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浆网Ca2+-ATP酶(SERCA)和受磷蛋白(PLB)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提取2、4、6、8、10、12不同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的心室肌、血管平滑肌、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总RNA,共294个样品,利用高通量RNA阵列技术(RNAarray)检测SERCA和PLB基因在不同周龄SHR和WKY中mRNA表达谱改变。结果:SHR在6、8、10、12周龄血压出现显著高于同周龄WKY(均P<0.01),10、12周龄心室肌重量/体重比出现显著增加(均P<0.01),心肌和血管平滑肌SERCA的表达在4、6、8、10、12周龄出现显著高于同周龄WKY(P<0.05或P<0.01)。PLB基因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肌的SERCA与PLB表达量比值在6、8、10、12周龄出现显著大于同周龄WKY(P<0.05或P<0.01),而血管平滑肌的SERCA与PLB表达量比值在4、6、8、10、12周龄出现显著大于同周龄WKY(P<0.05或P<0.01)。结论:肌浆网SERCAmRNA表达改变及SERCA与PLB比例失常是高血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联合检测D-二聚体(DD)和心锚重复蛋白(CARP)在心房颤动(AF)合并急性脑梗塞(ACI)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的AF或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AF患者为AF组,单纯ACI患者为ACI组,AF合并ACI患者为AF + ACI组,每组各4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中心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的血浆DD和CARP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DD、CARP和两者联合检测对诊断AF合并ACI的应用价值。 结果4组患者的血浆DD和CA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5.874、12.474,P均<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AF组、ACI组和AF + ACI组患者的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53 ± 0.45)、(0.92 ± 0.60)、(1.00 ± 0.45)、(0.24 ± 0.11)mg/L,P均< 0.05],且ACI组和AF + ACI组均高于AF组(P均< 0.05)。同时,AF组和AF + ACI组患者的CARP水平均高于ACI组和对照组[(10 ± 5)、(11 ± 4)、(7 ± 4)、(6 ± 3)ng/L,P均< 0.05]。且联合检测DD和CARP对诊断AF合并ACI的应用价值优于单独检测DD(Z = 1.984,P = 0.047)或CARP(Z = 2.762,P = 0.006)。 结论联合检测DD和CARP是诊断AF合并ACI的较好预测指标,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IT)定量分析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DSE)过程中缺血心肌室壁运动的特征。方法:分别对14例正常人和2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标准的DSE方案(0-40μg.kg^-1.min^-1),使用DIT技术于静息状态,小剂量(10μg.kg^-1.min^-1)及峰值剂量(40μg.kg^-1.min^-1)负荷时观察心肌运动速度的变化,记录各室壁节段收缩期的峰值速度,峰值速度运动时间,综合计算平均收缩期室壁运动峰值速度和平均峰值速度运动时间,结果:随着多巴酚丁胺药物剂量的增加,正常组平均峰值速度均逐渐增加,平均峰值速度运动时间逐渐缩短;冠心病组平均峰值速度小剂量负荷时增加,大剂量时则下降,平均峰值速度运动时间呈逐渐缩短趋势,两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DTI技术与DSE结合可定量评价缺血心肌室壁运动异常,对冠心病缺血心肌的无创性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乃云 《中国药房》1994,5(4):32-33
溶出度测定及其在《中国药典》(1990年版)中的应用江苏省镇江市药检所(212003)陈乃云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介质中的溶出速度和程度,是测定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溶出速率的一种体外的理化测定方法。研究表明,崩解时限不能客观地反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电学变化特点,探讨环维黄杨星D(CVB-D)对糖尿病心肌电生理的影响。 方法: 以SD雄性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50 mg·kg-1)复制糖尿病模型,选择以年龄相匹配的SD雄性大鼠作为对照组。2周后,记录大鼠体表心电图和右心室乳头肌跨膜电位,观察CVB-D对跨膜电位的影响。 结果: 糖尿病造模后第2周时,心率明显减慢于对照组,体表心电图QT间期和右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各水平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大鼠(P<0.01),而静息膜电位(RP)、动作电位幅度(APA)和 超射值(OS)以及0期去极化最大速率(Vmax)均无明显变化。