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跨境务工人员经鼠传播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 )和汉坦病毒(hantavirus, HV)的感染状况, 初步评估鼠传病毒感染风险。方法本研究于2019—2020年间, 针对常年在境外从事户外工程工作的务工人员开展调查, 采集血清样本, 通过基于LCMV重组核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免疫印迹法和基于LCMV重组糖蛋白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样品血清中LCMV特异性IgG抗体, 采用检测汉坦病毒IgG抗体的商业化ELISA试剂盒和汉坦病毒感染抗原片检测血清中HV IgG抗体情况。结果共调查了139名跨境工作者, 年龄在25~57岁之间, 64%(89/139)有多个国家工作经历, 涉及26个国家, 包括14个亚洲国家和12个非洲国家, LCMV IgG抗体检出率11.51%(16/139), 阳性样本经免疫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核实, 抗体检出率略高于类似调查中发现的人群感染率;HV抗体检出率0.72%(1/139), 但尚不能确定获得感染的时间和地区。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境外务工人员中LCMV和HV病毒感染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一种无需核酸提取纯化的寨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价。  方法  该检测方法基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技术, 样本处理采用病毒富集法: 取100~200 μL待测样本, 加入112~224 μL样本处理液Ⅰ, 5~10 μL样本处理液Ⅱ, 混匀后进行离心富集(12 000 r/min, 离心半径8.6 cm, 离心5 min)。离心后弃上清液, 加入20 μL复溶缓冲液重悬沉淀; 取10 μL重悬液, 加入50 μL PCR反应液上机检测。从定量检测下限、交叉反应、抗干扰性、精密度方面评价该检测方法的性能。收集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样本(血清、尿液、唾液样本), 随机选取约1/5构建寨卡病毒感染模拟临床样本, 进一步评定该检测方法的性能。  结果  该检测方法对MR766、ZKC2/2016毒株的检测下限均为101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50)/mL; 对17种常见虫媒病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无交叉反应发生; 潜在干扰物质胆红素(15 mg/L)、血红蛋白(100 mg/L)、甘油三酯(2000 mg/L)、IgG(37.5 g/L)和EDTA-Na2(2.5 g/L)对其检测结果无干扰; 检测低、中、高浓度寨卡病毒的批次内和批次间Ct值变异系数均<10%, 精密度良好。共收集344份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样本, 其中构建寨卡病毒感染模拟临床样本73份。采用该检测方法对344份样本进行检测, 结果均与实际相符, 无假阳性和假阴性。  结论  寨卡病毒简单富集后再检测的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 检测结果不受干扰物质的影响, 检测下限满足临床需求, 且操作简便, 但应用效果仍需在真实临床样本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三种常见病毒性出血热病毒的现场应急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传统的T...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适用于血标本中有包膜RNA病毒核酸提取的方法,保证埃博拉病毒核酸筛查的实验室安全,提高标本的核酸检测效率.方法 根据已发表可完全灭活埃博拉病毒的方法,通过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比较分析QIAamp Viral RNA Mini试剂盒、TRIzol(或TriPure)试剂裂解样本并用或不用氯仿萃取后结合QIAamp Viral RNA Mini试剂盒等3种方法提取核酸的效率,优化反应步骤,建立一种安全、简便的血标本中病毒RNA提取方法.结果 血标本经TRIzol(或TriPure)试剂处理后,不经氯仿萃取,与QIAamp Viral RNA Mini试剂盒结合,提取病毒RNA,RNA提取效率优于QIAamp Viral RNA Mini试剂盒和美国CDC推荐的方法.结论 采用TRIzol(或TriPure)试剂裂解病毒,结合QIAamp Viral RNAMini试剂盒提取病毒RNA的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埃博拉出血热相关标本的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细胞嗜性,加强对SFTSV传播与致病机制的理解.方法 通过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的SFTSV感染Vero等10种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株,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内病毒抗原表达水平,绘制病毒动态生长曲线,并观察记录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情况,确定SFTSV细胞嗜性.结果 Vero、HEK 293、COS-7、CHO、HepG2、Hela、THP-1和MRC-5等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均可感染SFTSV,并产生明显细胞病变,但病毒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水平差异显著,其中Vero细胞对SFTSV较易感,病毒可增殖至10S0TCID50/ml以上;Raji细胞、Jurkat细胞不能感染SFTSV.结论 SFTSV具有广嗜性,可以感染肝、肺、肾、子宫和卵巢等多器官以及免疫系统等来源的细胞系,但不能感染T和B淋巴细胞源细胞系,为SFTSV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免疫原性.方法 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共表达3CD及P1蛋白,制备CA16病毒样颗粒,通过SDS-PAGE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VLPs进行鉴定,以氢氧化铝佐剂免疫ICR小鼠,并对乳鼠经颅腔攻毒.对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将重组CA163CD及P1蛋白的杆状病毒转染SF9细胞,可以产生类似CA16病毒颗粒的大小为27 ~ 30 nm的VLPs.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CA16 VLPs可以刺激产生较高水平的抗CA16病毒的特异性IgG抗体及中和抗体,乳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母传抗体保护率高达90%.结论 CA16 VLPs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并且母传抗体可以保护乳鼠抵御经颅腔的病毒攻击.  相似文献   
7.
