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索大鼠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小肝细胞样前体细胞(SHPC)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AHF)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体质量150~180 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只。采用Retrosine(30 mg/kg)腹腔内注射联合2/3肝切除诱导雄性Wistar大鼠SHPC增殖模型,改进Seglen胶原酶灌注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SHPC,倒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静电液滴法APA微囊包埋。选择体质量180~220 g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A组(微囊化SHPC腹腔内移植)、B组(空囊对照组);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制备大鼠AHF模型;观察模型一般状况及生存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氨水平,检测肝脏病理改变。结果Retrosine腹腔内注射联合2/3肝切除成功建立SHPC增殖模型,分离获得细胞符合大鼠SHPC;APA微囊呈光滑规则球形,直径为(300±40)μm,强度、韧性良好,囊内细胞形态完整,存活率为(90.0±1.3)%。微囊SHPC移植后,A组较B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19.00 h vs 70.3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A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及血氨水平明显下降,均低于移植前水平,各时间点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显示A组肝细胞损伤较B组明显改善;存活48 h大鼠腹腔内微囊保持完整光滑球形,囊内SHPC形态完整,1周微囊有散在破损皱缩,囊内细胞有增多聚集趋势,细胞存活率85%以上。结论APA微囊化大鼠SHPC腹腔内移植能改善大鼠AHF模型生存时间、生物化学指标(ALT、TBiL等)及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2.
区域癌化是肿瘤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理论,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区域癌化理论不仅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其概念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区域癌化理论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肿瘤多步骤、多阶段起源的生物学理解,同时在肿瘤风险评估、分子边界、预后评估、化学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多基因甲基化异常的发生率,研究肝细胞癌中多基因甲基化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肝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16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5例慢性肝炎和5例正常肝组织,筛选消化道肿瘤中APC、RASSF1A、p16、GSTP1、MGMT、DAPK、SOCS-1和RIZ18个甲基化异常频率高的肿瘤抑制基因,应用甲基化特异件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8个肿瘤抑制基因在所有标本中的甲基化状态.比较不同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APC、GSTP1、p16、RIZ1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95.0%、90.0%、73.3%、65.0%、61.6%和60.0%,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均P<0.05);癌旁组织中,MGMT、GSTP1和RIZ1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41.6%、40.0%和25.0%,均高于肝硬化组织(均P<0.05).p16基因甲基化的肝细胞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非甲基化者;巨块性肝细胞癌中,MGMT基因甲基化者的比例高于非甲基化者;MGMT基基甲基化者的无瘤生存期短于非甲基化者.结论 不同基因在肝细胞癌、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的甲皋化率差异显示了肝细胞癌发生中渐进的表观遗传学改变;GSTP1、RIZ1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异常具有肿瘤风险评估和早期诊断价值,而MGMT基因的甲基化异常同时具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甲基化定量检测技术,并对肝细胞癌中基因的甲基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 基因组DNA经亚硫酸氢钠修饰处理后,构建包含CDKN2A和ACTB两个基因片段的质粒标准品,通过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制作标准曲线,并用这一方法对41例肝细胞癌中两种基因进行甲基化定量分析.结果 通过对扩增曲线、熔解曲线、标准曲线以及电泳结果的分析表明,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对102~108拷贝/μL范围内质粒标准品的扩增具很高特异性、灵敏度和较宽的检测范围;通过对41例肝细胞癌手术标本的检测进一步表明证实了本方法在基因甲基化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结论 SYBR Green荧光定量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且具备高通量分析能力的定量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肿瘤中基因甲基化的研究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肠联合移植中肝脏对小肠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肠联合移植、单独小肠移植及单独肝移植模型 ,每组取 12只受体大鼠观察生存期 ,另取 6只大鼠分别于移植术后 5、7、14d收集小肠及肝脏移植物 ,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并利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移植物中IL 2、IL 4、穿孔素以及颗粒酶B的mRNA表达。结果联合移植组受体生存时间 (2 7 83±4 4 7)d较小肠移植组 (11 5 8± 3 2 6 )d明显延长 (t=7 19,P <0 0 1) ,与肝移植组 (2 8 92± 2 39)d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t=0 75 ,P >0 0 5 )。联合移植组小肠移植物排斥反应较小肠移植组明显减轻 ,穿孔素及颗粒酶B表达水平降低。结论肝 /肠联合移植可以为小肠移植物提供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6.
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在器官移植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诊断排斥反应灵敏的指标,体液细胞间粘附因子(sICAM—1)的监测对排斥反应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应用ICAM—1单克隆抗体进行排斥反应治疗的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术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因门静脉高压出血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时机,选取术前有内镜治疗史病人74例,分析病人临床资料,进一步区分内镜治疗次数、治疗方法,分析其与术后并发症关系,采用Clavien-Dindo外科手术并发症分级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例急诊手术率高达47.30%,肝功能Child-Pugh C级病人占17.57%,所有Child-Pugh C级病人均为急诊手术,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3.24%,无围手术期死亡。进一步分析,术前经历≥3次内镜治疗较3次治疗病人具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3次28.57%,≥3次62.50%,P0.05);术前经历以组织胶为核心的单独或联合治疗病人手术更加困难,与术前单纯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相比,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单纯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组为32.61%,以组织胶为核心组为60.71%,P0.05),其中Ⅲ、Ⅳ级严重并发症增加显著。结论虽然药物及内镜治疗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线方案,但以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代表的手术治疗仍占据重要地位。临床上,应尽早识别内镜治疗风险高、效果不佳或不适宜内镜治疗的病人,及时手术,术中精确操作,合理选择术式,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因子 - 1 (ICAM - 1 )在器官移植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诊断排斥反应灵敏的指标 ,体液细胞间粘附因子 (sICAM - 1 )的监测对排斥反应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同时应用ICAM - 1单克隆抗体进行排斥反应治疗的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人源肝癌细胞系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初步探讨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选择8个抑癌基因对4种不同类型的肝癌细胞系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对4种细胞系的8个抑癌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表明,GSTP1在所有细胞系中均显示甲基化;RASSF1A在SMMC-7721与HepG2中呈现甲基化,而APC在这两个细胞系则是半甲基化状态;P16仅在SMMC-7721中甲基化,SOCS1仅在HepG2中发生甲基化,MGMT仅有HepG2发生半甲基化;RIZ1和DAPK则全部显示未甲基化.结论 抑癌基因甲基化谱在不同来源、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的肝癌细胞株中各不相同,提示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调节机制,并为体外筛选去甲基化药物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诊断和治疗的结果。结果26例患者中,单纯保守治疗11例,住院病死率45%;TAE/TACE介入治疗组8例,住院病死率12%,中位生存期5月;手术治疗组7例,无住院死亡,中位生存期14月。本组误诊3例。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与B超检查是肝癌破裂出血确诊的主要依据。根据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状态及肿瘤分期不同,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争取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