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痘苗病毒作为疫苗载体具有接种途径简单、高滴度、低成本等优点,重组痘苗病毒投入使用之前进行理化特性试验,对重组痘苗病毒的生产、运输和保存有一定重要意义。方法将重组痘苗病毒rVTT-JEVE作热、酸、碱、乙醚、氯仿、胰蛋白酶、超声波以及紫外线处理,然后接种到BHK-21细胞上,观察rVTT-JEVE毒价的变化,分析理化因素对rVTT-JEVE的影响。结果在pH3~9范围内,酸碱度变化不会引起rVTT-JEVE毒价的显著变化。rVTT-JEVE经50℃处理60min、30min和60℃处理15min可被灭活;对5%的氯仿敏感;经终浓度0.5%的胰蛋白酶37℃作用1h,病毒毒价降低2个滴度;对25%的乙醚不敏感;经40KHz超声波处理60min和80KHz处理30min即可灭活;30W紫外灯垂直距离10cm照射15min、30cm照射30min即可灭活。结论 rVTT-JEVE耐热、酸、碱、乙醚、氯仿及胰蛋白酶,对超声波、紫外线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标准大鼠胫骨骨折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神经生长因子,术后1、2、4周分别进行X线骨痂评定、胫骨湿重称量以及半定量RT-PCR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的表达.结果 术后4周时,神经生长因子组骨痂量(132.63±5.98)mm3和胫骨湿重(0.98±0.12)g,对照组骨痂量(85.22±6.23)mm3和胫骨湿重(0.84±0.04)g,NGF组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神经生长因子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的表达术后1周时为(0.82±0.17),术后2周时为(0.54±0.08),对照组分别为(0.55±0.20)、(0.41±0.09).NGF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大鼠胫骨各组愈合,同时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IGF-1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含有ifitm2基因的重组质粒,在人胚肾HEK293T细胞中表达,并验证IFITM2蛋白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参照Genbank ifitm2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ifitm2基因,并将扩增产物连接至pMD18-T-simple载体上,目的基因测序正确后进一步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集显微镜(LCSM)验证外源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同时HEK293T细胞过表达IFITM2蛋白,利用含有EGFP基因的VSV-G假膜病毒感染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FITM2蛋白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获得ifitm2基因,测序正确,将其连接到pVAX1载体中,经酶切鉴定,证明含有ifitm2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和LCSM分析表明,目的基因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且呈广泛分布.过表达IFITM2蛋白后,荧光蛋白分析表明,该蛋白对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ifitm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该质粒可以在真核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且对VSV-G假膜病毒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IFITM2蛋白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和ENV包膜蛋白的HIV-1 B亚型假病毒用于感染研究,并建立可行的鉴定方法。方法双质粒共转染HEK293 T细胞后收获病毒上清, TRIzol法提取病毒基因组并采用RT-PCR进行报告基因扩增,Western印迹和ELISA法检测病毒P24抗原。假病毒感染HIV-1允许细胞,进行报告基因检测、病毒滴度测定以及单轮感染活性实验研究。结果与结论建立了HIV-1假病毒制备与鉴定方法,制备获得了B型HIV-1假病毒,经鉴定具备感染SupT1和TZM-bl细胞能力,为HIV-1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犬圆环病毒(Canine circovirus,CanineCV)ORF3基因,制备ORF3的抗体,为研究ORF3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CanineCV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编码框ORF3全长序列。将ORF3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ORF3。重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ORF3,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PCR扩增出CanineCV编码框ORF3片段长度为318bp。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ORF3转化DE3后经IPTG诱导5h,表达分子质量单位(Mr)约为15×103蛋白,与预期相符。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蛋白能被Anti-His标签抗体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pET(28a)-ORF3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免疫反应性的ORF3,为抗ORF3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干扰素rhIFN-α2B体外诱导人胚胎肾细胞系293T细胞获得IFITM3基因,观察IFITM3基因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方法:利用干扰素rhIFN-α2B体外诱导293T细胞获得IFITM3基因,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FITM3全长cDNA,扩增产物连接至pMD18-T载体上,测序正确后,将IFITM3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获得重组质粒pV-IFITM3,通过转染293T细胞进行表达与定位研究。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获得的目的基因IFITM3能够表达,且具有良好抗原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IFITM3基因表达后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结论:成功获得IFITM3基因,并验证了其表达。该研究为基于IFITM3的抗病毒药物以及探讨其抗病毒机制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μ型阿片受体(mu opioid receptor,MOR)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的成员之一,在疼痛传递、炎症过程、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及病理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MOR在中枢和外周都有大量表达,在胃肠道中主要分布于肠道淋巴细胞、肠肌层及黏膜下神经元中,对肠道蠕动、分泌功能都有重要作用.一些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MOR的激动剂在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已经成为治疗IBD的一种新靶点.本文对MOR的功能及其与IBD的潜在联系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治疗IBD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mRNA 水平对山羊Th1/Th2型细胞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山羊Th1/Th2型细胞因子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山羊Th1(IL-2和IFN-γ)和Th2(IL-4、IL-6和IL-10)细胞因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标准阳性质粒为模板分别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的标准曲线、溶解曲线建立。结果 山羊Th1/Th2细胞因子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Ct值与标准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85,所有稀释度标准品模板出现特异性熔解峰;利用N1蛋白缺失的重组山羊痘病毒(△N1L株)与山羊痘AV41株感染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IL-4和IFN-γ mRNA 表达水平检测,△N1L株与山羊痘AV41株均能能够刺激机体IL-4和IFN-γ细胞因子,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333,P>0.5)。结论 本研究建立山羊Th1/Th2细胞因子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为山羊痘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23例。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0~24.0个月,平均(7.9±2.1)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0~12.0个月,平均(7.3±2.2)个月,其中21例患者已完全负重行走。参照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1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内固定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