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哺乳类动物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均已成功建立。然而,成功建立一套啮齿类动物精子冷冻保存程序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大鼠,因为其较长的精子尾巴,使得它的精子冷冻保存相当困难,并且大鼠的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也没有小鼠那样成熟。国内尚未见关于大鼠精子冷冻保存和ICSI的报道,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少。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瞳孔异位小鼠及其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乙烷基亚硝基脲(ENU)诱变获得的遗传性瞳孔异位(B6-24#)小鼠的病变特征、遗传模式及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方法用瞳孔异常杂合子与正常C57BL/6(B6)小鼠配种,记录后代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数目,采用卡方检验确定遗传模式。繁殖[(B6×D2)×B6]F2及少量的[(B6×D2)F1×D2]F2突变小鼠,用平均分布于小鼠常染色体上的39个微卫星标记对突变基因进行染色体扫描,采用计算最大优势值(LODS)法判定突变基因与微卫星是否连锁并根据重组率计算突变基因的位置。结果初步诊断B6-24#为遗传性瞳孔异位,呈单基因显性遗传,外显率为85·71%。基因组扫描发现,微卫星D2Mit17与突变基因最大LODS为3·27,确定连锁。继续选用接近突变基因的D2Mit398、D2Mit259与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突变基因与D2Mit398、D2Mit259的重组率分别为5·45%±2·16%、0·90%±0·90%。突变基因被定位于距着丝粒约64·5cM处。在此区域附近未发现明显的候选基因。结论研究成功定位了小鼠瞳孔异位基因,有望为人类类似疾病提供一种新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MMTV Wnt 1转基因小鼠的乳腺癌发病情况及病理学变化规律。方法 观察MMTV Wnt 1转基因小鼠肿瘤发生情况 ,并采用原位移植将瘤组织置于裸鼠皮下 ,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来观察MMTV Wnt 1阳性转基因小鼠和移植鼠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MMTV Wnt 1转基因小鼠最早从 7周龄开始出现乳腺瘤 ,发瘤鼠剖检可见脾、肝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 ;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发瘤鼠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但未出现肿瘤转移。将瘤组织移植裸鼠后 ,肿瘤可在裸鼠皮下生长 ,移植肿瘤病理学形态与原发瘤一致 ,未出现转移。结论 实验结果验证MMTV Wnt 1转基因小鼠可稳定自发乳腺肿瘤 ,可作为研究乳腺癌的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Tet-on诱导表达c-myc和SV40Tag小鼠肿瘤模型的肿瘤发生和基因表达情况,探讨c-myc基因的作用.方法 用pTRE2-c-myc单阳性转基因小鼠和Tet-on、pTRE2-SV40Tag双阳性转基因小鼠交配,后代检测得到Tet-on、pTRE2-SV40Tag、pTRE2-c-myc三阳性转基因小鼠,经强力霉素诱导一段时间以后,观察肿瘤的发生;通过RT-PCR、病理组织切片和磁共振等方法对肿瘤的发生部位和时相进行研究.结果 Tet-on、pTRE2-SV40Tag、pTRE2-c-myc三阳性转基因小鼠①经诱导后发生肿瘤,且发瘤率和发瘤时间高于和短于Tel-on、pTRE2-SV40Tag双阳性转基因小鼠;②c-myc和SV40Tag基因在表达部位上有所不同.结论 c-myc和SV40Tag基因同时表达与SV40Tag基因单独表达时相比,肿瘤发生明显增强,提示c-myc基因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HBV—C转基因小鼠快速胚胎冷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用于转基因小鼠种质保存的快速胚胎冷冻方法。方法 用乙二醇作为抗冻保护剂,对携带HBV—C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进行了玻璃化胚胎冷冻保存的研究。结果 发现含体积分数30%乙二醇的冷冻液可达到最佳的冷冻效果,有81.54%的冷冻胚胎在体外可进一步发育,其中69.81%达到孵化阶段,比较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的冷冻效果发现,致密桑椹胚解冻后的孵化率显著高于囊胚。不同的装管方法对胚胎的回改率也有影响,五段法的胚胎回收率显著高于二段法。将解冻后形态正常的胚胎82枚移植给8只假孕母鼠,5只怀孕,怀孕率为62.5%,产下28只小鼠,产仔率为54.9%。