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借助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结合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测量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骨性Ⅲ类错患者下前牙区的牙槽骨厚度,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颌正畸联合门诊求治的成人连续病例中,选取诊断为骨性I类错畸形的患者6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66例(以下分别简称为I类组及Ⅲ类组),进一步按照垂直骨面型将两组患者分类。选取左侧下中切牙进行测量,以I类组为对照组,运用CBCT比较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骨性Ⅲ类错下前牙区的牙槽骨厚度。使用SAS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Ⅲ类组患者前牙区唇侧(P<0.05)、舌侧(P<0.01)及总的牙槽骨厚度(P<0.01)均较I类组狭窄。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高角Ⅲ类组患者较均角及低角狭窄(P<0.01);舌侧牙槽骨厚度低角>均角(P<0.01),均角>高角(P<0.05);总的牙槽骨厚度低角>均角>高角(P<0.01)。不同垂直骨面型的Ⅲ类组患者唇侧牙槽骨厚度<舌侧(P<0.01)。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下前牙区牙槽骨厚度较I类狭窄,且低角骨面型>均角骨面型>高角骨面型;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骨性Ⅲ类错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较舌侧狭窄。提示骨性Ⅲ类错治疗前,有必要对其下前牙区牙槽骨厚度进行评估,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掩饰性治疗骨性Ⅲ类错牙移动中,医源性牙根及牙周组织损害发生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来源、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治疗和预后。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组70例患者中,男5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8±11.42岁。主要的发病来源为下颌前磨牙及第一、第二磨牙(38.6%)。根尖周炎是最常见的牙源性感染的病因。治疗包括抗生素和经颈部纵隔引流(63例)、胸廓切开术(7例)。死亡率为5.7%。影响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发生并发症(P<0.005)和严重脓毒症或败血性休克(P<0.002)。 结论: 成功治疗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关键是对疑似症状的迅速诊断、快速CT扫描和彻底的纵隔引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定量评价牙槽骨再生正畸技术治疗成人错畸形伴原发性牙槽骨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 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2014年1月起就诊的连续病例中,选择下前牙区存在原发性牙槽骨缺损且治疗结束后随访时间> 2 年的成人错畸形患者,将其中接受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评价不同观察时间点术区的牙槽骨形态,采用SAS 9.1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成人错畸形伴原发性牙槽骨缺损后,术区未见牙根吸收。根尖水平骨厚度增量效果最佳且远期疗效最为稳定,根长3/4水平次之,根长1/2水平未见骨厚度增量效果。术区唇舌侧出现少量牙槽骨高度降低。结论: 牙槽骨再生正畸技术是治疗成人错畸形伴原发性牙槽骨缺损的有效方式,但仍存在术区少量牙槽骨垂直丢失等局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上颌种植支抗结合自锁矫正器非拔牙矫治成人边缘病例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中度拥挤成人病例,分为G1和G2组.G1组10例,上颌种植支抗辅助自锁矫正器治疗,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8~26岁,平均22岁;G2组10例.单纯自锁矫正器治疗,男女各5例,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3岁.分别测量分析治疗(或治疗第1阶段牙弓排齐整平拥挤解除)前后模型、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AS8.02软件包对模型测量数据及头影测量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患者治疗(或第1阶段治疗结束)后上颌磨牙区及前磨牙区宽度均扩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上颌第一磨牙倾斜角度改变不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或第1阶段治疗)前后上切牙唇倾度、上切牙凸距均增大.但G1组较G2组更好地控制了上前牙的位置,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组上颌第一磨牙后移,G2组第一磨牙几乎没有移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种植支抗结合自锁矫正器,可以通过扩大牙弓宽度,增加牙弓后段深度,非拔牙矫治中度拥挤病例.与单纯自锁矫正器治疗相比,更好地维持了上前牙的位置,保持良好的鼻唇关系、上唇突度和侧貌,较传统的口外弓及摆式矫治器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在大幅度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状况。方法:12例正畸治疗患者,上牙槽前突,UD—SN、U1-SN大于正常一个标准差,轻度拥挤,正畸需拔除第一前磨牙,以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切牙。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20~54岁,平均25岁;正畸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CT、三维重建,确定每颗牙的正中矢状面、牙长轴,分别在牙槽嵴、牙根1/2、根尖3个平面,测量每颗前牙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析牙槽骨随牙移动的改建程度。测量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测量数据显示,牙槽嵴区牙槽骨唇侧增厚,舌侧变薄;在根中和根尖处,唇侧变薄,舌侧增厚。牙相对于牙槽骨作倾斜移动,正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根尖移向唇侧骨皮质,牙根颈部移向牙槽骨舌侧:在个别牙发现牙根的唇侧骨皮质开窗,根尖明显穿破骨皮质,横断面可见根尖处骨皮质断裂、不连续。结论:种植支抗增强了正畸移动牙的能力,但牙移动中仍无法避免倾斜移动,牙槽骨腭侧致密的骨皮质改建缓慢,限制了牙的移动。