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GustiloⅢB和ⅢC高能量胫骨骨折--截肢与保肢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肢和保肢患者长期的功能和心理结果相似。如果早期不截肢而采取保肢,就必须考虑到:二期截肢的风险(5%~14%)、潜在的并发症(保肢术通常更高)以及住院时间延长。由于胫骨骨折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治疗可能不同(G ustiloⅢC型比ⅢB型更可能截肢),这使得对比很困难,而且相关的队列研究文献很少。  相似文献   
2.
胫骨骨折--扩髓和不扩髓髓内钉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献质量不高,因此很难得出一个结论,究竟是扩髓钉还是不扩髓钉的效果更好。这个报告提示:对于开放或闭合性胫骨骨折,两种治疗方法在骨愈合率和并发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建议对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更深入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出生13天新生儿指固有血管损伤显微外科修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足月顺产。出生后13d发现右手示、中、环指不能分开,到出生地医院就诊。在局麻下行右示、中、环指分指术,术后2h发现右中指中在远节皮肤逐渐苍白,指腹瘪陷,皮温降低,16h后急诊转入我院。拆开敷料见右中指近节两侧4号丝线间断缝合,伤口长度各约1.5cm,右中指指腹皮肤凹陷,皮温低,毛细血管反应消失,针刺指腹不出血。诊断:右示、中、  相似文献   
4.
一期皮瓣转移或移植术修复组织缺损已经被证实具有多种优点[1]。2001年10月我科收治1例罕见的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儿童患者,急诊皮瓣移植修复取得成功。1 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左上肢棉花机压砸伤8 h急诊入院。查:血压10/4.8 kpa,心率120次/min,Hb10.8 g/L。左上肢屈侧自肱骨中段到腕关节皮肤缺损达45 cm×15 cm,左肱二头肌腱断裂,肘窝组织大部分缺失,左尺桡骨自桡骨颈平面以下屈侧全长外露,屈肌群仅剩环、小指屈指深肌及尺侧腕屈肌存在,尺神经血管鞘外露,尺动脉博动弱,中、环小指毛细血管反应微弱存在。2 治疗抗休克…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假体中,聚乙烯内衬假体以其稳定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使用广泛,但聚乙烯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进而导致假体的无菌性松动仍然是影响假体远期生存率的主要原因。目的:以计算机辅助方法,测量金属对聚乙烯和陶瓷对聚乙烯负重界面组合假体的聚乙烯内衬线性磨损,比较2组不同负重界面组合抗磨损性能的差异。方法:对1997/2005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行初次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假体系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48例共58髋进行随访。利用股骨头假体中心相对于髋臼杯开口平面轴线的矢量位移,来判断线性磨损的大小和方向。根据负重界面组合的不同分为金属对聚乙烯组(36髋)和陶瓷对聚乙烯组(22髋),比较2组之间聚乙烯线性磨损率的差别。结果与结论:金属对聚乙烯组平均随访6.3年的线性磨损率为(0.20±0.11)mm/年,陶瓷对聚乙烯组平均随访4.6年的线性磨损率为(0.11±0.03)mm/年。排除年龄、随访时间、双侧股骨偏心距差距、线性磨损方向作为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协方差分析显示金属对聚乙烯组的线性磨损率明显高于陶瓷对聚乙烯组(P=0.017)。提示陶瓷对聚乙烯负重界面组合相比金属对聚乙烯组合,在中期临床随访中展示出更加优良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6.
非一般的腰痛病 20岁的小张,在制衣厂打工。最近3个月,腰痛逐渐加重,开始以为是腰肌劳损,注意休息并吃了一些活血化淤的中成药后,没有明显效果。病情逐渐加重:晚上睡觉时,腰痛严重,半夜经常痛醒,翻身很困难;每晚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早晨醒来起身很困难,下床第一步难以迈出,  相似文献   
7.
8.
做好术前准备减少骨科急诊术后医疗纠纷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手术时,做好术前准备,搞好术前谈话及签字,早已成为我们日常诊疗工作常规。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患者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部分新闻媒体不客观的报道、极少数医务人员服务观念淡薄、措施不到位等,衍生了一些医患相互间的矛盾,部分进而演变成医疗纠纷和官司。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医疗纠纷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外科领域发生的医疗纠纷,约占整个医疗纠纷的56.2%-67.1%,其中骨科领域急诊手术发生的医疗纠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正确认识骨科急诊手术的特点,仔细分析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提出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为拓宽本单位医疗市场,扩大病人收容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儿童手外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一旦临床医生急诊处理不当,可使患儿手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本科自1998年10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急诊手外伤患儿169例,由于将显微外科技术较好地应用于治疗过程,使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上肢主要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8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2~4月一期行膈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联合对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肘、伸指伸拇5例或屈拇屈指3例。前者其中2例二期再行同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拇屈指等。结果 一期手术1年以上5例,术后4~5月移植肌肉出现收缩,5~7月伸指伸拇或屈拇屈指、屈肘,12月屈肘60°~90°、肌力M_4,伸拇伸指或屈拇屈指M_3~M_4,肩外展30°~60°、M_3。二期手术的1例术后7月移植肌肉收缩,12月屈拇屈指M_4。重建屈拇屈指者可握持物品。结论 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肢体的部分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