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起病隐袭和进展缓慢之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重,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临床尚无有效控制和逆转病程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进一步探讨帕金森病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启动和进展的机制,寻找延缓或阻断病变进程的药物,即成为攻克帕金森病的核心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6-羟多巴诱导大鼠黑质的持续胶质细胞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将40μg6- 羟多巴注射到SD大鼠一侧纹状体制作Parkinson病动物模型,研究黑质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在Par kinson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筛选成功的模型大鼠,术后12周处死。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模型大鼠黑质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反应。结果显示:在注射后12周,损伤侧黑质仍然存在明显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和小胶质细胞激活。此外,小胶质小结和淋巴细胞浸润的存在提示在注射后12周的注射侧黑质内依然有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结论: 6 -羟多巴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急性损伤可以通过胶质细胞反应从而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长期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磺酰罗丹明法检测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系列细胞密度梯度、选用多个波长、加用参考波长,以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多巴胺能细胞系Mes23.5细胞数量和活性,分析细胞数量与检测波长及吸光度的关系。结果细胞数量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最佳检测波长为540nm。结论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多巴胺能细胞结果可靠,是切实可行的该细胞定量分析和活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KTP-Nd:YAG激光联合药物灌注治疗各种泪道阻塞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泪道阻塞病例行KTP-Nd 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药物灌注后的治疗结果,评价联合方法对各种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KTP-Nd YAG激光治疗仪联合药物灌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泪道阻塞197眼,术后随访6个月~1a。结果 197眼中,治愈154眼,治愈率为78.17%,复发率21.83%.结论 泪道腔内激光成形术操作简便,治疗安全,疗效肯定,对复发者可多次激光且用药物冲洗灌注后仍然可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晚期癌症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深静脉置管实施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的镇痛效应。方法28例口服止痛药物困难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两组均锁骨下静脉穿刺深静脉置管接镇痛泵,镇痛液配方Ⅰ组单用芬太尼,Ⅱ组芬太尼+曲马多,观察分别在PCIA启动后4、8、16、24h的镇痛效果,记录24h镇痛液用量、按压次数,补救次数,对疼痛程度、镇静程度、舒适程度、恶心、呕吐、呼吸及全身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镇痛液用量,镇痛效应,不良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经PCIA方式可以使晚期癌症患者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神经毒素6-OHDA损伤中的作用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预处理的影响,阐明EGCG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100μmol/L6-OHDA处理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H-SY5Y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EGCG预处理该细胞模型后,应用MTT和3H-TdR掺入实验来检测EGCG对多巴胺能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CG对SH-SY5Y细胞内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0μmol/L6-OHDA引起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0%),预先应用EGCG(0.1~400μmol/L)处理细胞1h,低浓度EGCG(0.1~10μmol/L)浓度依赖性的对抗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4%~75.4%),但高浓度EGCG(20~400μmol/L)加重了6-OHDA的损害作用,引起细胞生存率(对照组的15.3%~21.4%)进一步下降。100μmol/L6-OHDA处理细胞2h引起SH-SY5Y细胞胞浆STAT3活性(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1μmol/LEGCG预处理15min有效地阻止了STAT3活性的下降。6-OHDA单独作用组STAT3条带相对密度为0.60±0.01,低于1μmol/LEGCG预处理组0.84±0.0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6-OHDA抑制SH-SY5Y细胞STAT3活性,低浓度EGCG(0.1~10μmol/L)对多巴胺能细胞有神经保护作用,EGCG可能通过增加胞浆STAT3磷酸化水平来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共聚物-1(Cop-1)免疫或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p-1/BSA免疫组、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组、MPTP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Cop-1/BSA免疫组在注射MPTP之前10天接受Cop-1/BSA抗原免疫;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组动物在MPTP末次注射后,立即接受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MPTP模型组动物仅接受MPTP注射;正常对照组动物仅接受生理盐水注射。MPTP末次注射7天后处死动物,取脑。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及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黑质DA神经元数。结果 MPTP注射显著地减少了模型动物黑质DA神经元数量。Cop-1免疫和Cop-1致敏淋巴细胞移植明显增加了MPTP模型动物黑质DA神经元数,对黑质DA神经元有保护作用。BSA免疫或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则没有表现出这种保护作用。结论在C57BL/6J小鼠,Cop-1免疫和Cop-1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可有效对抗MPTP毒性,保护黑质DA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电离辐射诱导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损伤模型,探讨电离辐射诱导发育脑神经细胞死亡的特征和机制。方法 新生大鼠接受单次2.0 Gyγ射线照射后,采用DNA凝胶电泳、TUNEL和HE染色鉴定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死亡的类型和时程变化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53和iNOS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结果 DNA凝胶电泳、TUNEL和HE染色表明,2.0 Gyγ射线照射可诱导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大脑皮质各区域凋亡指数于照射后4 h开始增高,至12 h达到峰值;照射后相同时间点各皮质区域凋亡指数比较,新皮质最高,海马次之,旧皮质最低;P53和iNOS免疫阳性细胞计数定量结果显示,照射后相同时间点各皮质区域P53和iNOS免疫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 Gyγ射线照射诱导了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不同皮质区域的神经细胞对电离照射引起的损伤反应是相似的,但不同皮质区域的神经细胞凋亡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共聚物-1(copolymer-1,Cop-1)直接免疫对小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持续注射C57BL/6J小鼠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MPTP模型组、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Cop-1免疫组和正常对照组。MPTP模型组动物仅接受MPTP注射,造模后Cop-1免疫组在MPTP连续注射7d后接受Cop-1免疫;造模时Cop-1免疫组在第1次MPTP注射后立即接受Cop-1免疫;造模前Cop-1免疫组在接受Cop-1免疫7d后开始注射MPTP,Cop-1免疫组仅接受Cop-1抗原免疫,正常对照组动物仅接受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MPTP连续注射24d后处死动物,取脑、脾。脑切片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定量分析黑质DA神经元数;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 atography,HPLC)分析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脾病理学变化;分离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和Cop-1免疫组动物脾脏并进行Cop-1致敏淋巴细胞培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模型组、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动物脾脏HE染色未见明显差异。与Cop-1免疫组相比,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均出现大量Cop-1致敏淋巴细胞。黑质DA神经元定量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持续低剂量MPTP注射使模型对照组黑质DA神经元减少了65.13%,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黑质DA神经元分别减少了31.68%、27.55%和28.29%,各组DA神经元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00,P=0.000,P=0.000)。HPLC法测定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明显减少。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类似,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在C57BL/6J小鼠慢性MPTP模型中,持续低剂量MPTP注射对小鼠的免疫器官脾的破坏不明显,Cop-1直接免疫可有效对抗MPTP毒性,保护黑质-纹状体系统的DA神经元。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指沿肠系膜上静脉主十的血栓形成及其蔓延,是临床上较少见的急腹症.约占急性肠缺血性疾病的10%~20%[1].绝大部分病例仅靠剖腹探查得以确诊.病死率高达20%一50%[2].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该病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