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脾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及sIgA的影响。方法利福平加大黄灌胃建立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及免疫功能紊乱的脾虚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思密达组、四君子汤组、加味四君子汤低剂量组(8g/kg)和高剂量组(16g/kg),每组10只,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干预15天后分别进行十二指肠形态学分析、肠道菌群检测、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中sIgA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细胞黏膜受损,肠绒毛长度、宽度和隐窝深度都显著减少(P〈0.05);盲肠和回肠sIgA降低(P〈0.05),并伴有菌群失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得以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各指标优于四君子汤组和思密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可能通过保护肠黏膜,调整肠菌群,提高sIgA的含量,发挥对机体整体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常人外周血BCG特异性记忆T细胞的特征。方法:分离PPD^-和PPD^+正常人PBMCs,与BCG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的细胞数,利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内因子IFN-γ和IL-2的表达及其关系。结果:当BCG刺激后,PPD^+正常人PBMCs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IFN-γ,而PPD^+者IFN-γ产生的量和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流式细胞检测分析的结果表明,当BCG刺激后,主要是CD4^-而非CD8^+T细胞表达IFN-γ和IL-2,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在CD4^+T细胞中单独产生IFN-γ的细胞占大多数,其次为IFN-γ和IL-2双阳性细胞,只产生IL-2的细胞占少数。此外,85%~95%以上的CD4^+IFN-γ^+T细胞为CD45RO^+,其中60%以上的细胞为CCR7^+,其余的为CCR7^-。同样地,80%~95%左右的细胞为CD62L。。结论:BCG可以诱导抗原特异性记忆CD4^+T细胞的产生,其中大多数为中央型记忆CD4^+T细胞,少数为效应记忆CD4^+T细胞,提示其在预防和控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机体抵御SARS-CoV的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和NK细胞对病毒的抑制和杀伤作用等。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反应是指当SARS-CoV感染机体后,引起B淋巴细胞的活化,其中一些细胞迅速分化为浆细胞,分泌IgM;而另一些细胞在T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辅助下,发生类型转换,  相似文献   
4.
SARS康复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T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完全康复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外周血针对SARS冠状病毒(SARS CoV)S抗原多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混合S抗原多肽刺激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检测 ,分析完全康复期SARS患者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反应。结果 当SARS CoV的S抗原混合多肽刺激后 ,只有SARS康复期患者的PBMC分泌大量的IFN γ。同时 ,IFN γ产生细胞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此外 ,当用多克隆刺激剂 (PMA +ionomycin)刺激后 ,正常人和康复期SARS患者的PBMC产生等量的IFN γ及IFN γ产生细胞 ,两者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SRAS CoV不仅能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 ,而且还可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并可在体内长期维持免疫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ARS患者康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是否存在SARS-CoV M抗原特异性T细胞。方法从完全康复期SAILS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PBMCs,体外经M混合多肽刺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分析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反应性。结果在未经任何抗原刺激的情况下,PBMCs几乎不分泌IFN-γ。当SARS-CoV M混合多肽刺激后,SARS康复期患者的PBMCs分泌大量的IFN-γ,并可检测出高频率的IFN-γ产生细胞。与健康刺激组及康复期SAILS患者未刺激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流式结果显示,SAILS康复期患者PBMCs经M多肽刺激后,分别有0.11%CD4^+和0.16%CD8^+T淋巴细胞分泌IFN-γ。根据IFN-γ和IL-2的表达与否,可将CD4^+T细胞分为三个亚群:IFN-γ^-IL-2^+、IFN-γ^+IL-2^+和IFN-γ^+IL-2^-。结论SARS-CoV感染后,机体可以产生针对SARS-CoV M蛋白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其免疫记忆可以在体内维持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将60例皮下免疫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跟踪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等,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治疗后不采取电话随访健康教育。调查两组满意度、依从性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中23例存在治疗问题经电话回访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解决。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28/30),对照组满意度为63.3%(19/30)。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91.7分,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68.4分。结论 电话回访健康教育促进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对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UF-1000i临床标本检测性能,探讨UF-1000i临床标本检测复查条件.方法 对UF-1000i 五项指标(WBC,RBC,BACT,EC,CAST)的重复性、线性及携带污染率等性能评价.结果 UF-1000i五项指标均显示UF-1000i性能优越,复检率为10.5%.结论 UF-1000i尿液分析仪具有优良的临床检测性能,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运用薄层细胞涂片和HPV检测卵巢癌的意义.方法 对780例受检病例进行检测,以组织学为金标准,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评价指标,评价两种方法对卵巢癌的筛查价值.结果780例妇女中,HPV感染发生率为21.3%,CINⅡ级及以上的检出率为89.5%.以组织学诊断为标准,液基细胞学及联合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主要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体壁及血体腔超微结构。方法取成年粉尘螨20只,先后用2.5%戊二醛及1%锇酸行前后固定,经脱水、包埋、超薄切片、正染色后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粉尘螨的表皮由上表皮和前表皮构成,其中上表皮进一步分为表皮质层、蜡层和黏质层,前表皮可分为内表皮和外表皮。前表皮结构分层明显,其内可见许多孔道和薄片。粉尘螨血体腔由体壁围绕而成,各组织器官浸浴在血淋巴中,血淋巴内可见大量线粒体、液泡、糖原颗粒以及少量细菌、吞噬细胞等。结论粉尘螨体壁及血体腔超微结构的观察为其形态学研究提供更全面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