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补益脾胃元气类方药人参、大补元煎、洗心汤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JNK(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及p38MAPK(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补益脾胃元气方对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寡聚肽Aβ_(1~42)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拟AD细胞模型;分别以蒸馏水、人参、洗心汤、大补元煎颗粒剂溶液对新西兰家兔灌胃给药,14天后抽取各组脑脊液,与终浓度为25μmol/L的寡聚肽Aβ_(1~42)单独或共同作用于原代海马神经元48小时,分别检测模型组、正常脑脊液对照组、安理申组、人参组、大补元煎组、洗心汤组海马神经元JNK和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 JNK,p-JNK)及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 p38,p-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对培养至7~8天的成熟原代海马神经元,进行神经元树突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MAP2标记,结果显示原代海马神经元在所培养的总细胞中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免疫荧光实验显示,人参、大补元煎及洗心汤三组补益脾胃元气方药中p-JNK、p-p38MAPK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蛋白印迹实验中三组补益脾胃元气方药中p-JNK、p-p38MAPK的表达同样降低(P0.05)。结论:补益脾胃元气方药可通过抑制JNK和p38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JNK、p-p38MAPK蛋白的表达,有效拮抗Aβ_(1~42)神经毒性,抑制由Aβ_(1~42)诱导的JNK和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所引发的炎症信号通路活性增强及细胞损伤凋亡发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面瘫的古医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是临床的常见多发病证,本文运用计算机对自《黄帝内经》起至清代末年为止的62本针灸古籍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古代针灸治疗面瘫的特点是,以取头面病变部位的腧穴为主,选配远道阳经腕踝以下的腧穴为辅,若针刺与艾灸结合运用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眩晕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23例老年糖尿病足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杰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98-69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患者致残、截肢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极大地影响其生活质量.据统计,有 5%~ 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因糖尿病而截肢者占所有非外伤性截肢的一半,截肢率 1%; 65岁以上糖尿糖患者则高达 10%,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 49.5%.现将我院收治的 23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1 1月 ,我院用自拟降脂汤对 64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4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血胆固醇 (TC) >5 .96mmol/L ,或甘油三酯 (TG) >1 .2 0mmol/L。其中男 44例 ,女 2 0例 ;年龄 32~ 72岁 ,平均 49岁 ;伴高血压者 2 2例 ,冠心病者 8例 ,脑血管意外史者 3例。用药前进行全面查体 ,排除肝、肾及糖尿病等疾患导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1 2 治疗方法 予自拟降脂汤 ,由菊花 1 0g、制首乌 1 5g、枸杞子 2 0g、黄精 1 0 g、大黄 6g、…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青年脑梗死呈上升趋势,2002-06~2006-06,本院收治青年脑梗死62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皮素性大鼠门静脉高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内皮素-1(ET-1)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的动物模型。方法: 正常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ET-1低剂量组(0.3 μg/kg),ET-1中剂量组(1.0 μg/kg)和ET-1高剂量组(3.0 μg/kg)。生理盐水组大鼠经股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按相应剂量经股静脉注入ET-1溶液,观察门静脉压力和颈动脉压力的变化情况,并筛选出能使门静脉压力升高最适宜的剂量;另取1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TAR阻断剂(BQ-123)组和ETBR阻断剂(BQ-788)组,实验开始前30 min经各组大鼠股静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ETR阻断剂BQ-123(给药剂量为12.5 μg/kg)和BQ-788(给药剂量为15 μg/kg),然后以选定的适宜剂量匀速注入ET-1溶液,观察各组大鼠门静脉压力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的ET-1均能使门静脉压力升高,尤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而提前注入ETR阻断剂之后,再注入ET-1溶液门静脉压力虽然升高,但升高的幅度较小。结论: 成功创建了内皮素性大鼠门静脉高压模型,此模型可用于研究ET-1在PH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药物对PHT时血中ET-1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归纳古代文献,认为古人在治疗癥瘕积聚时多取肿块局部穴、腹部穴、背部穴、足三阴经穴,以及足三里、内关等穴.临床可用针刺、艾灸、贴敷、药熨、烙法、放血等方法,要选择合适的针灸时机,注意取穴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10.
运用计算机对 93种古医籍中有关心经及其腧穴 (本文简称为“心经穴”)的主治内容进行检索 ,剔除其中明显抄录前人者 ,共得文献 5 1 6条 ,涉及症名1 87个 ,总计 1 382症次。再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结果显示 ,心经穴的常用功效共 9项 ,其名称与症次分别为 :安神 2 5 9,疏理上肢 1 2 4 ,宁心 1 0 9,清热 74,健脾和胃 5 4 ,散寒 43,镇痉苏厥 43,止血 41 ,疏肩理腋 39。这 9项功效可归纳为两类 ,第一类为治疗心经循行部位的疾患 ,心经“起于心中 ,出属心系 ,下膈络小肠”,“下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 ,故心经穴可治疗心神疾病 (即有安神宁心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