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纤维化肝窦内皮细胞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肝损伤后修复性应答。当损肝因素导致肝损伤时,肝内相关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冈子经旁分泌和自分泌的形式激活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致使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导致ECM的生成大于降解,以致ECM过度沉积,从而引起肝窦毛细血管化,促使肝纤维化形成,故HSC的激活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差异,为肺原发性肠型腺癌的鉴别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诊断为肺原发性肠型腺癌6例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学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二者分子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相对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肺原发性肠型腺癌肿瘤较大(P=0.044),病理分期较早(P<0.001),胸膜侵袭较为常见(P=0.02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均出现CK7和Villin免疫组化阳性表达,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低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P<0.0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KRAS基因突变率相当(P>0.0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3例出现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中1例有HER2基因扩增,1例存在HER2基因突变。 结论 免疫组化CK7和Villin的阳性表达,在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出现HER2基因扩增和突变阳性可能具有一定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转染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shRNA(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7-shRNA,ADAM 17-shRNA)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ehymal stem cells,BMMSC)对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并培养3周雄性SD大鼠的BMMSC,利用慢病毒介导的ADAM17-shRNA转染BMMSC.30只裸鼠建立MCF-7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种植肿瘤细胞14d后建模成功.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注射等量PBS)、BMMSC组(注射l×106/mlBMMSC)和转染组(注射1×106/ml转染ADAM 17-shRNA的BMMSC),每组10只.在种植细胞第15天开始经尾静脉注射BMMSC进行抑瘤实验(0.1 ml/只,每3d给药1次,共计5次),观察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抑瘤实验16d后处死裸鼠.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ADAM17 mRNA表达,Westem blotting法检测移植瘤组织ADAM 17蛋白表达.结果:抑瘤实验16d时,对照组、BMMSC组移植瘤体积明显高于转染组[(787.15±25.95)、(767.02±28.98) vs (361.89±19.75)mm3,均P<0.01];BMMSC组、转染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7%、53.89% vs 0.00%,均P<0.05).对照组、BMMSC组ADAM1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染组(1.00±0.01、0.97±0.08 vs 0.30±0.09,均P<0.05);对照组、BMMSC组ADAM 1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染组(0.70±0.09、0.68±0.02 vs 0.45±0.05,均P<0.05).结论:ADAM 17-shRNA通过BMMSC介导可将ADAM17靶向归巢至裸鼠乳腺癌移植瘤并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形成过程可简单归纳为:致肝病因子损伤肝细胞→库普弗细胞(KC)激活→分泌多种细胞因子(CK)→星状细胞(HSC)激活、增殖、转化为肌样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大于降解并沉积→肝纤维化形成。已知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HSC的激活受多种CK的调控。目前就KC和HSC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尤其关于KC对HSC活化和增殖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仅就这方面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为新生儿诊治及出血倾向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9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89例,依据胎龄分组,早期早产儿(胎龄28~31+6周)11例,中期早产儿(胎龄32~33+6周)17例,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6周)26例,足月儿(胎龄37~41+6周)35例。所有患儿入院6 h内检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4组患儿临床资料、检测指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比较早产儿及足月儿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  结果  早期及中期早产儿血清PT、APTT、TT、D-D和INR均高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血清FIB低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早期早产儿PLT低于其他三组(均P<0.05);早期、中期、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2.73%(8/11)、52.94%(9/17)、30.77%(8/26)、25.71%(9/35),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1.82%(9/11)、70.59%(12/17)、53.85%(14/26)、37.14%(13/35),早期及中期早产儿出血发生率和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早产儿DIC发生率为22.22%(12/54),高于足月儿的2.86%(1/35)。  结论  胎龄越小,新生儿凝血功能越差,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及DIC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1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氧疗、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同时加用布地奈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55.0%(P0.01);口吐泡沫、呼吸困难、口周紫绀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肉豆蔻-8散(肉豆蔻、木香、沉香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用75%甲醇提取该药物,方法为采用Apollo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5、254、273、281 nm。以丁香酚为内标,建立其他4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有量。结果鞣花酸、丁香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去氢二异丁香酚分别在0.227 0~1.135 2、5.272 2~26.361 0、0.540 8~2.704 0、0.530 4~2.652 0、0.059 0~0.299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6.37%(2.07%)、102.19%(2.78%)、101.66%(1.66%)、103.46%(1.17%)、98.25%(1.98%),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肉豆蔻-8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