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身麻醉患者术前均需留置导尿管,术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尿管刺激症,部分患者还会引起尿管不耐受现象,导致意外拔管率上升,进而给恢复室护理工作和麻醉复苏质量带来影响[1]。尿管刺激容易增高心率、血压,引起烦躁不安情绪,部分患者还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尤其是男性患者[2]。本研究拟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导尿管耐受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通过实习让护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因此,实习效果直接关系到护生能否顺利走向临床第一线和胜任工作[1]。通过半年的巩固和加强,实习中后期护生对理论知识和各种操作都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对如何全面管理病人、对病人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尚感到迷茫和困惑。为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特在实习的中后期实施了整体护理带教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制定全国蛲虫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36个国家监测点开展蛲虫病监测。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每个监测点共调查1 000人,对其中3~9岁儿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检测,计算蛲虫感染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36个监测点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50%、2.84%和2.46%,男、女童蛲虫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江西、广西、广东、四川、福建、重庆和海南)为蛲虫病主要流行区(感染率 ≥ 5.00%),江西和广西儿童蛲虫感染率连续3年均位居前两位;汉族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少数民族儿童;4~7岁组儿童感染率较高,3、8岁和9岁组感染率均相对较低。结论 2016–2018年全国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变化幅度不大,南部及西南部地区感染率较高,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我国细粒棘球蚴新疆分离株AgB亚基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对序列进行遗传变异性分析.方法 根据参考文献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新疆源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原头节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入TA载体中测序.用Bioedit分析软件和Blastn和clusterW2等在线分析系统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从细粒棘球蚴中克隆获得AgB抗原的3个亚单位基因,经测序确定为正确的目的序列;序列比对分析表明,3个亚单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43% ~ 60%,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30% ~ 42%.结论 EgAgB的亚单位基因变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敏感性遗传学检测技术在产前诊断领域的广泛应用,产前染色体嵌合体的检出越来越普遍,其诊断标准、遗传咨询原则和临床处理方案在不同单位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不仅给实验室、产前咨询医师或胎儿医学医师的诊疗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也给孕妇及其亲属造成了焦虑与困扰。鉴于此,本组专家就染色体嵌合体的产前遗传学诊断与遗传咨询达成共识,以期建立标准化的诊疗规范,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中两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3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术前等待日、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实验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0、4.58、7.42,P〈0.05或P〈0.01)。实验组的医疗护理品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01、6.69、2.09,f=33.84,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洲复原力量表在中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了解中学生复原力状况。方法检验亚洲复原力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比较不同性别、是否独生、住校与否以及家庭所在地中学生在复原力方面的差异。结果①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22,分半系数为0.889;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是:χ2/d f=4.45,RM SEA=0.074,GF I=0.889,CF I=0.901,NNF I(TL I)=0.886;③走读生复原力总体水平高于住校生(t分别为2.500,2.114,3.702,3.035;P<0.01);独生子女在复原力总分和情绪管制、灵活应对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t分别为2.223,4.380,2.851;P<0.05);家住城市学生在复原力总分和灵活应对水平高于家住农村的学生(t分别为3.794,2.747;P<0.05)。结论亚洲复原力量表在中学生中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学生复原力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蛔虫病曾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常见病之一,尽管其流行程度较21世纪初已大幅减轻,但仍然广泛存在。2015年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我国人群蛔虫平均感染率为1.36%。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8月1日颁布实施了《蛔虫病诊断》(WS/565–2017)标准。该标准由6章组成,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另附有4个资料性附录(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和1个规范性附录(病原学检查)。该标准的颁布施行,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诊断蛔虫病提供了技术规范。本文结合我国蛔虫病流行情况,对《蛔虫病诊断》(WS/565–2017)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以促进该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了解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土壤中蛔虫卵污染情况, 为制定防治对策及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根据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试行)》 要求, 在22个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中, 每年每监测点随机抽取10户居民, 分别采集菜园、 厕所周边、 庭院及厨房的土样, 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检查法分离土壤蛔虫卵, 并鉴别受精和未受精蛔虫卵, 鉴定受精蛔虫卵的死活。另外, 对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土壤中蛔虫卵监测工作进行SWOT分析。结果 结果 2006-2010年, 22个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共监测1 090户, 土壤中蛔虫卵总检出率为30.73%, 未受精蛔虫卵、 受精蛔虫卵和活受精蛔虫卵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3.21%、 26.42 %和20.28%, 菜园、 厕所周边、 庭院和厨房土壤蛔虫卵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6.51%、 13.49%、 14.22%和10.73%。SWOT分析表明, 监测点土壤蛔虫卵监测工作存在优势和劣势, 同时面临机会与挑战。结论 结论 部分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仍十分严重, 应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 改水改厕、 改造环境等措施, 以保护人群免受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