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实用而较精确的测量狭窄气管截面积的方法.方法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测长器、模拟气管等制作并校正测量标尺,并利用该标尺测量了3例气管状况异常患者的气管某一截面面积.结果用校正过的4种测量标尺测量了10个模拟气管的直径,和实测真值比较经t检验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利用上述标尺测量的3个患者的目的截面面积分别为约96 mm2、 105 mm2和192 mm2.结论本方法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而又较精确的测量大气道某一截面面积的方法,为定量评价患者的通气功能、选择气管支架或采用其他干预手段处理气管病变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晚期肺癌与食管癌侵犯食管后壁引起气管腔狭窄,过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10余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支架置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即时效果。我院1997年4月~2002年9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人治疗29例气管狭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连续夜班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夜班护士的工作量大、压力大,提高夜班护士工作质量不容忽视。现行的夜班排班制度具有一定的缺陷,医护矛盾比较突出,护理质量有待提高。自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我们采用连续夜班的排班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并逐渐被临床护士所接受。1 资料和方法1.1 排班方式 (1)传统夜班:由全科护士轮转,每2人1个班次(16:00~次日8:00),平均2~3周为1个轮转周期,相对年轻护士班次较多,而高年资护士班次较少。(2)连续夜班:选择护龄3年以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协调管理能力、身体素质好的护理人员参加夜班工作。每年选择12人,依照能力互…  相似文献   
4.
<正>氟化物长期应用于抗龋的治疗,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剂量控制不好使用过量易出现氟斑牙、氟骨症等并发症[1]。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安全、有效的防龋用品。自从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在小鼠龋模型中发现奶制品具有抗龋作用后,澳大利亚墨尔本牙科学院研究人员从牛奶中提取出了一种生物活性肽—酪蛋白磷酸多肽钙磷复合体(complex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 and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日本GC公司把它进一步提炼,进而有了Tooth Mousse护牙素,它是一种新型的口腔抗龋用品[2]。护牙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差异.方法:由近年代向远年代抽取在该院口腔正畸科完成矫治的44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拔牙矫治分为拔牙组和非拔牙组,各22例.拔牙组患儿均拔除4颗双尖牙.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软组织美学指标的测量分析.结果:拔牙组除颏唇沟角(Li-B'-Pos)和面角(NsPg'-FH)矫治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测量指标均向面突度减小的方向变化,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矫治前后仅下唇倾角(B'Li-FH)和上唇凸距(Ls~REP)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两组患儿上唇倾角(A'Ls-FH)、Ls-REP、下唇凸距(Li-REP)、Z角和颏沟倾角(Pg'B'-F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拔牙组的A'Ls-FH、上下唇角(A'Ls-B'Li)、Z角和Pg'B'-FH均大于非拔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组织侧面型较突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通过拔牙矫治有望获得较大的面型改变,而非拔牙矫治对患儿的侧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加权秩和比法评价浦东新区44所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护理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社区卫生护理工作相关的6个政策维度,即"护理内涵拓展(六位一体)"、"家庭责任制实行"、"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教育增加"、"专科技术和学科建设"、"考核和薪酬合理",确定了各政策评价指标的计分标准及权重。通过对浦东新区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批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后续补充收集数据。数据采用加权秩和比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行为、价值/导向性、效率、可行性/可操作性四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6个维度间存在差异(F=42.423,P0.01),两两比较,"家庭责任制实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最好,2项"护理内涵拓展"次之,"专科技术和学科建设"及"考核和薪酬合理"2项相关政策落实最差。结论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护理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差异,应对社区普遍落实不良的具体政策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便能够为社区护理工作的改善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骨性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中肌功能训练的依从性分析,为正畸临床探索行之有效的肌功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骨性错牙合伴口周肌功能异常患者78例(男35例,女43例),年龄16~39岁。