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其早期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68例(未见冠状动脉狭窄)、A组28例(冠状动脉狭窄率50%)、B组22例(50%≤冠状动脉狭窄率75%)和C组20例(冠状动脉狭窄率≥75%)。应用2D-STI测量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中各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BAS-ls、MID-ls、APE-ls)、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BAS-cs、MID-cs、APE-cs)、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BAS-rs、MID-rs、APE-rs),并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各参数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率≥75%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其截断值并计算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B组APE-ls较对照组减低,C组BAS-ls、MID-ls、APE-ls、MID-cs、APE-cs较对照组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余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率≥75%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53),以-17.5%为截断值,其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71.4%。结论无明显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其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功能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低;应用2D-STI技术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推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5年8月至2001年8月共收治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22例,因本病系多系统病变,尤其易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且早期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技术,先将本组病例临床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天津达仁堂制药厂,是一个有70多年历史的老厂.该厂自1914年创业以来,对产品质量就比较重视,向来以货真价实而著称,因此,取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解放后,国家十分关怀中药事业的发展,天津达仁堂制药厂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十年动乱期间,产品质量下降,药品发霉变质,大批退货经常发生.十一届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传统预测方法及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预测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探讨预测足月胎儿出生体质量的最佳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7月产前0~5 d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并分娩的单胎足月孕妇224例,收集临床及超声资料。根据胎儿实际体质量,分为非巨大儿组(胎儿体质量<4 000 g,n=183)和巨大儿组(胎儿体质量≥4 000 g,n=41)。使用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评价不同方法预测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参数、联合参数(临床+超声)的BP-ANN在不同组别预测胎儿体质量的误差小于传统预测方法(P<0.05),联合参数的BPANN在巨大儿组中随着训练样本数的增加误差降低(P<0.05);联合参数的BP-ANN在非巨大儿组、整体224例中误差均小于临床参数、超声参数(P<0.05),巨大儿组中联合参数、超声参数的BP-ANN误差小于临床参数(P<0.05),但联合参数与超声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NN预测胎儿体质量准确性优于传统预测方法;预测足月胎儿出生体质量的最佳模型为联合参数的BP-ANN。  相似文献   
5.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3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及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晚孕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109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预后不良组75例和预后良好组34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两组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A)及孕妇子宫动脉(Ut-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收缩末期血流速度(S/D)、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绘制各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妊娠不良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指标及其界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的MCA-PI、MCA-RI、RI比值(MCA/UA)均低于预后良好组,Ut-A-PI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示,当MCA-PI1.56,其预测妊娠不良结局的敏感性、特异性最高,分别为91.18%、80.00%。Logistic回归分析示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年龄大、体质量指数≥24.0 kg/m2及糖尿病家族史;保护因素包括:有孕期运动、MCA-PI≥1.56、MCA-RI≥0.63及RI比值(MCA/UA)≥0.8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得MCA-PI1.56可作为预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妊娠不良结局的最重要指标和准确的界值。孕妇年龄大、体质量指数≥24.0 kg/m2及糖尿病家族史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有孕期运动、MCA-PI≥1.56、MCA-RI≥0.63及RI比值(MCA/UA)≥0.84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妊娠不良结局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人际交往类型问卷,对2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 ①人际交往的开放性与总体自我和谐以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灵活性、刻板性呈显著负相关(r=-2.03,-0.138,-0.138,-0.174;P<0.05);②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与总体自我和谐、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270,-0.266,0.208;P<0.01);③规范性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正相关(r=0.236,P<0.01).结论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密切.具有高开放性的人际交往模式的个体,通过亲密的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进而保持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8.
孟健  马琳  孙玉伟 《重庆医学》2018,(17):2312-2315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TPUS)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评估价值.方法 TAH术后2年以上患者120例,根据临床标准及超声标准诊断是否为SUI,分为非SUI组(Ⅱ组)66例和SUI组(Ⅲ组)54例,另选择72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Ⅰ组).分别在静息状态(r)及Valsalva状态(v)下测量并记录膀胱颈旋转角度(△vBA),静息期、Valsalva状态膀胱尿道后角(rUJV、vUJV),尿道旋转角度(△vUIA),膀胱颈活动度(BND)、膀胱颈位移(vsB).结果 根据超声所见结合盆底各参数测量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vBA、rUJV、vUJV、△vUIA、BND、vsB绝对值均增大(P<0.01),表明TAH术后远期前盆腔盆底组织的支持功能减低;与Ⅱ组比较,Ⅲ组△vBA、rUJV、△vUJV、vUIA、BND、vsB绝对值均增大(P<0.01),表明TAH术后,与非SUI患者比较,SUI患者盆底超声参数值增大更明显.结论 TAH术后远期盆底组织的支持功能降低,经TPUS可以对TAH术后远期患者的盆底功能进行动态检测,以早期发现盆底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特点,为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否稳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患者87例,根据回收的下腔静脉滤器内有无脱落血栓分为两组,Ⅰ组:血栓不稳定组,42例,Ⅱ组:血栓稳定组,45例。分析比较两组DVT发生部位、血栓回声特点、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生化指标等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DVT稳定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前,两组声像图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前与取出术前,两组声像图特点前后变化情况比较, DVT发生部位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DVT发生部位有变化的比率高于Ⅱ组。生化指标比较血浆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甘油三酯(TG)、脂蛋白α(Lp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G低于Ⅱ组,Ⅰ组Lpα、D-D高于Ⅱ组,Ⅰ组PT长于Ⅱ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D-D高、PT延长、血栓发生部位有变化、既往有血栓病史是导致血栓不稳定的危险因素。结论 两组DVT在滤器置入术前声像图特点类似;超声动态观察DVT发生部位有变化者同时结合D-D高、PT时间延长、既往有血栓病史等特点可有助于判断DVT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正心血管事件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的常见并发症[1]。既往关于其治疗后右室相关研究较少,然而右室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组旨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CRRT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右室功能和容量变化。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4~9月我院收治的行CRRT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1例,其中男48例,女23例,年龄32~83岁,平均(65.77±12.24)岁。排除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