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电视监控下,通过静脉泌尿系造影引导体外冲击波(ESWL)对肾脏、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治疗。方法根据B超和腹部平片的检查结果,在电视监控下,静脉泌尿系造影,动态观察对肾脏、输尿管阴性结石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182例中,168例治愈,治愈率为92.3%。14例未愈。结论电视监控和动态观察简化了造影拍片过程,提高结石定位的准确性和碎石成功率,同时对其他相关疾病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氨茶碱治疗缓慢室率性房颤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剂量氨茶碱对老年缓慢心室率性心房纤颤的长期疗效。方法15例有症状的老年缓慢心室率性房颤病人口服氨茶碱(15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3、6、9及12个月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差异显著性。结果治疗后第7天静息心率、24小时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心率分别增加38%(P<0.01)、28%(P<0.01)、26%(P<0.05)及16%(P<0.01),24小时>2500ms的心脏停搏次数减少94%(P<0.01),室性早搏次数增加6%,但差异不显著。随访12个月(中位数),各项参数与治疗后第7天的结果相似,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老年缓慢心室率性房颤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96例小儿热性惊厥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小儿热性惊厥脑电图(EEG)异常率48.65%,主要以阵性高幅慢波为主(77.78%)。小儿癫痫脑电图异常率(89.61%)。主要以阵发性棘慢波和局灶性改变为主(62.78%)。二周后EEG复查热性惊厥EEG大部分恢复正常(83.35%)。而小儿癫痫EEG未有恢复正常的。热性惊厥发作次数愈多,发作持续时间愈长EEG改变愈明显,二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的愈少。这对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和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重组干扰素α2a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炎症性疾患 ,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宫颈糜烂的病因较为复杂 ,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病毒分离培养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毒感染是宫颈糜烂的主要原因之一[1,2 ] 。重组干扰素α2a栓系干扰素制剂 ,具有抗病毒抗炎 ,促进组织再生修复能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宫颈糜烂。1 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1997年 6月至 1998年 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求恩医科…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是否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的一个早期指标.②方法测定4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前后血清肌红蛋白和CK-MB水平.采用双抗体法检测血清肌红蛋白,酶联耦合法检测血清CK-MB.③结果再灌注组肌红蛋白上升速度快,酶峰出现在发病后(5.53士1.19)h,而未灌注组肌红蛋白上升速度缓慢,酶峰出现在发病后(10.00±1.59)h.两组肌红蛋白酶峰出现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t=9.37,P<0.001).再灌注组CK-MB活性峰值出现在发病后(13.00±1.36)h,未灌注组CK-MB活性峰值出现在发病后(22.86±1.87)h,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17.67,P<0.001).再灌注组肌红蛋白酶峰前移的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84.6%.再灌注组CK-MB活性峰值前移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80.2%.再灌注组肌红蛋白酶峰与CK-MB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t=22.67,P<0.001),但二者酶峰前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x2=0.002,0.157,P>0.05).④结论血清肌红蛋白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冠脉再通的一个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观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R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②方法 按溶栓药物不同将94例AMI病人分为2组,rt-PA组(55例)先给负荷量rt-PA10~15mg,余量35~40mg用微量泵于30min内泵入,继以50mg于60min内泵入,特殊情况可适当加量,尿酸氧化酶(UK)组(39例)将UK150万单位于30min内泵入,肝素不作常规应用。③结果 rt-P  相似文献   
7.
序贯用药治疗异位妊娠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使用甲氨蝶呤(m ethotrexate,MTX)与米非司酮(m ifepristone)序贯给药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异位妊娠确诊患者132例,按MTX 40 mg/m2的剂量肌注,12~24 h再给予米非司酮300 mg顿服;间隔3~5天,如疗效不显著可重复治疗,最多用药可达4次。采用免疫荧光法(参考值≤2.9 IU/L)检测治疗前后血β-HCG的变化。结果:大部分病例给药后血β-HCG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32例患者中有119例达到治愈标准,占90.1%。结论:应用MTX与米非司酮序贯给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B1片溶出度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B1片是一种常用的维生素类药品,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国药典(2000年版)未规定该药的体外溶出度测定。维生素B1片规格小,药典收载有两种规格(5mg、10mg),生产中所采用赋形剂和生产工艺各厂有所不同,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均有差异,因此本文参考了中国药典(2000年版)维生素B1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孕激素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孕激素组30例于诊断性刮宫术后第5天给予醋酸甲羟孕酮8mg/次,1次/d,连续口服22d,然后于下次月经第5天继续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用法及用量不变),共服用3个月经周期;LNG-IUS组20例于诊断性刮宫术后第5天宫腔内置入LNG-IUS。比较2组治疗前、后月经量改变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逆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孕激素组治疗第1个月月经过多24例,LNG-IUS组无月经过多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G-IUS组治疗第1,2个月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孕激素组(P<0.05),治疗第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孕激素组(P<0.05),子宫内膜逆转率高于孕激素组(P<0.05);孕激素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体质量增加,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LNG-IUS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不规律点滴状子宫出血。结论宫腔内置入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效果优于口服孕激素,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BI-RADS分类的量化评分方法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个最大直径>1 cm的乳腺结节,将其超声征象与患者年龄作为评分指标并进行赋值,计算每个结节的总分并根据设定的BI-RADS 3~5类的分值界限进行BI-RADS分类。绘制ROC曲线,寻找最佳诊断分值界限。结果 486个乳腺结节中良性结节368个,恶性结节118个。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以总分9分作为诊断界值,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52%、83.69%、85.60%。BI-RADS 3、4a、4b、4c、5类的恶性构成比分别为0%、8.06%、29.09%、65.22%、92.54%。结论基于乳腺结节超声BI-RADS分类的量化评分方法可行性大,对常规超声下乳腺结节的良恶性风险评估有较高的准确度,有助于BI-RADS分类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