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血清标志物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转氨酶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内的转氨酶。结果随着病毒复制水平的增加,“大三阳”的检出率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小三阳”的检出率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大三阳”与患者体内血清转氨酶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小三阳”;在“小三阳”中,当HBV—DNA大于10^5时,转氨酶异常者的检出率显著增加,而“大三阳”中没有观察到该结果。结论“大、小三阳”可作为HBV复制和疾病进展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和总抗氧化物状态(total antioxidant Status,TAS)水平,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效应生物标志。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就诊的轻度苯中毒患者38人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于院内进行健康体检人员38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法和比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总抗氧化物状态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水平,分析两组人群检测结果差异。
  结果  病例组白细胞计数为(3.44 ±1.26)×109/L,血小板计数(175.82 ±56.48)×109/L,血红蛋白浓度(121.0 ±16.86)g/L,红细胞计数(4.08 ±0.61)×1012/L,以上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75 ±2.17)×109/L、(266.66 ±66.31)×109/L、(138.82 ±20.80)g/L、(4.92 ±0.64)×1012/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病例组总抗氧化物状态水平为(0.94 ±0.30)m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为(118.13 ±37.39)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为(42.01 ±13.85)U/L,谷胱甘肽还原酶为(44.67 ±16.83)U/L,以上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5 ±0.31)mmol/L、(144.79 ±32.75)U/mL、(56.16 ±12.62)U/L、(55.26 ±14.3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白细胞和谷胱甘肽还原酶,血小板和总抗氧化物状态、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r=0.325、-0.332、-0.361,P=0.047、0.041、0.026)。
  结论  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总抗氧化物状态水平可能可作为潜在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效应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ELISA在出入境人员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出入境人员1847份标本采用TRUST和ELISA同步盲法进行检测,TRUST或ELISA阳性者进行TPPA检测;对TRUST阴性,ELISA阳性受检者进行跟踪复检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847份标本中,TRUST检测28份阳性,ELISA检测57份阳性,TPPA复检ELISA检测57份阳性者均为阳性。对31份TRUST阴性,ELISA和TPPA阳性标本受检者1~2月后进行TRUST复查。全部仍为阴性。结论ELISA与TPPA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出入境口岸梅毒监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推荐采用ELISA做初筛试验,阳性结果以TRUsT试验复核的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程程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化一种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快速筛查方法.方法 根据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检测方案合成、标记引物和探针.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与参数,优化了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 该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应用该方法检测患者实际样品,结果与WHO推荐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应用该法可在4 h内完成对样品中甲型H1N1流感的检验.结论 本研究优化的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快速筛查方法可用于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登革热病毒(DV)及DV病毒的RNA拷贝数。方法利用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登革热病毒RNA定量外标准品的定量分析,优化反应体系,检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103copies/mL,特异性及重复性良好,对同一样品进行5次重复检测,其循环阈值的平均标准偏差为0.792。结论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特异性、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定量测定登革热病毒及DVRNA载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人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探讨接触时间对正己烷接触人群NGF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接触正己烷工龄分组。设计引物、探针,检测对照组和接触正己烷各组之间的NGF mRNA水平。结果利用该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工龄<2年组、2~6年组、>6年组以及对照组的NGF mRNA以10为底的对数分别为(8.88±0.08)、(8.68±0.08)、(8.53±0.11)和(8.90±0.07)copies/L。2~6年组和>6年组的NGF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组内男女之间NGF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己烷的毒性对于NGF 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随着接触时间加长,NGF的表达逐渐减弱;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完全符合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抗-HCV阳性人群ALT活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世界有1亿7千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占世界人口的3%~5%。大多数感染者临床为无症状的慢性感染,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已引起全球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迄今,在中国HCV感染者约4100万,达总人口的3.2%。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静脉吸毒和非法供血的一时猖獗和性开放,HCV感染呈增长趋势。为探究大陆和台湾地区抗-HCV阳性人群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是否存在差异性,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出入境人员抗-HCV和ALT两者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的快速鉴定细菌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耐药菌的分子遗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卫生部室间质评菌株和临床病人标本分离培养纯菌落,用双蒸水稀释菌落,然后直接以菌液为模板优化反应体系PCR扩增16S rRNA基因片段,再测序扩增片段。将测序结果在细菌Ribosomal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根据序列同源性鉴定病原细菌。结果本实验鉴定的卫生部质评菌株结果与卫生部报告结果一致。本实验能够一次性鉴定出临床病人标本分离的菌株。结论本研究优化了一种免纯化细菌核酸直接PCR鉴定细菌16S rRNA基因的方法。本研究建立的基于病原细菌16S rRNA基因鉴定方法可用于细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0.
董瑞玲  甄胜西  孙杰  李微  王佃鹏  徐媛  朱玉兰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2):1438-1439,1459
目的建立鉴定登革病毒型别的双重实时Taqman PCR反应体系,以准确快速鉴定登革病毒型别。方法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登革病毒四个型别的全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设计登革病毒的四个型别引物和探针,登革I、III型探针用FAM-TAMARA标记,登革II、IV型探针用JOE-TAMARA标记。经过条件优化后,建立检测登革病毒I/II型和III/IV型的两套双重实时荧光RT-PCR方法,扩增四型登革病毒RNA、登革病毒阴性样本和登革病毒RNA稀释样本,检测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检测限性。结果通过设计筛选序列和优化反应条件,建立登革病毒I、II型和登革病毒III、IV型的双重荧光PCR反应体系,通过试验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检测限性,能准确快速地对登革病毒进行分型。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双重荧光PCR方法能同时对登革病毒进行分型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