目的 鉴别2016年3月我国3例输入性黄热病例为2016年安哥拉流行的黄热病毒野毒株感染,还是黄热病毒疫苗相关疾病,亦或是二者的混合感染.方法 应用IonTorrent PGM测序平台,对3例黄热病病例血液或尿液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所获得的3株黄热病毒序列进行基因组特征分析.分析黄热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核酸序列差异,以同源性较低区域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将高通量测序获得的短序列做回贴和比对.结果 从3份黄热患者标本中获得了部分黄热病毒基因组,其中从第二例患者标本中获得了全长蛋白编码区序列.3株病毒与2016年从中国第一例输入性黄热病例中分离的病毒株CNYF01 R/2016株和来自安哥拉的1971年毒株Angola71株具有极高的相似性,都属于安哥拉型黄热病毒.分析得到5段黄热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核酸序列差异较大的区域,在这5段区域中,3份标本测序获得短序列与野毒株均有多个匹配,而与疫苗株则没有匹配.结论 3例黄热患者的血液或尿液标本中未检测到黄热病毒疫苗株17D株基因组序列,高通量测序证实3人均为2016年安哥拉流行的黄热病毒野毒株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报告病例流行特征,加强对该病流行现状的理解。方法 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得2004—2021年HFRS病例信息,描述分析其分布动态变化特征以及病例诊断情况。结果 2004—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病例报告,HFRS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累计报告病例224 396例,死亡2 068例,年均发病率约为0.93/10万,病死率0.92%。病例呈高度分散又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发病数前10位的省份报告发病185 207例,占全国总报告病例数的82.54%。发病呈春夏季峰(4—7月)、秋冬季峰(10月至次年1月)季两个发病高峰,春夏季以5月或6月为高峰,11月或12月是秋冬季发病高峰,春夏季峰占32.20%,秋冬季峰占47.85%,秋冬季峰明显高于春夏季峰。男女性病例性别比为2.93∶1,5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30~45岁人群发病率明显下降,14岁以下儿童病例占比出现上升趋势。职业分布仍以农民为主(占67.74%),待业和居家人群病例占比出现明显上升。结论 2004—2021年,中国HFRS报告病例数逐步下降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可以检测阿瓦朗病毒(Avalon virus,AVAV)和休斯病毒(Hughes virus,HUGV)两种内罗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收集、整理、比对、分析在公共数据库发布的两种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确定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优化检测程序,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的模拟样本、其他病毒感染标本、病毒株和正常人血标本比较评价所建方法的检测限、特异性、重复性特征。结果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有效扩增检测AVAV和HUGA靶标RNA,检测限分别约为20拷贝/μl和70拷贝/μl,检测科萨努尔森林病毒、乙型流感病毒BV和BY型、甲型流感病毒H3N2、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内罗毕羊病毒和塔西那病毒样本无非特异性扩增,两种内罗病毒相互间无交叉反应,重复性比较分析显示变异系数小于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AVAV和HUG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和媒介生物、宿主动物标本筛查,便于病原的快速识别和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以期用于埃博拉出血热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 针对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核蛋白和糖蛋白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单重和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利用体外转录病毒RNA和埃博拉病毒系列参考品RNA评价其敏感性,利用马尔堡病毒、健康人、登革热患者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清评价其特异性.结果 所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扩增效率在95%~105%,可特异性地检测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核蛋白和糖蛋白基因,与马尔堡病毒、登革热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体外转录的病毒RNA可检出10~100拷贝/μl.双重检测方法通过细胞培养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RNA验证,可检出100 pfu/ml病毒.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埃博拉出血热临床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