结论:MTA再行治疗根部开放恒牙的疗效确切,根管显微镜的应用使治疗更为方便和准确,提高根管再处理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