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近年来泛耐药和全耐药临床分离株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作为治疗多药耐药菌感染最后的选择之一的半合成四环素类药物替加环素的耐药性也随之出现,外排泵表达上调及质粒介导传播耐药基因等机制已被报道。依拉环素是一种人工合成构建四环结构的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可避免很多革兰阴性菌中经典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影响,并且具有较好的对病原体的体外抑制活性,但一些临床分离株对依拉环素的耐药性仍然是存在的。因此对依拉环素耐药性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全面的阐述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便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其做进一步的探究,帮助临床加强对依拉环素耐药的监测和防控以防止其耐药性的传播,并探索出对依拉环素耐药菌株感染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MTM家族(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containing family)成员CMTM3和CMTM5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ccRCC标本75例,男50例,女25例.年龄(59±10)岁.2009 AJCC分期Ⅰ期34例,Ⅱ期23例,Ⅲ期14例,Ⅳ期4例.Fuhrman核分级Ⅰ级3例,Ⅰ~Ⅱ级1例,Ⅱ级35例,Ⅱ~Ⅲ级10例,Ⅲ级18例,Ⅲ~Ⅳ级3例,Ⅳ级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组织微阵列技术检测ccRCC组织及相应正常肾组织中CMTM3、CMTM5蛋白的表达情况,综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正常肾组织中CMTM3、CMTM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7%和97.3%,ccRC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0%和6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CC组织中CMTM3、CMTM5蛋白表达程度与性别、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 结论 CMTM3和CMTM5是ccRCC抑癌基因,其突变或异常甲基化可能在肾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肾癌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1概述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四环素类衍生的新型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其在米诺环素的中心构架上增加了9-叔丁基-甘氨酰胺基侧链修饰结构[1]。替加环素进入细菌后可逆地结合于核糖体30S亚单位中的16S r RNA,阻断t RNA进入A位点从而抑制蛋白质转录翻译过程。通过结构研究发现,替加环素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的同时,也与核糖体亚基H34残基相互作用,所以两者的结合比其他四环素类药物更牢固,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能力是四环素的20倍[2]。  相似文献   
6.
目的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疑似非淋球菌尿道炎泌尿生殖道标本130份,分析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耐药状况,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高疗效。方法对130份标本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试剂盒(比色法)(MycoplasmaIST2)进行支原体的检测、计数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30份标本中,检出支原体共59份,检出率为45.4%。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uu联合Mh的阳性率分别为42.3%(55份)、1.5%(2份)和1.4%(2份)。uu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多西环素(100)、四环索(98.2%)、交沙霉素(89.1%)、克拉霉素(87.3%)等。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73.4%),其次是氧氟沙星(47.3%)。结论在支原体导致的非淋球菌尿道炎中,主要由uu引起(93.2%,s5/S9);临床治疗推荐使用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国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全国11个城市14家医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201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14种抗菌药物的MICs,改良Hodge试验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筛检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扩增测序确证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对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进行接合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 201株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肠杆菌科细菌中有53株确定为产碳青霉烯酶[KPC-2(32株)、IMP-4(20株)、IMP-8(1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3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9株、大肠埃希菌6株、阴沟肠杆菌5株,分别来自于北京(43株)、杭州(6株)、南京(3株)、福州(1株)4个地区;将53株产酶菌株与大肠埃希菌EC600进行接合,获得28株接合子;PFGE分型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33株)可分为3个型2个亚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9株)可分为4个型、阴沟肠杆菌(5株)可分为4个型、大肠埃希菌(6株)均为同一型;29株产KPC-2型酶肺炎克雷伯菌的MLST分型序列均为ST11,4株产IMP-4型酶肺炎克雷伯菌中3株为ST876,1株为ST147。结论 在对我国11个城市的耐药菌监测中只有北京、杭州、南京和福州的医院中检出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菌株,其中KPC-2最常见,其次为IMP-4、IMP-8,菌株间同源性较高,由于碳青霉烯酶基因在菌株间容易发生水平转移,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9.
随着编码毒素和耐药基因的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水平转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强.而限制-修饰系统(restriction-modification system,R-M系统)在调控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水平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M系统在多种细菌中都存在,其能识别特异DNA序列并进行甲基化修饰,控制外源性潜在有害DNA或冗余基因的摄取,避免细菌裂解或死亡.目前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的是Ⅰ型R-M系统,此系统由hsdS、hsdM、hsdR组成,分别负责特异序列识别、甲基化修饰、酶切的作用.hsdR基因突变可导致基因水平转移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ST239-spa t037 MRSA与ST239-spa t030 MRSA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进化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 利用含有2457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的比较基因组芯片对23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离的ST239-spa t037和ST239-spa t030的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鉴定差异区段,并利用PCR验证差异基因.结果 通过对北京地区MRSA早期克隆(ST239-spat037,1994-1998年)和晚期克隆(ST239-spa t030,2000-2006年)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4个基因簇仅存在于晚期克隆,主要定位于3个已知的基因组岛(vSa4,前噬菌体ΦSa1和ΦSa3).不同地区的ST239-spa t030 MRSA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在不同地区的菌株中有8个基因存在差异.结论 北京地区MRSA从t037进化到t030的过程中获得3个基因组岛(vSa4、前噬菌体ΦSa1和ΦSa3),从而增强了ST239-spa t030 MRSA的毒力和适应性,对其取代ST239-spa t037 MRSA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