CVB-D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在13.3-63.3 μmol·L-1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延长糖尿病大鼠和对照组大鼠APD30、APD50、APD70和APD90,对糖尿病大鼠APD延长作用更大。在33.3-63.3 μmol·L-1浓度范围内,CVB-D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糖尿病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的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值(APA)和0期最大去极化速度(Vmax),但对糖尿病组抑制更大。研究结果还显示,CVB-D还具有时间依赖效应,当20 μmol·L-1灌流心室肌10 min后开始出现作用,对照组到40 min左右作用达高峰,而糖尿病组40 min后仍继续延长。 结论: 糖尿病大鼠右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和QT间期明显延长。CVB-D可进一步延长糖尿病大鼠的APD,抑制其RP、APA、OS以及Vmax,作用较对照组明显。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磷酸受纳蛋白(PLB)反义RNA对肌浆网Ca2+-ATPase活性以及细胞内钙浓度([Ca2+]i)的作用。 方法: 构建PLB反义R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asPLB)和携带报告基因LacZ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LacZ)。分别转染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测定PLB mRNA和蛋白质表达,检测肌浆网Ca2+-ATPase活性和[Ca2+]i。 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感染rAAV-asPLB的心肌细胞的PLB mRNA和蛋白质表达低于正常对照和感染rAAV-LacZ组;而Ca2+-ATPase活性大于正常对照和感染rAAV-LacZ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静息状态时,rAAV-asPLB感染组[Ca2+]i降低;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后,各组[Ca2+]i均升高,但是rAAV-asPLB感染组[Ca2+]i变化幅度大。 结论: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LB反义RNA对大鼠心肌细胞PLB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增强Ca2+-ATPase活性,降低静息状态的[Ca2+]i ,增加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后[Ca2+]i 的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不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Ⅲ(NOS Ⅲ)基因表达改变及其在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提取2、4、6、8、10、12不同周龄雄性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心室肌、血管平滑肌、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总RNA,利用高通量RNA阵列技术(RNA array)检测SHR和对照组WKY不同组织NOS Ⅲ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同周龄WKY相比较,SHR在6、8、10、12周龄血压出现显著性升高[(158.50±7.69 vs 108.67±5.89,174.33±4.46 vs 128.50±4.97,198.00±13.45 vs 142.00±3.58,216.67±8.91 vs 141.17±4.92) mmHg,P均<0.01],10、12周龄心室肌重量/体重比出现显著增加[(4.08±0.17 vs 3.59±0.11,4.05±0.18 vs 3.40±0.19)mg/g,P均<0.01],心肌中NOS Ⅲ基因表达在6、8、10、12周龄出现显著性升高,(1.12±0.18 vs 0.90±0.15,1.46±0.34 vs 1.06±0.18,1.66±0.31 vs 1.21±0.30,1.98±0.40 vs 1.31±0.38,P<0.05),肾脏组织NOS Ⅲ基因表达在4、6、8、10、12周龄出现显著性升高(1.10±0.21 vs 0.81±0.11,1.28±0.18 vs 0.95±0.13,1.31±0.23 vs 0.99±0.23,1.70±0.30 vs 1.08±0.25,1.83±0.33 vs 1.15±0.20,P<0.05).肝脏组织中NOS Ⅲ基因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血管平滑肌中未见上述基因的明显表达.结论:NOS Ⅲ mRNA表达的继发性增加是高血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是治疗血丝虫病有效药物海羣生生产中的中间体,由环氧乙烷同NH_3化合而成。NH_3与环氧乙烷投料比例的不同,上述三种生成物的比例也不同。其中仅有一乙醇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