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2水平变化及黄芪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黄芪组(AM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对PALF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BALF中IL-4、-12水平。结果1.哮喘组BALF细胞总数、EOS绝对值和EOS占细胞总数百分比(EO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AM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均〈0.01);2.BALF中IL-4水平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组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3.IL-12水平哮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组最著高于哮喘组(P〈0.01)。结论IL-4高表达、IL-12低表达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黄芪下调IL-4、上调IL-12表达水平,可能为其抑制哮喘呼吸道炎症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及对其黏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布地奈德对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和黏液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哮喘气道重塑组(A组)、布地奈德治疗组(B组)。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肺组织用于Masson三色染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光镜电镜观察。结果:光镜及电镜均发现A组明显的气道重塑病理改变,B组较A组有所减轻;图像分析结果:支气管壁厚度及平滑肌厚度比较,A组均明显高于C组,B组明显低于A组,但仍高于C组。气道黏液细胞百分比比较,A组明显高于C组(P〈0.01),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但B组仍高于C组(P〈0.01)。各组大鼠气道上皮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比较,A组明显高于C组(P〈0.01);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与黏液细胞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n=30,r=0.813,P〈0.01)。结论:气道上皮磷酸化p38MAPK表达增加可能促使哮喘气道重塑大鼠黏液细胞增殖;布地奈德能抑制哮喘气道重塑大鼠中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黏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不同时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ernal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的磷酸化与c-Fos表达,以探讨ERK信号转导途径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包括4周、8周及12周对照组)、哮喘组(包括4周、8周及12周哮喘组),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磷酸化的ERK(Phospho-ERK,P-ERK)与c-Fos表达,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的ERK水平,直线相关分析法显示Wat和Wam与P-ERK的相关性。结果:各哮喘组Wat和Wam,P-ERK和c-Fos的平均吸光度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均〈0.01);各哮喘组磷酸化的ERK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其中A12也与C8组比)(P〈0.01);Wat、Wam与P-ERK平均吸光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ERK磷酸化水平和c-Fos在哮喘大鼠均增加,ERK信号转导途径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变化及其对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哮喘组(B)、地塞米松(D)组,每组9只。用OVA致敏与激发复制哮喘模型。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ELISA测定血清IL-10含量;原位杂交测定肺组织TLR4mRNA表达;TUNEL法检测EOS凋亡。结果:(1)光镜观察:B组见肺组织大量炎症细胞侵润,支气管黏液腺增生;D组上述现象明显减轻。(2)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计数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B组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1);D组均明显低于B组(均P<0.01)。(3)血清IL-10含量:B组与A组有显著差异(P<0.01);D组显著低于B组(P<0.01)。(4)TLR4mRNA的检测:TLR4在肺组织表达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显著高于B组(P<0.01)。(5)EOS凋亡率检测结果,B组与A组比差异显著(P<0.05);D组显著高于B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TLR4mRNA表达与EOS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612,P<0.01)。结论:DXM上调血清中IL-10水平,诱导肺组织EOS凋亡,可能与TLR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JNK磷酸化在哮喘大鼠肺内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道重塑在哮喘病程中的重要性已被逐渐认识。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途径是参与哮喘发病机制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ernal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磷酸化是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塑的重要因素[1],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  相似文献   
6.
JNK/SAPK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以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为特征,涉及到嗜酸粒细胞(EOS)、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等及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炎症介质,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而信号转导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以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策略使气道的炎症和急性气道高反应(气道急性收缩)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的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的研究倍受医学界的关注,国外每年有近千篇有关生活质量的文献,而国内1989~2002年仅280篇,有关哮喘的仅14篇.哮喘是一种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本文就其主要生活质量量表作一综述,对制定更精细、更全面的哮喘生活质量量表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动态观察不同烟熏时间建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功能和病理的改变,为成功建立COPD大鼠模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30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6周实验组(E1组)及6周对照组(C1组),12周实验组(E2组)及12周对照组(C2组),间隔实验组(烟熏12周后正常饲养6周,E3组).Buxco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①与C1组相比,E1组FRC、IC、VC和TLC增高(P<0.05),FEV100/FVC和FEV200/FVC分别降低22%和11%(P<0.01);②与C2组相比,E2组FRC增高,IC、VC和TLC降低(P<0.05),FEV100/FVC和FEV200/FVC分别降低28%和21%(P<0.01);③与C2组相比,E3组IC、VC和TLC升高(P<0.05),FEV100/FVC和FEV200/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E1组肺泡间隔变窄,呈轻度肺气肿表现,局部可见炎症细胞浸润;E2组呈典型肺气肿表现,细支气管、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E3组肺气肿表现明显,但未见明显炎症;C1、C2组气道上皮结构完整,肺泡间隔完整.结论 烟熏时间对大鼠肺功能和病理改变的程度有显著影响,烟熏6周出现早期COPD表现,烟熏12周出现典型COPD表现.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 (哮喘 )是以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为特征 ,涉及到嗜酸粒细胞(EOS)、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等及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炎症介质 ,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 ,而信号转导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以 β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策略使气道的炎症和急性气道高反应 (气道急性收缩 )得到缓解 ,但对于慢性哮喘或气道重塑有很小的作用 ,而且不少患者还存在激素的抵抗、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因此研究针对炎症及气道重塑新的抗哮喘药物已成为热点[1,2 ] 。新的治疗设…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脂多糖(LPS)、臭氧、微粒、病毒感染等可诱发前炎症反应,并激活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因子产生,引发非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生。由于LPS的结构类型、剂量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的不同,都决定了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极化方向。我们的研究通过建立年幼期哮喘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浓度大肠埃希菌(Ecoli)LPS对哮喘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