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 NPM)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其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NPM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磁共振表现特点。结果43例NPM均为单侧乳腺发病,T2WI上病灶以低信号(17例)或高低混杂信号(22例)为主,21例病灶可见灶周水肿,11例病灶增强后可见簇状小环形强化,皮肤增厚者10例,动态增强曲线主要为Ⅰ型(7例)或Ⅱ型(33例),43例中16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中13例判断为良性淋巴结。结论磁共振上NPM的一些征象,如病灶周围水肿,簇状小环形强化,动态增强曲线Ⅰ、Ⅱ型,淋巴结转移征象少,有助于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动态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对恶性血液肿瘤脊柱骨髓弥漫性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经骨髓组织活检确诊的恶性血液肿瘤26例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行腰椎动态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检查.计算峰值增强百分率(Emax)、增强斜率(ES)和到达峰值时间(TTP). 结果 脊柱骨髓弥漫性恶性浸润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Emax、ES和TTP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骨髓轻度浸润和中度浸润之间的Emax、ES和TTP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骨髓轻度浸润和重度浸润之间的Emax、ES和TTP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骨髓中度浸润和重度浸润之间的Emax、ES和TTP无显著差异(P>0.05).Emax、ES和骨髓浸润程度之间具有正相关性(P<0.01),TTP和骨髓浸润程度之间具有负相关性(P<0.01). 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可以判断恶性血液肿瘤是否出现脊柱骨髓弥漫性浸润,灌注参数可以反映骨髓肿瘤细胞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核磁共振的特征以及诊断的效果,以便今后更好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相关科室近3年来共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80例原发性脑淋巴瘤中,单发患者有56例,占到70%;多发患者有24例,占到30%。T1WI上信号呈均匀或不均匀的相等或略低的信号,在T2WI上大部分病灶显示为相等或略高的信号。FLAIR上肿瘤信号稍高。所有病灶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水肿:重度水肿20例;中度水肿48例;轻度水肿12例,分别占到25%、60%和15%。核磁共振平扫结果显示病灶边界清楚但不锐利,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呈团块状。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核磁共振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其他资料和手段可以很好地对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脑缺血疾病患者的脑动脉血管造影和脑灌注磁共振的比较,对脑灌注磁共振和脑血管造影在脑缺血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做简要探讨。方法先对患者进行T1WI和T2WI扫描,之后通过静脉插管注入造影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每2秒钟完成1次,一共持续60s。脑血管造影通过左股动脉插管,进行双侧颈动脉及单侧椎动脉正侧位血管造影。根据造影剂造成的像素信号下降的程度,最终算出局部脑血容量和MTT像。结果 92个脑缺血病灶;在平均通过时间像中,90个病灶表现为平均通过时间延长,2例患者正常。在局部脑血容量像上,18个病灶表现为局部脑血容量降低,62个病灶表现为局部脑血容量正常或者稍高。与常规磁共振扫描T2WI信号变化相结合,本研究中脑梗死病灶18个,脑缺血性病灶62个。结论脑灌注磁共振能够快速和准确的评价脑微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且并很容易与常规磁共振同时进行检查,其在脑缺血病变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的屈伸位MRI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描述颈椎病人椎管狭窄在屈伸位MRI上的动态改变。方法54例颈椎病病人,均接受中立、前屈及后伸位MRI,在不同体位下,观察颈椎病人颈椎曲度、稳定性及椎间盘突出位置,分析前屈及后伸位时椎管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颈椎病病人后伸位上出现椎管狭窄的数量(29/54)较前屈位(11/54)明显多(P<0.01),8例在前屈或后伸位上椎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变化,6例前屈及后伸位时,蛛网膜下腔变窄程度均较中立位时重。结论屈伸位MRI可在人体动态下为研究颈椎病病人颈椎及其周围关系提供更多的功能性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ICARE沟通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及呼吸训练在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医院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18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ICARE沟通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及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检查相关情况、图像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扫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图像伪影发生率为18.89%,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物理环境、护理、护理技术、安全、指导沟通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及呼吸训练应用于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中,可有效缓解焦虑情况,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腰椎骨髓动态对比增强MR半定量灌注参数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选择93例受检者进行动态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小于50岁组(简称A组)46例,大于50岁组(简称B组)47例.分析峰值增强百分率(Emax)和增强斜率(ES)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Emax、ES高于B组(P <0.05).在A组中,女性的Emax、ES高于男性(P <0.05);在B组中,女性和男性的Emax、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女性的Emax、ES显著高于B组的女性(P <0.001),A组的男性与B组的男性的Emax、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Emax、ES与年龄变化有负相关性(P <0.001),男性的Emax、ES与年龄变化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MR半定量灌注参数可以用来评价正常腰椎骨髓血流灌注状态,年龄、性别与峰值增强百分率、增强斜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0T非开放MR机对20例胸腹部分占位性病变行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采用16-18GMRI兼容专用切割式穿刺针穿刺切割肿块。病人一般取侧卧位(病灶在上)或仰卧位,如无特殊原因尽量不取俯卧位;定位扫描和轴位扫描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将3-4个含油质的小胶囊调节置于最佳穿刺点处,用光标测出从最佳胶囊附着点至肿块最佳进入点的直线距离和角度作为穿刺针的路径;MR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内理想位置后进行切割取标本术。结果:20例中肺癌11例(其中鳞癌5例、腺癌4例、未分化癌1例、未能分类1例),炎性假瘤2例,结核1例,肝细胞癌1例,站细胞肺癌肝转移瘤1例,十二指肠炎症1例,腰大肌肉瘤1例,未能定性2例;一次穿刺成功率85%(17/20),二次穿刺成功率15%(3/20);活检正确率90%;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安全、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适应范围广、无辐射等优点,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介入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测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s ICAS)患者采用支架植入术疗效的多模态MRI指标,为此类患者的早期治疗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以就诊于我院的重度s ICAS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完善MRI检查(常规MRI+MRA、PWI、高分辨率磁共振斑块成像)。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及随访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卒中复发率、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灌注达峰时间(TTP)及脑血流量(CBF),分析影像学各指标与治疗方案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MTT显著降低,CBV及CBF明显升高,TTP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MTT显著降低,CBV及CBF明显升高,卒中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降低了卒中复发率,多模态MRI灌注成像的相关指标可用于评估s ICAS支架植入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卵巢蒂扭转的MRI表现及其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蒂扭转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8例为右侧卵巢蒂扭转,4例为左侧.MR影像表现:3例输卵管呈条管状增厚,8例输卵管呈无定型增厚,4例卵巢明显肿大,3例增强扫描肿大的卵巢和输卵管无强化,6例卵巢囊性肿块呈囊肿蒂样改变.结论 MRI有助于卵巢蒂扭转的诊断,并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