在种植支抗辅助正畸治疗中,应避免盲目及过度矫正,造成牙周支持组织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前牙的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种植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内收前牙的量,以及牙槽骨改建的程度.方法:26例正畸治疗患者,上牙槽骨前突,UD-SN角、Ul-SN角大于正常一个标准差,轻度拥挤,正畸需拔除第一前磨牙.分为实验组(种植支抗)14例,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20~54岁(平均25岁);对照组(传统强支抗)12例,男1例,女11例,年龄18~30岁(平均21岁).正畸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测量前后牙及牙槽骨的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前牙内收量2组比较.种植支抗组显著大于传统强支抗组,牙槽骨改建的变化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前牙内收时垂直方向的变化,种植支抗组无变化,传统支抗组上颌切牙伸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磨牙近中移动,种植支抗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移动量无统计学意义.而传统支抗组上颌第一磨牙在近中移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治疗中种植支抗辅助治疗牙槽骨前突和内收前牙,可获得最大程度的前牙内收;支抗牙近中移动量微小;相应的牙槽骨改建变化在种植支抗组与传统支抗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牙周病正畸治疗中,在严格控制炎症和正畸力的情况下,牙齿松动度仍然增加,本研究旨在从牙槽骨骨密度变化方面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择牙周病正畸治疗者20例,牙周健康正畸者为对照组21例,应用锥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正畸治疗的第一期排齐阶段前后拍摄,使用头影测量方法原理,在CBCT图像的选定截面定点,对上下颌前牙区牙槽间隔骨密度进行测量,同时记录相关的临床牙周指标,采用SPSSl6.0软件包分析,以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内和组间的牙槽骨密度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骨密度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牙周病组和对照组骨密度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牙槽骨密度降低量为牙周病组(-18.94±30.81)显著大于对照组(-11.35±31.55)(P<0.05),牙周病组牙松动度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 静止期牙周病牙槽骨在正畸力刺激下,牙槽骨密度明显降低.牙槽骨密度降低与牙齿松动度增加有显著相关,推测松动度增加可能由于骨密度降低引起,这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颌术后颊部宽度变化的规律.方法 20例完成正颌手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5.06±5.33)岁,其中9例接受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后退术,11例接受Lefort-Ⅰ型截前移骨术和BSSRO后退术,分别在术前2周(T1)、术后6个月(T2)进行面部激光扫描检查,手术前后软组织面型的三维图像在同一坐标系中完成测量,分析颊部宽度的变化.结果 在经过外眦连线中点的冠状截面上,20例患者术后单侧颊部软组织宽度增加(3.58±2.21) mm,不同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下颌后退组单侧颊部增宽(1.74±0.76) mm,双颌手术组单侧颊部增宽(5.00±1.86) mm,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接受单纯下颌后退或者双颌手术后,颊部宽度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牙髓干细胞在体外成骨向分化潜能。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选人牙髓干细胞并检测其干细胞表面标志物Stro-1、CD29、CD34、CD44、CD45、CD90、CD105的表达。体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诱导后细胞的成骨活性和矿化结节形成情况,通过real-time PCR分析成骨相关基因ALP、col I、RunX2、OC的表达,未成骨诱导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人牙髓干细胞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Stro-1、CD29、CD44、CD90、CD105,阴性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45。成骨诱导5d、7d、14d ALP染色阳性,21d茜素红染色仅诱导组可见明显钙结节形成,对照组为阴性。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和Col I mRNA在成骨诱导早期高表达,OC mRNA在成骨诱导14d表达开始逐渐升高。结论:经磁珠分选纯化的人牙髓干细胞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分化,形成钙盐沉积和矿化结节,ALP、col I、RunX2、OC参与了成骨向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危险因素,为DNM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急诊首诊的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感染来源、实验室检查、是否发生DNM及治疗结果等。根据是否发生DNM,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2组中连续型变量进行t检验或t'检验,二分类变量及等级变量进行Fisher 精确检验。结果: 201例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中,继发DNM 14例,发生率为6.97%。201例患者中,男142 例,女59例;平均年龄(52.98±17.12)岁。最常见的原发疾病为根尖周炎(90例),占44.8%,其次为智牙冠周炎(50例,24.9%);发病源的最常受累部位为下颌后牙区,为140例(69.7%)。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部位(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04)、C反应蛋白(P<0.001)均为DNM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C反应蛋白较高的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要高度怀疑发生DNM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