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喉梭型细胞癌临床病理及免疫学特征。方法 应用上皮性抗体和间叶性抗体标记喉梭型细胞癌细胞成分 ,观察其免疫学特性。结果 喉梭型细胞癌组织中 ,上皮性癌成分均呈阳性表达 ,梭型细胞成分大部分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 梭型细胞癌是上皮性肿瘤 ,是变异的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以"颈前肿块8个月,吞咽不畅15d"为主诉,于2009年11月5日入住本院。8个月前患者于体检时发现颈前肿块,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15d前患者出现吞咽不畅症  相似文献   
3.
李妹  李延  穆峰  黄文才  邹佳妮  黄振 《武警医学》2021,32(8):687-690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两院区2013-08至2020-07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PTP患者资料,回顾11例SPTP病例的临床、CT影像表现、治疗和随访。结果 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部不适、疼痛,11例中4例体检正常。肿瘤平均直径5.5 cm,最常见的肿瘤定位是胰腺的头部和体尾部,主要肿瘤大小范围3.0~12.9 cm。所有患者均行完全手术切除,所有病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手术干预包括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6例行胰腺体尾部切除。随访中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 SPTP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不典型,CT检查在于发现一个巨大的、实性的、囊性的胰腺肿块。影像学检查可在手术前提供诊断信息。完全切除后的生存率通常都很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脊液淀粉样蛋白和总tau(t-tau)蛋白、磷酸tau(p-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和非痴呆神经疾病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2例AD患者和22例非痴呆神经疾病患者脑脊液标本中淀粉样蛋白Aβ(1-40)、Aβ(1-42)、t-tau蛋白、p-tau蛋白的浓度水平。结果与AD患者相比,非痴呆神经疾病患者Aβ(1-42)、t-tau水平增高,Aβ(1-40)、p-tau水平降低。在诊断效果上,Aβ(1-40)、总tau蛋白曲线下面积较大,特异性、灵敏度均大于80%。与另一实验室结果比较,p-tau在两个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2=0.950)。结论 Aβ(1-40)和t-tau在AD组与非痴呆神经疾病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两组间的鉴别诊断。P-tau检测方法稳定,实验室间重复性良好,适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式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血透患者43例设为研究组,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血透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阶段式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内瘘成熟时间、内瘘通畅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项评分、术后6个月及1年内瘘通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瘘成熟时间、并发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掌握度,改善其内瘘成熟与通畅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80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宫颈癌组)、80例宫颈炎症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RACK1蛋白和STAT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分化程度、病灶直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RACK1蛋白、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72.50%,对照组分别为10.00%、22.50%,宫颈癌组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RACK1蛋白、STAT3蛋白阳性表达均与肿瘤的病灶直径无关,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低分化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高于高中分化者、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还与肿瘤的FIGO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在Ⅲ+Ⅳ期癌组织、浸润深度为T3+T4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高于Ⅰ+Ⅱ期者和T1+T2者(P均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RACK1蛋白和STAT3蛋白表达升高,且与肿瘤的分化、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项目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性疼痛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的46例同病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项目管理。对比两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疼痛程度、舒适度、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项目管理后,观察组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前疼痛程度、舒适度、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舒适度及心理状况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项目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的疼痛问题,并改善舒适度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在肺癌组织中浸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100例肺癌实体瘤组织中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浸润情况,探讨影响肺癌患者生存与预后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男,65岁。外院B超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个月余,既往有糜烂性胃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及其他病史。人院后查CT提示肝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来我科行首次介入治疗,以改良Seldinger’s技术经右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前端置于腹主动脉下段,首先常规推注地塞米松10mg后约10s,患者即觉心慌、胸闷、烦躁、口唇紫绀、脸色发暗、肤温低、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