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精神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80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自知力评定量表(SAI)、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生活质量的生理因子与依从性、疾病意识、精神症状标识及自知力总分显著负相关(r=-0.232,-0.243,-0.171,-0.274;P0.05);心理因子与疾病意识和自知力总分显著负相关(r=-0.219,-0.203;P0.01);生活质量总分与疾病意识和自知力总分负相关(r=-0.169,-0.175;P0.05),生活质量受自知力总分和阴性症状的影响(β=-0.312,P=0.000;β=-0.157,P=0.037),疾病意识对生活质量心理因子有预测作用(β=-0.291,P=0.003);生活质量总分受自知力总分的影响(β=-0.594,P=0.019)。结论:1自知力较好的患者生活质量较低;2心理因子受疾病意识的影响;3阴性症状对生活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1 病例 患者男,32岁,已婚,商人.于2005年在国外经商时突然说有对手要害他,派人围攻他的住所,约10余天后疑心消失称工作压力大,想多了.某天又突然无故磕头,磕得伤痕累累.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复发征兆及其评估工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定义及其操作标准,复发先兆症状及复发演变过程,评估复发征兆的工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精神分裂症复发/恶化征兆问卷(家属版)的结构效度及预测效度。方法:对3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结果应用Lisrel 8.51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问卷的原始六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问卷的整体拟合指标并对比。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随访1年,研究问卷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NFI值为0.92,NNFI值为0.94,IFI值为0.95,CFI值为0.95,RMSEA值为0.077,χ2/df值为2.77。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曲线下面积0.914(95%CI:0.856~0.971),问卷的敏感度为0.826,特异度为0.881,复发临界分为13.5分。复发患者中,问卷总分复发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87,P0.01),各维度量表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82,-4.112,-4.017,-4.128,-4.116,-3.103;P0.01)。未复发患者中,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分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复发/恶化征兆问卷结构效度及预测效度较好,可用于指导患者家属评估患者复发/恶化征兆。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32岁,已婚,商人。于2005年在国外经商时突然说有对手要害他,派人围攻他的住所,约10余天后疑心消失称工作压力大,想多了。某天又突然无故磕头,磕得伤痕累累。次年10月又表现磕头。既往有癫癎病史8年,为部分发作,~直服用卡马西平(商品名:得理多)和托吡酯(商品名:妥泰),近2年有过1次明显发作。家族史:父亲有精神失常史,在精神病院就诊3天后跳楼自杀;其二弟诊断”精神分裂症”,目前服药,基本正常;侄女有癫癎病史。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应付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和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和应付方式问卷,测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2名正常对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相比,患者的非理性信念水平明显偏高(P﹤0.01),在自责、退避的应付方式上得分较高(P﹤0.05),而在问题解决的应付方式上得分却显著偏低(P﹤0.001);②非理性信念水平与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等应付方式显著正相关(P﹤0.05-0.01),而与问题解决的应付方式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着非理性信念,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且非理性信念与应付方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编制精神分裂症复发(恶化)征兆问卷(early signs inventory of relapse/worsen in schizophrenia,ESIS)。方法通过访谈和文献复习方法,归纳总结精神分裂症复发(恶化)征兆的内容和维度,编制问卷初稿。分别对200例和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6个因素并对其命名,形成28题的初始问卷。各条目得分与总问卷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150~0.603,各条目得分与其所属因子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483~0.811。各因子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024~0.469。各因子得分与总问卷得分间相关系数为0.164~0.820。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和复发时问卷结果,除躯体不适感因子得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两者间问卷总分、各因子得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总问卷的标准Cronbachα系数为0.845,各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590~0.779。总问卷的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719,各因子的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500~0.772。总问卷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721,各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484~0.900,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复发(恶化)征兆问卷信效度特性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初步用于临床指导家属评估患者复发(恶化)征兆。  相似文献   
9.
食物可以为人们带来嗅觉、味觉及视觉等多重享受,可就有这么一些人,进食对他们来说却似一场醒不来的噩梦,既弥散着难以抵制的诱惑,也成为一种欲罢不能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因素及1年的复发规律。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对2013年1-12月期间我院出院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当天进行问卷评估,在出院后的3、6、9、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研究结束时,24例患者病情复发住院。1年的复发率为26.67%;2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一般情况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比较,病程(Z=-2.078,P0.05)、住院次数(Z=-4.004,P0.05),出院时阳性与阴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分(Z=-2.907,P0.05)差异显著;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次数和一般精神病理分是复发入院的影响因素(P0.05),住院次数是复发的危险因素(OR=0.749,95%CI=0.61~0.90),一般精神病理分是复发入院的保护因素(OR=1.139,95%CI=1.02~1.26)。患者在第3、6、9、12个月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56%(5/90),12.22%(11/90),21.11%(19/90),26.67%(24/90)。对不同时点的复发率进行曲线拟合,曲线拟合优度为R2=0.995,拟合优度良好,说明患者的复发率呈上升的趋势。结论:1患者既往的住院次数,阳性与阴性量表分中的一般精神病理分是复发入院的影响因素,减少入院次数,可以减少患者的复发;2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呈上升趋势,如何对出院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干预,是今后预防复发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