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应用四环素 (tetracycline,Tet)可调控系统建立可调控的抗恶性疟原虫的DNA疫苗。方法 :首先构建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 1(AMA 1)基因和转录激活因子 (tTA或rtT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TL 8/AMA 1和pTL 8/AMA 1(rtTA) ,并大量制备这两种质粒及表达转录抑制子 (tTS)的质粒pUHS6 1。以pTL 8/AMA 1、pTL 8/AMA 1(rtTA)和pTL 8/AMA 1(rtTA)加pUHS6 1/tTS免疫小鼠后 ,用四环素类似物强力霉素 (doxcycline ,dox)诱导或抑制上述DNA载体内AMA 1的表达 ,并分离小鼠血清检测针对AMA 1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TL 8/AMA 1和pTL 8/AMA 1(rtTA) ;②pTL 8/AMA 1和pTL 8/AMA 1(rtTA)在没有被诱导表达时 (仅基础表达 ) ,可诱导明显的免疫应答。在以pTL 8/AMA 1(rtTA)与含tTS的pUHS6 1共同免疫后 ,可极大地降低其免疫应答。应用dox诱导pTL 8/AMA 1(rtTA)中的AMA 1基因表达后 ,可明显引起免疫应答。结论 :pTL 8/AMA 1(rtTA)附加pUHS6 1构成了可调节的DNA免疫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对进一步深入研究DNA疫苗的免疫机制和调控基因表达 ,减少不良免疫反应以及进行可精确调控的基因治疗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QIAGEN Plasmid Maxi kit (QIAGEN- tip 5 0 0 ) ,纯化专用试剂 (P1,P2 ,P3,QBT,QC,QF,具体配方见 QI-AGEN质粒纯化手册 ) . pc DNA3.1(- ) /MSP1 - 1 9为将 PCR扩增的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MSP1)的 17区基因片段(30 0 bp)以 Eco RI和 Bam HI酶切位点克隆入 pc DNA3.1(- )中 [2 ] ,pc DNA3.1(- )为 Introgen公司的真核表达质粒 .在研究 pc DNA3.1(- ) /MSP1 - 1 9作为 DNA疫苗效果时 ,需大量纯化该质粒 ,故本研究在纯化该质粒的同时 ,同样用该质粒进行纯化柱再生研究 .菌株为大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表达质粒对小鼠DNA免疫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方法 构建编码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AMA1)完整胞外域的DNA免疫质粒VR1020/E,构建编码小鼠细胞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IL)如IL4和IL1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MCSF、pcDNA3.1( ) /IL4和pIL12以及双顺反子质粒pGM CSF/pTPA E,分组免疫小鼠,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及其亚类的水平,取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增殖。 结果  3种细胞因子质粒均有效增强了小鼠针对VR10 20/E的免疫应答,抗体水平增加7至10倍,其中pcDNA3/GMCSF质粒和pIL12质粒分别显著促进了小鼠的IgG1和IgG2a应答,小鼠脾细胞的体外增殖水平亦有明显提高。 结论 利用编码GM CSF、IL4和IL12的表达质粒作为佐剂可有效增强小鼠针对AMA1DNA的免疫应答,并对免疫应答的类型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动物利什曼病在临床上和免疫学方面的表现多样,而且很多属于隐性感染,因而诊断比较困难。用于诊断利什曼病的传统方法有病原学检查(淋巴结、骨髓穿刺物镜检、培养或动物接种),免疫学检查(ELISA、Western印迹分析)和淋巴液、骨髓液的PCR。但是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例1:男,13岁。因发热、咳嗽、乏力10d余,在村卫生所按感冒给予治疗,未有明显效果。体温反复在37.3~38.5℃之间。于1999—10—03收住某结核病防治院。查体:T37.2℃,P100次/min,R25次/min.BP90/60mmHg,体重34kg,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片显示:右肺中叶外侧段,从下叶背段斑点状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右侧胸腔内靠背侧,似弧形线样密度影,肝功(-),ESR75mm/h,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克隆adr亚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Cp)并鉴定其在肝细胞系的特异性表达.方法 利用PCR从质粒pUC19/3HBV扩增adr亚型乙肝病毒核心启动子,并将其克隆入T载体pMD19-T Simple中.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入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重组载体pGL3-Basic/Cp分别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宫颈癌细胞系Hela、绿猴肾细胞系COS-7、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结肠癌细胞系HT-29,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在这些不同细胞系中的活性,以确定所克隆的基本核心启动子是否具有肝细胞特异性活性.结果 从HBV基因组中成功克隆了Cp,Cp在肝细胞系中具有明显的活性,而在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系中几乎没有活性.结论 克隆得到的核心启动子具有明显的肝细胞特异性活性.  相似文献   
7.
耻阴虱主要寄生在阴毛及肛毛上,但近年来寄生于眼睫毛病例国内有陆续报道,随着各种性病逐渐增多,耻阴虱病也越来越常见,发生于眼部的阴虱病也屡有发现。2008年9月从一患者眼部检出阴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四环素操纵子 (TetO)修饰的恶性疟原虫血型糖蛋白结合蛋白 13 0基因 (GBP13 0 )启动子 ,并探讨TetO插入后对启动子活性影响的位置效应。 方法 将 7个拷贝的TetO ( 7cot)序列分别克隆入GBP13 0启动子转录起始点附近的 4个位点 ,上、下游各两个 ,产生 4个衍生质粒pG/ 7T( -5 ) ,pG/ 7T( -2 ) ,pG/ 7T( +2 )和pG/ 7T( +5 )。瞬时转染后通过CATELISA检测和分析pGBPCATΔ2和 4个衍生质粒中CAT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 限制性酶切、PCR扩增和DNA测序证明质粒构建成功。转染和CAT检测表明 ,7cot插入到GBP13 0启动子的 4个位点中均可提高启动子的活性 ,并且定位于启动子下游比定位于上游具有更高的活性 ,其中于 +5位点启动子活性最高。 结论 在疟原虫四环素诱导性转基因表达系统中质粒pG/ 7T( +5 )可作为反应质粒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的构建方法 并优化其实验参数.方法 体外合成可编码随机12肽的DNA片段.将该DNA片段克隆入带有EGFP标记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QCX-IX-EGFP,连接产物电击转化大肠杆菌,转化所得菌液即为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其间通过大量的实验优化:插入片段与载体的摩尔比、连接反应的条件、连接产物的DNA浓度以及电击转化参数等关键的实验参数.结果 按照本研究所确立的方法 和最佳实验参数构建的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的滴度为2.85×105cfu/mL,成功转化子的比例接近100%,编码随机12肽的DNA序列正确率为83%.结论 成功建立了可表达随机12肤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的构建方法 ,并确定了最佳的实验参数,为后续的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寄生虫病在人群中感染率的变化、课时数的减少、授课重点的相应调整,都需要对以前的教学进行一些改进。本文依据课程的整体架构,规律性的东西,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分析问题。并就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