进行相应的肌功能指导与训练,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评价表,每1~2个月正畸复诊时检查、记录患者肌功能训练的进行和配合情况,连续记录6次。结果:6次均能按要求正确、熟练进行者(依从性好)15例(占19.23%);4~5次能按要求正确进行者(依从性较好)22例(占28.21%);2~3次能按要求正确进行者(依从性较差)24例(占30.77%);仅1次能基本按要求正确进行者(依从性差)17例(占21.79%)。其中依从性好和较好者中女性27例(占62.8%),男性10例(占28.6%)。结论:1女性骨性错牙合患者正畸中肌功能训练配合度相对较好;2正畸医生应针对不同患者的错牙合特点、年龄、性别采取相对个性化的方法进行正畸肌功能训练指导,从而达到提高依从性及训练目的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量骨性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经拔牙或非拔牙矫治后的牙特征,以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AR指数分别对采用拔牙或非拔牙矫治的两组青少年骨性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均21例)矫治后的牙模型进行定量测量,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牙特征的差异。结果矫治后,拔牙组权重PAR总分为(0.62±0.74),非拔牙组为(0.90±1.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PAR各分值两组均较低,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青少年骨性安氏Ⅱ类错畸形经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从牙特征方面评价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红燕  周嫣  陈燕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203-220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病患者干预治疗后牙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将T2DM58例伴慢性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28例和B组(对照组)30例,A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B组常规处理,定期复查并记录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Z),附着丧失(AL)和HbAlc、空腹血糖(FBG),比较两组基线值及36个月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1)h组与B组基线值比较Hbhlc、FBG、GI、PLI、SBI、AL无显著性的差异(P〉O.05);(2)A组干预后3~6个月与B组比较,AL、GI、PLI、sBI明显改善(AL的P〈0.05,余P值〈0.01),Hbhlc和FBG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3)A组干预后与基线值比较,FBG、PLI、GI、SBI等指标明显改善(FBG和PLI的P〈0.05,余P均〈0.01),HbAlC和AL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3~6个月后各指标与基线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4)多因素回归分析:①以HbhlC为应变量,年龄、病程、BMI、GI、PLI、SBI、AL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HbAlc与BMI、GI、显著正相关(P均〈0.05);②先后分别以GI或PLI或SBI或AL等牙周指数为应变量,年龄、病程、BMI、HbAlc和FBG为自变量,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各牙周指数均分别与HbAlc显著正相关(除ALP为自变量时P〈0.05,余P均〈0.01)。结论:牙周干预治疗可改善T2DM伴慢性牙周病的牙周健康及糖代谢状况,各牙周指数均与Hbhlc呈正相关关系,牙周指数均与Hbhlc互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恒牙列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后牙弓形态、颊廊及侧貌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为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01~2017-1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拔牙矫治的恒牙列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15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矫治前后患者牙颌颅面结构变化,游标卡尺测量矫治前后上颌模型牙弓长度、宽度的变化,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测量分析矫治前后患者正面微笑像变化。分析矫治前后颅颌牙面软硬组织,牙弓宽度、长度以及正面微笑像颊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矫治后,患者SNA角、ANB角、U1-NA角、UL-E和LL-E较治疗前降低,NLA角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牙弓中段宽度(UPP)、上颌牙弓后段长度(UPD)、上颌牙弓后段宽度(UMM)和上牙弓全段长度(UAD+UPD)指标均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矫治后正面微笑像口角宽度(Ch to Ch)、正面微笑像颊廊宽度之和(BC)及正面微笑像双侧颊廊比率(BCR)水平增加,正面微笑像上颌可见牙列宽度(Va to Va)水平降低,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PP变化与BC和BCR变化呈负相关(P<0.05);UAD+UPD变化与UL-E变化呈正相关(P<0.05);Ch to Ch变化与U1-NA和UL-E变化呈负相关(P<0.05);BC变化与SNB角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后牙弓长度变化与侧貌凸度改善密切相关,牙弓中段宽度减少可能会引起正面微笑时颊廊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