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6篇
  3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穴位形态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穴位形态研究已近几十年,穴位区除了已知的常见的组织结构外,并未发现新的组织或结构,目前对于穴位的形态结构实质仍无定论,现将对其实质形态研究的现状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患某,女性,70岁,因右上腹疼痛1年余,经B超证实为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结石。术中切开胆总管上段取出一2cm×18cm结石并于左肝内胆管中取出两粒黄豆大结石,胆总管内经约08cm,术中将一14号导尿管经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十二指肠内,连同“T”型管引出体外,作胆汁回输备用。术后前三天“T”管引流,胆汁约70ml/日,术后第四天,将“T”管与导尿管相连通,次日见胆汁从引流口周围渗出,且出现右上腹胀痛,并有轻微腹膜刺激症。即解除“T”管与导尿管的连接,接引流袋引流,见引流胆汁约500~700ml…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凯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粘血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治疗组 (凯时注射液 )和对照组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临床观察方法。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减少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改变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明显改善。结论 凯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粘血症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Fas(CD95/APO-1)是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as及其配体(Fasligand,FasL)系统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异常的调节,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以往多个关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文献进行合并分析,以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最佳给药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选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最佳给药方案.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用药经验,对本类药物最佳的给药方案加以论述.结果:药动学参数如AUIC、Cmax/MIC及PAE理论对氟喹诺酮类给药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结论: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必须从药动学特性、抗生素后效应及联合用药等方面予以考虑,选择最佳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海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28-229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汽化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0年10月腺性膀胱炎并经尿道电汽化术42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膀胱镜下发现异常,并取病理检查证实。先治疗原发病,采用抗感染、碎石及妇科治疗,然后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汽化术。术后常规给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本组术后均无明显血尿,术后有轻度尿频、尿痛等症状,5至20d后症状消失,经随访,尿频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正常,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黏膜正常,无肉眼血尿,无复发,满意度65.3%;尿频症状基本消失,尿检有间断镜下血尿,膀胱镜检查无明显病变复发,基本满意度20.7%,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膀胱镜检查有复发,无效果约14%。结论提示经尿道电汽化术及膀胱内药物灌注仍是最有效可行的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癌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的胰腺癌患者,均由病理切片证实,其中胰腺癌32例,胰腺炎32例,并将胰腺炎和胰腺癌强化后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能够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和密度,并且能够清楚显示肿瘤与周边器官和血管的关系。胰腺癌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5例,腹腔动脉受累26例,肠系膜上静脉受累22例,肝转移16例、胰管扩张28例、胆囊壁增厚24例,而胰腺炎患者仅出现胰管扩张7例、胆囊壁增厚8例。在胰腺的实质期强化效果最好,且胰腺实质的强化和肿瘤组织的对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增强扫描方面对胰腺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身麻醉中,由于麻醉药物和插管等的影响,常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这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尤为不利。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是常用的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均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的特点。我们将两药分别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比较两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异同及苏醒时间,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患者均签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并对口服10 mg米非司酮片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血浆样品以他达那非为内标,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LC-MS/MS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系统,色谱柱为Sun Fire C18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10 mmo L·L-1醋酸铵溶液-乙腈-甲酸(20∶80∶0.2);采用质谱检测系统,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监测m/z 430→m/z 372(米非司酮)和m/z 390→m/z 268(内标他达那非)。结果:米非司酮质量浓度在1.0~1 000.0 ng·m L-1范围内与色谱响应相关性良好,定量下限为1.0 ng·m L-1。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准确度在91.0%~107.6%。20名受试者单次服用10 mg米非司酮片后AUC0-96 h为(4 198.2±1 792.8)ng·m L-1·h,AUC0-∞为(4 384.2±1 880.1)ng·m L-1·h,Cmax为(476.4±223.1)ng·m L-1,tmax为(1.04±0.80)h,t1/2为(20.61±6.50)h,MRT为(21.46±4.32)h,CL为(2.7±1.1)L·h-1,Vd为(75.9±28.0)L。结论:本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适用于服用低剂量米非司酮后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片口服后吸收较快,1 h左右达峰值;受试者用药后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在大鼠脊髓不完全损伤后的神经修复作用,探讨其对Nogo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把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损伤组(A组)和治疗组(B组),每组24只。利用改良Allen’s方法建立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损伤后用额尔敦·乌日勒对B组进行灌胃治疗。将A、B组分为3、7、14 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分别在3个时间点对A、B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BBB评分,评分完毕处死动物并取受损节段脊髓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ogo-A在脊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同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并作比较。结果 A、B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在损伤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B组7 d和14 d的BBB评分明显高于A组对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go-A蛋白在B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Nogo-A表达明显升高,额尔敦·乌日勒具有抑制Nogo-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