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模拟临床肿瘤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淋巴水肿形成过程,建立并观察一种改良的肢体淋巴水肿动物模型.方法应用传统的淋巴结根治与60钴照射相结合,制作兔后肢淋巴水肿模型.术后观察解剖形态、体积变化,并行淋巴核素造影、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动物死亡率为7.8%,在成活动物中模型成功率达100%,产生相应的组织形态变化及淋巴造影表现,其水肿形成规律与临床患者相似;兔后肢淋巴解剖与人较接近,大淋巴管直径约为0.6-0.9 mm.结论该模型成功率高,成本较低,便于观察;由于淋巴管口径较粗,尤其适用于显微淋巴外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依据颅眶创伤畸形诊断分类选择相应术式予以整复,并通过规范化治疗改善整复疗效。方法:81例创伤性颅眶畸形均经三维cT确诊为颅-眶-颧颌骨折和畸形。将其分为适合于选择手术术式的四类:①颅骨缺损;②眶壁爆裂骨折;③普通眶周骨折;④复杂眶周骨折。结果:①颅骨缺损12例(14.8%),采用自体肋骨或颅骨板移植获得良效;②眶壁爆裂骨折16例(19.7%),手术还纳眶内容、封闭疝孔、恢复眶腔容积和眼球位置;③普通眶周骨折21例(25.8%):以骨缺损形态体积相同的骨组织修复,无骨质缺损者则截骨,使骨折段复位固定;④复杂眶周骨折32例(39.5%):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线将眶-颧-颌复合体复位;眶粉碎者,应用CAD/CAM快速成型技术预制人工骨眶,手术效果良好。本组所有病例未出现植骨坏死、外露、畸形复发、眶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颅骨缺损的整复仍以自体骨移植、钛网修复效果较好。眶爆裂骨折晚期畸形以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矫正复视、眼球复位为主。普通眶周骨折:采取截骨、植骨或生物材料植入修复的手术方案。复杂眶周骨折晚期畸形最有效的方法是截断错位愈合的骨折段,复位颅面骨结构形态。典型的Le Fort型骨折,宜采用Le FortⅠ~Ⅲ型截骨手术。  相似文献   
3.
超声抽吸法治疗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超声抽吸法治疗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为12例患者采用内超声脂肪抽吸机吸除淋巴水肿组织以降低患肢淋巴负荷,抽吸后结合持续弹力袜裤压扎。结果术后2周水肿即时消退明显,术后1年随访水肿消退,复发不明显。结论超声抽吸法治疗原发性淋巴水肿安全简便,结合弹性袜裤压扎可望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胰岛素生长因子1对大鼠颅缝细胞的骨诱导作用和体外调节小鼠矢状缝闭合的作用。方法:获取新出生的SD大鼠的矢状缝细胞进行培养和出生8d的CD1小鼠矢状缝进行体外无血清器官培养基培养,加入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lilce growth factor 1 IGF1),浓度分别为10ng/ml和40ng/ml,并设立不加IGF1者为对照组,应用RT-PCR检测颅缝细胞的成骨细胞表型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I型胶原的分泌,光镜观察小鼠矢状缝闭合的情况。结果:加入IGF1的矢状缝细胞的成骨细胞表型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以及培养液I型胶原分泌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IGF1干预的矢状缝移植体培养8d时,颅缝内侧面骨板开始接近,培养20d时,颅缝小部分闭合,培养30d时颅缝大部分闭合,无IGF1干预的对照组培养30d,颅缝未发生闭合。结论:胰岛素生长因子1通过增强颅缝细胞的骨诱导促进颅缝的闭合。  相似文献   
5.
皮肤衰老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张余光,张涤生,王炜皮肤衰老是人体老化的外部表现,随着抗衰老研究的深入,皮肤衰老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皮肤衰老与遗传、年龄(自然老化)及紫外线照射(光老化)密切相关。笔者就皮肤老化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重组逆转录病毒pLNCX2-GDNF转染许旺细胞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转入许旺细胞(SC)以提高其分泌该因子的水平。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合成GDNFcD—NA片段,以逆转录病毒pLNCX2为载体导入许旺细胞内,并运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ELISA及运动神经元联合培养法检测外源性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产物的活性。结果 RT—PCR检测结果示GDNF—SCs表达GDNFmRNA的水平明显优于SCs;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GDNF—SCs抗GDNF蛋白染色呈强阳性,正常SCs呈弱阳性;ELISA法检测结果示转染后4周GDNF—SCs分泌GD—NF蛋白的水平升至正常SCs的5.1倍;运动神经元联合培养法结果显示GDNF—SCs分泌的外源性基因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 GDNF基因转染SC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GDNF明显优于正常SCs,外源性基因表达产物具有神经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法,总结保持泪道通畅的技巧.方法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采用手术切除上下睑病变区皮肤,用硬膜外导管重塑泪道,保持泪道通畅,创面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合并结膜睑板瓣修复缺损的方法,进行Ⅰ期修复眼睑分裂痣.结果临床治疗患者11例,切除痣体的最大面积,上眼睑约3.0 cm×4.0 cm,厚3~4 mm;下眼睑约1.5 cm×3.0 cm,厚约2 mm,均获得Ⅰ期愈合,术后泪道通畅,形态满意.结论手术切除痣体后,全厚皮片植皮合并结膜睑板瓣修复缺损,重塑泪道的同时,Ⅰ期修复中度大小的眼睑分裂痣.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198)Au 淋巴结扫描对166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者(193条肢体)进行了检查,其中178条肢体与临床表现一致,符合率为92.2%。有10例扫描显示双侧淋巴回流通畅,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其中1例为粘液性水肿,6例为静脉病变。作者认为,~(198)Au 淋巴结扫描对肢体淋巴水肿有诊断价值,对其鉴别诊断也有一定意义。该方法简便、安全、准确、无痛为其优点,但对淋巴管的形态及阻塞部位的定位不能得到明确的检查结论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Smad7过度表达抑制3T3细胞增殖和TGF-β1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Smad7过度表达对TGF β1基因表达的调控和对 3T3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将Smad7质粒 ,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NIH3T3细胞 ,应用RT PCR方法鉴定转染结果和检测TGF β1mRNA的表达 ,以及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GF β1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观察基因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转染Smad7后 ,NIH3T3细胞中TGF β1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5 ) ,TGF β1蛋白的表达下降 ,细胞增殖明显减缓 (P <0 0 5 )。提示Smad7过度表达能够抑制 3T3细胞的增殖和TGF β1基因的表达 ,可以通过阻断TGF β细胞内信号传导来调控TGF β1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颅面结构立体可视化和颅面整形手术仿真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研究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手术设计、疗效预测及颅颌面生长发育监测的数字化、定量化和可视化。方法:应用Visual C^ 编程语言和计算机图形图像三维可视化算法原理,研制出颅面CT图像三维重建、立体结构三维测量和颅面整形手术模拟的系统软件。建立了以CT数据为信息源基于多媒体微型计算机的颅面畸形三维仿真模拟系统(3DCMFCAS)达到诊断分析、手术设计的可视化。选用了适合于颅面整形外科特点的面向多边形的表面绘制显示方法作为系统建模方法;提出了适合于在微型计算机环境中进行手术模拟操作的空间子区域目标结构体数据操作方法。结果:在3DCMFCAS系统上构建出颅面骨、软组织立体结构模型,建立了颅面图像及电子解剖数据库,实现了经典颅面截骨整复手术仿真模拟。结论:3DCMFCAS系统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为颅面外科临床诊断和整形手术设计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