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826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加强老年病房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作者对2000~2002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老年病房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在口腔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经病理证实的术前行PET/CT检查的口腔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进行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化分级,并探讨FDG摄取与口腔癌分化和分期的关系.对术前PET/CT检查结果分期并与术后临床TNM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诊断患者多为晚期(33/83),病变多位于舌部(28/83).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化良好、中分化、低分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性肿瘤体积(MTV)和总病变糖酵解(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患者(Ⅲ~Ⅳ期)的SUVmax、MTV和TLG显著高于早期患者(Ⅰ~Ⅱ期)(P<0.05).术前PET/CT结果与术后临床TNM分期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845).PET/CT对口腔癌分期的准确性为89.2%.结论 SUVmax、MTV和TLG与口腔癌的临床TNM分期有很好的相关性,PET/CT对口腔癌的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PICC接可来福接头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外周静脉置入腔静脉导管 (PICC)以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药物等 ,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 ,减少了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以及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与组织坏死[1] 。我科应用经PICC接可来福接头的输液方法 ,对 80例肺癌病人及重症抢救病人进行输液 ,效果较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我科 2 0 0 4年 2~ 8月住院患者 80例 ,其中男 6 9例 ,女 11例 ,年龄 38~ 96岁 ,平均年龄 72岁。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 6 0例 ,COPD伴多脏器功能衰竭 12例 ,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 3例 ,重症肺…  相似文献   
4.
癫痫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多见于青少年和老年人,大多数癫痫患者不同程度地伴有记忆缺失。许多研究表明血清中的S100B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记忆的水平,弥补了目前对记忆评价的不足。本文在介绍S100B基本特性及作用的基础上,着重说明S100B可能用作评价癫痫患者记忆缺失的血液生化指标及作为钙结合蛋白通过钙离子、一氧化氮等在记忆方面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道主要细菌的种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入院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37例,健康成人111例。在鼻内镜引导下用鼻拭子采集鼻分泌物标本,行普通细菌培养、厌氧细菌培养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结果健康成人组中需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4.7%)和棒状杆菌(38.5%)为主,少数人群有金黄色葡萄球菌(7.7%)、铜绿假单胞菌(2.3%)和革兰阴性杆菌(1.9%);单一细菌定植比例为12.6%,2种细菌定植比例为73.9%,3种细菌定植比例13.5%。患者中需氧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4.0%)、流感嗜血杆菌(6.2%)、克雷伯菌属(6.8%)为主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3%)为主;厌氧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单一细菌感染占36.5%,2种细菌感染占48.9%,3种细菌感染占14.6%。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单一或合并厌氧菌感染时临床症状较重,容易形成细菌耐药,治疗周期长。两组间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菌为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和健康成人鼻道的细菌类型有明显区别,临床应根据培养结果规范使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脚桥核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24只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未训练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用美国NYU脊髓冲击损伤仪制作大鼠T10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采用PET-CT、免疫荧光染色及BBB评分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iSCI)大鼠中脑运动区(MLR)脚桥核可塑性变化和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结果:减重步行训练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在造模后4周、7周两个时间点的分值均较未训练组高(P0.05)。假手术组大鼠在造模后1周、4周、7周3个时间点的BBB评分值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和未训练组(P0.01)。虽然训练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标准摄取值(SUV)的平均值较未训练组增高,而且假手术组的SUV值最高,但三组SUV值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元特异性核抗原(Neu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训练组、未训练组、假手术组三组间大鼠脚桥核的神经元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脚桥核2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GLUT2)的积分光密度值(IOD)比较,假手术组IOD表达最高,训练组较未训练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能够明显提高i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其脚桥核中谷氨酸能信号传递,而且iSCI后大鼠中脑脚桥核的整体代谢及神经元数量无明显改变。因此认为脚桥核的谷氨酸表达增强是减重步行训练使iSCI大鼠后肢步行功能改善的原因之一。减重步行训练能使脚桥核发生神经递质表达层面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TO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新辅助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28例乳腺增生病组织和24例乳腺癌组织及1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组织中FTO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TO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FTO基因在乳腺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均有表达,而在乳腺癌表达高于乳腺增生组织(P<0.05);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FTO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乳腺癌组织FTO 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FTO mRNA的表达量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转移组(P<0.05),而与ER,PR受体,CerbB-2基因状态及肥胖无关(均P>0.05)。 结论:FTO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新辅助化疗可以下调乳腺癌组织FTO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危重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确诊为危重型哮喘的患者7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测定并进行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作用与手术安全性。结果组间治疗后记录心率、气道压力、动脉血PH的变化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仅为55.56%而观察组经过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8.8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通过缓解支气管痉挛及减轻支气管阻塞治疗危重型哮喘,能够明显减轻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研究并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桂 《护理学杂志》2002,17(8):596-597
肺脓肿因有一层厚薄不均的壁 ,肌内注射或静脉应用抗生素均不易透过壁进入脓肿部位 ,而致病情难以控制。 1997~ 2 0 0 1年 ,我科对 2 3例肺脓肿病人采用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BAL)治疗 ,获得良好效果 ,现将其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 3例中 ,男 16例、女 7例 ,年龄 2 1~ 70岁 ,平均 38 0岁。病程 3~ 4个月。肺脓肿单发 17例、多发 6例。灌洗 2次 5例 ,4次 7例 ,5次 9例 ,6次 1例 ,7次 1例。经治疗痊愈 (脓腔闭合 ) 2 1例 ;好转(脓腔缩小 ,但未闭合 ) 2例 ,经手术治疗后痊愈。2护理配合2 1术前准备2 1 1病人准备 :①病…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