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目的 克隆鱼腥草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XS1)基因并分析其表达差异。方法 根据已经获得的鱼腥草DXS1转录本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DXS1基因cDNA序列并对DXS1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维结构预测分析,并预测了该蛋白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DXS1基因在鱼腥草的地下茎、地上茎、叶、花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克隆获得的DXS1基因长为2 172 bp,编码72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DXS1蛋白不含跨膜区,不含信号肽,具有定位肽。DXS1基因在鱼腥草的花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是叶片,再次是地下茎,地上茎中表达量最低。结论 首次从鱼腥草中克隆了DXS1基因,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在鱼腥草萜类化合物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优化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基于“互联网+医疗”大赛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助力学校新医科建设,力争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新局面。为其他具有类似学科专业特点的学院或高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将思政教育贯穿全程,通过整合校企优势资源,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结果/结论 创新创业大赛规模明显增长,学科融合创新进一步突显,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技术的医学病理教学咨询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实践是从医院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医学病理诊断、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使病理中心、专家门诊及各用户终端紧密地连成一体,对于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蒙医整骨术:是蒙古族历代医者们所积累的、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治疗骨折与脱臼、软组织损伤等一系列整骨疗法的总称。蒙医整骨方法简练、手法简单,具有可靠的临床效果。蒙医整骨讲究“机触于处,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实施疗法的时候,需要重视人体生理功能之内在作用,注意保护人体骨骼之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器官的自愈能力,使伤折部位及早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尺桡骨三维模型建立:当前科研活动当中主要使用直接建模、坐标点建模、组织切片建模,基于医学图像建模,和DICOM数据直接建模。其中基于CT数据的DICOM数据建模方法因为数据来源准确而且建模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成为有限元分析过程中最常用的建模方法。背景:目前中国蒙医整骨术以手法繁复、理论驳杂著称,结合尺桡骨骨折有限元断裂模型专门进行力学原理分析的阐述,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模拟尺桡骨各类骨折受力情况,建立尺桡骨骨折断裂模型,评估模型效果,并分析蒙医整骨对应骨折的手法机制。 方法:选择1名35岁男性志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获取右臂前肢CT影像资料,建立尺桡骨几何模型,依据骨组织技术指标设定材料参数,划分网格,赋予载荷参数,进行分析运算。以Colles骨折与Smith骨折常见损伤原因为判断依据,结合蒙医整骨“以力对力”原则进行整骨手法判断。 结果与结论:①尺桡骨的骨折模型应力分布情况与以往对前臂的研究高度符合,在对应力方向获得了伸直性、屈曲性骨折的力学模型,调整骨质力学参数后成功模拟出4种年龄段的不同骨折模型;②结果证明,能够较好的模拟尺桡骨骨折断裂情况,从而为蒙医整骨“以力对力”治疗尺桡骨骨折提供手法参考。 ORCID: 0000-0003-4940-7891(李忠贤)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主要阐述了内蒙古医学院建设医疗信息网络实验室的背景、建设目标、系统组成、功能简介及教学模式.通过医疗信息网络实验室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医院信息模拟网络应用环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充分了解医疗行业信息化应用,达到更好地培养医疗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动脉粥样硬化(AS)所致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跃居所有疾病之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脂代谢不平衡、动脉内膜下泡沫细胞累积为主要病理特征。巨噬细胞在AS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数量和激活状态的失衡是导致病变发展的关键,过度的聚集和激活会使其从防御作用转变为致病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巨噬细胞在AS中的双重作用及促炎和抗炎途径,并探讨潜在的治疗策略。深入解析巨噬细胞在AS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可为治疗AS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医院的实际需求出发并结合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简要介绍了医院病案数据仓库的研究意义和实现方法。病案数据仓库不仅能处理报表,而且能够提供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及医疗诊断支持,能够帮助解决医院高层管理及医疗诊断上的众多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问题,是医院病案管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尝试以滚法为例研究蒙医诺哈拉呼手法涉及的力学模型的基础问题,力求展示中国蒙医诺哈拉呼手法的施力过程。方法:由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1名在职研究人员针对蒙医推拿手法在前臂使用的摆动类手法(滚法)进行演示实验,使用握力信息采集系统的力学位置传感器和附带的记录软件记录自推拿开始60 s内的各个传感器数据。扫描条件:电压5 V,采集时间1 min,电流200 mA,其余各项参数选择测定仪的默认值。根据测定仪的X、Y轴采样信息分别绘制受力-时间关系图,参照文献记载建立推拿受力过程模型,并对蒙医推拿过程的建模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通过握力信息采集系统实际测定的揉法、滚法手法模拟参数可见,实验人手部对应位置在接触到软组织表面后受到的轴向力会迅速上升,相应在软组织上的反作用力也会迅速上升,形成了对应在患处的有效作用力;②相对于中医的推拿手法,蒙医文献载述的诺哈拉呼摆动类手法应用位置同中医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用途多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背景:蒙医针刺手法的训练是蒙医针灸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步骤。目的:在虚拟环境中,建立表达不同上肢穴位蒙医针刺手法涉及的力学模型,以多层次展示蒙医上肢针灸穴位的针刺过程。方法:①由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1名在职研究人员针对蒙医针刺疗法在前臂特定穴位的直刺法(垂直刺入皮肤)、斜刺法(倾斜45°刺入皮肤)、十字刺法(刺入皮肤后四方旋转)进行演示实验,使用ATP-IV型针刺信息采集系统的光学位置传感器和附带的记录软件,记录自行针开始10 s内的各个传感器数据;②扫描条件为电压9 V,电流250 mA,其余各项参数选择手法参数测定仪的默认值。将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的X、Y、Z轴采样信息分别绘制电压-时间关系图,参照文献记载建立针刺过程模型;③对蒙医针刺过程的建模进行生物力学分析;④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内蒙古医科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与结论:①通过ATP-IV针刺参数测定仪实际测定的直刺、斜刺手法模拟参数,可见在针尖接触到软组织表面后针受到的轴向力会迅速上升,在刺破软组织表皮后急剧下降,形成了落空感,并在此后由于软组织弹性和摩擦力的作用,针受到的阻力趋于平缓,与Okamura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基本一致;②相对于中医复杂的针刺手法,蒙医文献载述的针刺手法只有与手感结合的进针三步法和与穴位结合的8种针刺手法,具有操作简便、用具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教与学中对医学图片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一个医学图片资源管理平台,介绍平台的功能需求与整体架构,具体阐述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该平台实现数字化医学图片资源的存储、检索与再利用以及教学图片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教师备课与授课、学生课程学习提供全面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