结论 一步法玻璃化冷冻方法可用于转基因小鼠的种质保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nthr-1Bao稀毛小鼠皮肤组织及其他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方法:取2月龄snthr-1Bao稀毛小鼠和正常DBA/2J小鼠的主要脏器,两品系4、5、6、7、8周龄小鼠的睾丸、附睾、子宫、卵巢以及胚胎18·5d、初生、1周、2周、1月、2月6个年龄段背部肩胛间皮肤,常规处理后行石蜡切片,光镜观察;取2月龄小鼠背部毛发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snthr-1Bao稀毛小鼠除皮肤外,其他内脏器官均无明显病理变化,扫描电镜见毛发鳞片边缘略粗糙,皮肤病变始发于出生后1~2周,随年龄增长,病变加重。原发病变表现为皮肤棘层肥厚、角化过度及部分毛发结构缺陷、继发病变为部分毛发皮内卷曲、折断、皮肤损伤并引发局部非感染性炎症,继而导致疤痕形成。结论:snthr-1Bao小鼠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皮肤组织,1~2周龄间是病变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小鼠基因组39个微卫星的PCR条件,评价微卫星在小鼠遗传检测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梯度法探索39个微卫星的PCR条件;选择本中心不同来源及引种时间的C57BL/6、BALB/c、DBA/2J、CBA/N、FVB/NJ、ICR共6个品系(8个组)小鼠,每组采用10只个体的鼠尾,提取DNA并混合成DNA池,用39个微卫星扩增后电泳观察、比较种系纯度.结果小鼠微卫星的PCR条件差异较大,Mg2+浓度多数在1.5 mmol/L左右,退火温度多数在59℃左右.在6个品系小鼠的39个微卫星位点中,C57BL/6、BALB/c、DBA/2J都是纯合的; 其余品系有1~3个杂合位点. BALB/c在D5Mitl68、D8Mit320、D13Mit262三个位点,DBA/2J在D14Mit205位点与数据库记录有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小鼠39个微卫星提供了候选的PCR条件,并对6个品系小鼠的微卫星概貌及微卫星的运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乙肝表面抗原核酸疫苗诱导小鼠产生母源抗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核酸疫苗激发的抗体传递给仔代的能力。方法 以编码人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ayw亚型 )的质粒 pcDNA HBs作为疫苗 ,肌肉注射 6周龄的BALB/c雌鼠 ,三星期后加强免疫一次 ,再过两周后使其配种怀孕 ,怀孕第 19天剖腹产取出胎儿并分离孕鼠及胎儿的血清 ,作ELISA检测。结果 经ELISA检测 ,10只小鼠中有 7只产生了抗体 (IgG)并传递给胎儿 ,且母体与胎儿的抗体效价相同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结论 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一样能诱导产生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树鼩大脑影像学特征。方法在脑立体定位仪上侧脑室注射Aβ1-40建立AD动物模型。经视觉-空间行为学检测确定模型成功后,用MRI作脑冠状面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结果模型组模型组参考记忆错误(3周,4周)和工作记忆错误(2周,3周,4周)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完成任务的时间(2周,3周)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3周起模型组树鼩单侧或双侧海马减小,相应侧脑室或双侧脑室增大。12周时模型组树鼩双侧颞角宽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显示,模型组树鼩海马双侧表观弥散系数(ACD)大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胼胝体纤维束缺失严重。结论侧脑室注射Aβ1-40可引起树鼩学习记忆障碍。MRI能显示AD树鼩脑部的特征性改变,颞角宽度、海马ADC值、胼胝体纤维受损对痴呆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许多哺乳类动物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均已成功建立。然而,成功建立一套啮齿类动物精子冷冻保存程序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大鼠,因为其较长的精子尾巴,使得它的精子冷冻保存相当困难,并且大鼠的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也没有小鼠那样成熟。国内尚未见关于大鼠精子冷冻保存和ICSI的报道,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少。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