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子宫病变的作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7例(55个)子宫肌瘤、7例子宫腺肌瘤、1例子宫腺肌症和1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在术后及1年内定期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及病变的大小、形态结构、内部回声与血供情况,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与病灶周边及内部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阻力指数(R I)。结果:RFA治疗子宫肌瘤显效21个,有效28个,无效2个;腺肌瘤显效及有效6例,无效1例;腺肌症有效1例;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均有效。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病变是一种创伤小、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枕下三角境界及内容物的检查方法与超声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检查枕下三角提供超声影像学资料。方法对100例健康成年人枕下区进行超声检查,描述枕下三角境界的超声判定及解剖关系;阐述枕大神经的走行特点,测量头下斜肌表面枕大神经的横截面积;记录椎动脉V3段管腔内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PI)。结果 (1)寰椎后结节左侧约1 cm处纵切声像图显示寰椎后弓呈"短弧形"强回声,其后上方为头后大直肌、后下方为头下斜肌,三者分别构成枕下三角的底、内上界和外下界。(2)寰椎侧块处纵切声像图显示侧块为"平台样"强回声结构,其后方为椎动脉V3段、下方紧接寰椎后弓;后弓后方为头下斜肌、后上方为头上斜肌,头上斜肌构成三角的外上界,后弓与椎动脉V3段之间为枕下神经所在区域。(3)枕大神经长轴声像图显示神经从头下斜肌下缘发出后向内上走行于头下斜肌及头后大直肌与头半棘肌之间;不同性别头下斜肌表面枕大神经横截面积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寰椎侧块处横切声像图显示椎动脉V3段呈"倒U形"绕侧块进入枕骨大孔,排除发育不良者,测V3段D为(3.52±0.39)mm、PSV及EDV分别为(43.33±9.05)、(21.87±5.86)cm/s、RI为(0.49±0.11)。结论超声是检查枕下三角及其内容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体外抑制U251、U87和SHG-44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不同作用比较,验证Re8确可导致U251细胞凋亡。方法 MTT比色法测量不同剂量的Res作用U251、U87和SHG-44胶质瘤细胞24h后对增殖的影响及不同剂量的Res作用U251、U87和SHG-44细胞6h、24h、48h后的影响。流式细胞仪用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检测U251、U87和SHG-44细胞凋亡率。HE染色、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透射电镜(TEM)观察U251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U251细胞的细胞周期改变。结果 Res明显抑制U251、U87和SHG-44细胞的生长和增殖(P〈0.01)且对U87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U251和SHG-44细胞次之;对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反应;Re8所致的U251、U87和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为浓度依赖关系,且对U87细胞的凋亡作用强于U251和SHG-44细胞。U251凋亡细胞的细胞周期主要发生G,期阻滞。结论 Res对U251、U87和SHG-44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以U87细胞更明显,对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反应并引起了其细胞周期改变。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颅内脉络丛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妇26岁,孕23周。检查设备为HPImagePoint数字式彩超,凸阵探头,频率2.5~5.5MHz。彩超检查所见:单胎头位,双顶径6.2cm,颅骨光环完整,侧脑室宽度正常,脑中线不偏移,左侧脑实质紧贴侧脑室外侧壁处见1.8cm×1.3cm×1.1...  相似文献   
5.
