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困难型气质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150名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评定,以筛选出的85例困难型气质儿童为研究对象,平易型气质儿童为对照,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发现学龄前儿童困难型气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出生窒息(OR=8.93)、高热史(3岁前)(OR=2.85)、母亲打骂儿童情况(OR=5.266)、父母带儿童参加社会交往活动频率(OR=0.648)和长辈对儿童教育方式的一致性(OR=2.435)等。结论 学龄前儿童困难型气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重视困难型气质儿童的早期发现,对其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做好围产期和儿童保健工作,有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1150例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气质变化特点,为制订武汉市儿童气质常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武汉市桥口和江岸两城区3所幼儿园中1150名符合条件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3~7岁儿童气质测查问卷》和自制《学龄前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随年龄增长,儿童活动水平降低、节律性增强、注意分散度降低且更易于接近,气质朝积极方向发展;男童较女童活动水平高,节律性强、心境积极,反应阈高;合并麻烦型的构成比高于全国常模;男女童与常模的维度得分存在较多差异。结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气质呈现明显的性别与年龄规律,但与全国常模存在较多差异,应进一步寻找原因,必要时建立武汉市学龄前儿童气质常模。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1150名3~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3~7岁儿童气质测查问卷>和自制的相关因素问卷对儿童气质和有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母亲孕期被动吸烟、情绪紧张和产后焦虑,儿童早产、出生时窒息、高热史,长辈的教育方式不一致等易导致儿童出现麻烦型气质;而核心家庭、母亲性格外向的儿童则较少出现麻烦型气质.[结论]生物学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良好的围生期保健,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武汉市1~3岁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江汉、桥口、汉阳、武昌、江岸5城区1~3岁幼儿520名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拟"1~3岁幼儿社会人口学问卷"及"1~3岁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评价量表"(美国)进行调查.原始调查表经核查整理后进行编码,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然后用SAS8.1进行逻辑检查及处理分析.[结果]各量表筛检出可疑阳性人数依次为外化量表112人,占总人数的21.5%;内化量表62人,占11.90%人;失调量表83人,占15.93%;反应能力量表111人,占21.31%,其中女童反应能力检出率(25.93%)高于男童(17.33%);母亲孕期精神状况对儿童的外化行为、内化行为和失调行为的影响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父亲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结构不同的儿童外化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儿童反应能力量表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应充分发挥父母在幼儿情绪发育上的积极作用,提高育儿者的自身素质;尽快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评价量表,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妇幼卫生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状况,探寻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法:选取各省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主治以上的医务人员,采用专题小组访谈和深入讨论方法。结果:省、市级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服务内容广、技术层次高;在临床医疗、保健的同时还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和项目活动;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主要是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希望能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学术带头人,而区、县级保健机构人员大多是大、中专文化程度,基层保健急需专业人才,城乡之间以及发达和不发达城市间妇幼保健人才比例失衡;妇幼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差异与各学校妇幼专业办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结论:保健认识偏差影响人才培养,妇幼保健医学教育模式应顺应社会需要,人才培养应是长期的、非阶段性的,妇幼保健人才应多层次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珠海市2011-2013年前3位出生缺陷的基本特征和流行趋势,探讨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 Excel 2003和 SPSS 12.0对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珠海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23‰,前3位依次为先心(4.89‰)、指趾畸形(2.68‰)和唇腭裂(1.22‰)。低龄产妇增加3种先天畸形的发生风险,但高龄仅与先心发生有关。3种畸形儿的性别、产妇孕次及城乡来源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先心围产儿母亲高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比例高于指趾畸形和唇腭裂,先心中低出生体质量和巨大儿的构成比最高,先心和唇腭裂围产儿中早产儿及死亡构成比显著高于指趾畸形。结论珠海市围产儿先心、指趾畸形和唇腭裂的发生率较高,母亲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等人口学特征与上述出生缺陷存在相关性,需进一步探讨差异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UHPP项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中英城市卫生服务与贫困医疗救助(UHPP)项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沈阳和成都共抽取1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CHS)。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01年~2004年间机构各方面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2001年比较,UHPP项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配置明显增加,科室设置基本齐全,人员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得到优化,机构服务内容得到拓展,服务量大幅提高,管理信息系统也有一定发展。结论UHPP项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迅速,但目前仍需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才培养及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3岁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与行为问题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全国14个城市24~36个月儿童2692人,应用"儿童社交情绪筛查量表"和"行为问题"调查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对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外化、内化、失调、能力四个维度的发展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进行了对照研究并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外化、内化、失调和能力四个维度为阳性与阴性的儿童中行为问题的发生均有差异;外化或失调维度得分高的儿童易出现攻击行为,不易出现抑郁行为;内化维度得分高的儿童易出现社会退缩;能力维度得分高的儿童不易出现破坏和社会退缩行为。【结论】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与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幼儿社会性和情绪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静  徐翠青  张建端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95-2396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情况,以便早期干预。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14所幼儿园的全部在园儿童,采用自拟问卷和克氏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调查1 305例儿童,筛出孤独症阳性者26例,其中男童19例,女童7例,阳性率为1.99%。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包括母亲文化程度低、孕期心情焦虑、孕期高热和儿童高热惊厥。结论:儿童孤独症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做好孕产期和儿童保健工作,对预防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 024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及自拟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15%,影响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有父母之间关系和亲子关系、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打骂与否、管教儿童方式和儿童犯错时家长采取的方法等。结论: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有重要影响,必须重视父母之间关系和亲子关系,维持家庭稳定,对儿童采取鼓励支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减少儿童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