高频超声诊断小乳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9例小乳腺癌 (直径 <2 cm)的二维声像图、彩超多普勒显像 (CDFI)、能量图显像 (PDI)的特点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19例小乳腺癌均为单发 ,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 14例 ,内上象限 3例 ,外下象限 2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9例。病理类型 :单纯癌 9例 ,髓样癌 6例 ,浸润性导管癌 3例 ,小叶癌 1例。 19例小乳腺癌二维声像图均表现为低回声结节 ,多数边界清楚 ,边缘不整齐 ,表面不光滑 ,少数有角样伸出。肿块纵横径比 >1,有 6例肿块内有点状或簇状砂粒状高回声。 CDFI和 PDI均见血流信号 ,并显示血管走行扭曲。阻力指数 >0 .70。本组 19例小乳腺癌有 9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纵横径之比 >1,PDI显示淋巴门结构紊乱。结论 :下列方法有助于小乳腺癌的诊断 :(1)逐一多切面扫查 ,尤其乳腺边缘部位以免漏诊 ;(2 )二维声像图仍是发现小乳腺癌的主要方法。由于恶性肿瘤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CDFI和 PDI有助于小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发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形态和 PDI血流改变是帮助确定诊断可靠佐证。高频超声、CDFI和 PDI联合应用 ,相互补充 ,综合判断 ,可以大大提高小乳腺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初始切面在三维超声检查裂隙畸形时的误差与区别.方法 应用GE 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采用静态三维成像模式,对金属片上的圆孔与长孔进行超声三维重建,对所得三维孔图像进行测量与实际数值对比;对7例唇裂或唇腭裂畸形胎儿及3例标本进行三维超声重建,初始切面分别与胎儿唇裂或唇腭裂裂隙平行和垂直,得到图像裂隙宽度进行对比.结果 探头与金属片距离在30~90mm时,初始切面与裂隙垂直时三维重建裂隙宽度与实际值的比值在0.90~1.10;探头与金属片距离在50~75mm时,初始切面与裂隙平行时,三维重建裂隙宽度与实际值比值在0.90~1.10.其余距离时重建裂隙宽度与实际值的比值<0.90.初始切面不同所得胎儿唇裂或唇腭裂裂隙宽度不同,在分别与裂隙长轴平行和垂直所得数据不同,进行配对t检验后认为初始切面与裂隙垂直时所得数据较大.结论 只有在探头与所检查对象在50~75mm时图像才接近于真实图像.在距离为30~50mm、75~90mm时图像失真,初始切面与裂隙平行时所得图像裂隙较垂直时更小,更难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对人脑胶质瘤系U87细胞的体内抗癌活性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 BALB/c裸鼠20只,背部皮下接种胶质瘤细胞U87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100mg/kgRes治疗组,溶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观察4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曲线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瘤组织细胞的凋亡.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相比,100 mg/kg Res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重量降低;100 mg/kg Res治疗组瘤组织中MVD、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es对U87人脑胶质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与Res导致U87移植瘤细胞凋亡及血管生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时程及形态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等人的方法造成大鼠颅脑损伤模型,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创伤组,后者根据伤后处死时间点不同,再分为伤后1h,6h,12h,24h,48h和72h组,每组动物3只,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取伤区脑组织行抗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一般为静息状态,OX-42为阴性,在切片上不易发现或细胞形态不清晰;伤后1h,小胶质细胞为轻度反应,OX-42浅染,细胞形态隐约可见,不规则;伤后6h,小胶质细胞反应明显,由静息状态变为早期反应状态,OX-42深染,细胞形态清楚;伤后12h,小胶质细胞反应达高峰,细胞形态更清楚,突起上可见到小棘;24h以后,反应减弱,OX-42浅染,细胞数量减少。结论大鼠脑创伤后小胶质细胞被激活,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海马区亦有激活改变;反应的时程变化是伤后1h出现激活,6h反应明显,12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犬咬伤创口清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适合犬咬伤创口的外科清创方法。方法选取400例犬咬伤致撕裂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清水或肥皂水进行创口清洗,继之用3%碘酒或75%酒精进行消毒,试验组用0.05%等渗碘伏溶液进行清洗和内部消毒,比较2组疼痛指数、愈合时间和感染率。结果对照组(A)平均疼痛指数为7.37±1.18,感染率为21%,显著高于试验组(B)[(5.24±0.92、8%,均P〈0.05]。愈合时间在感染病例A组为(20.86±3.04)d,B组为(18.98±2.17)d;在未感染病例A组为(16.24±2.56)d,显著高于B组[(13.41±1.83)d,P〈0.05]。结论用0.05%等渗碘伏溶液代替清水或肥皂水对犬咬伤创口进行清洗和用碘酒、酒精消毒和清创明显降低创口的感染率、减少愈合时间,并且减轻清创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脐带囊肿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产前超声诊断并在产后证实的脐带囊肿患者,分析其声像图表现特点。结果 32例脐带囊肿中单发22例,多发10例。其中29例脐带囊肿表现为壁薄、光滑的圆形、椭圆形无回声,透声好;3例脐带囊肿表现为内部有密集的光点回声。本组27例(84%)胎儿足月分娩,出生后未见异常;5例(16%)胎儿因死亡或合并其他部位畸形引产。结论超声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脐带囊肿,并能进行动态监测,是产前诊断脐带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