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病例临床与病原学特征,分析其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与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间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哨点医院儿童腹泻标本、调查及回访问卷;对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 结果 2010—2020年共监测11 377例,分离到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63株,包括61株O:3血清型、2株O:9血清型菌株,5岁以下腹泻儿童感染率0.55%(63/11 377)。不同性别儿童对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岁感染率高于≤1岁病例(χ2=44.836,P<0.05),感染患儿中1~5岁发热比例高于≤1岁(χ2=11.508 ,P<0.05),随访病例未发现后遗症。我国儿童感染O:3血清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PFGE带型存在多样性,优势带型为K6GN11C30021、K6GN11C30012。 结论 我国5岁以下儿童感染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血清型以3/O:3为主,偶有4/O:3与2/O:9。根据患儿感染特点与高发季节推测食源为主要感染来源,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儿童腺病毒感染的型别及流行特点。方法采用Real—timePCR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990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对腺病毒阳性的标本进行常规PCR扩增hexon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型,同时用Hep-2进行细胞分离。结果990份标本中,Real-timePCR检测腺病毒阳性数为164(16.6%);腺病毒感染全年散发,其高峰期为3—4月;以7岁以下儿童多见,感染阳性率为91.5%;对其中100例PCR阳性标本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型,涵盖B\C\E三个亚种,以HAdVB318株(占18.O%),HAdVC217株(占17.0%),HAdVB716株(占16.0%)多见,混合HAdVB3和HAdVB7感染2例;134例PCR阳性标本中分离出毒株59株,分离率为44.0%。结论腺病毒是徐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徐州地区腺病毒型别种类多样化,病毒重组变异概率较高,需加强对该病毒的流行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儿童流感样病例中肠道病毒(HEV)、鼻病毒(HR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治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21年,采集徐州市儿童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针对病毒RNA 5′UTR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EV、HRV,产物测序并对比分型,比较不同人群和季节2种病毒检出率差异。结果 2018—2021年,徐州市累计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4 180例,检出HEV、HRV共198例,检出率为4.74%;其中,REV检出67例,检出率为1.60%,包括48例柯萨奇病毒(CV)、15例埃可病毒(Echo)、4例HEV-D68型;HRV检出131例,检出率为3.13%,包括85例HRV-A、9例HRV-B、37例HRV-C。HEV检出率最高在7月(5.00%),其次为5月(3.44%)、6月(2.89%);HRV检出率最高在10月(7.65%),其次为5月(5.31%)、6月(5.26%)、9月(4.71%)。结论 徐州市2018—2021年儿童流感样病例中HEV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主,主要在春、夏季流行;HRV以HRV-A感染为主,主要在春、秋季流行。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徐州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parainfluenza virus, ARTI)中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F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 HEV)、腺病毒(adenovirus, ADV)、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 HBoV)以及偏肺病毒(metapneumovirus, MPV)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 为临床诊治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徐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徐州市儿童医院), 采用PCR的方法对2018—2020年间共3 140例流感样病例患儿的咽或鼻咽拭子样本核酸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 26.59%(835/3 140)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拭子样本中检出呼吸道病毒核酸, 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IFV 9.68%、RSV 5.32%、PIV 5.29%、HRV 3.63%、HEV 1.9...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020-2022年徐州市3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中分离到的7株猪链球菌进行鉴定和分型,了解本地区猪链球菌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特点。方法 采集与病例相关猪的鼻拭子和外环境等标本进行猪链球菌分离,采用飞行质谱和VITEK-2 Compact等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对分离到的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的检测,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等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和溯源分析。结果 6株猪链球菌为血清2型,其中2021年人源(1株)与猪源(3株)猪链球菌荚膜多糖基因(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基因(mrp)、细胞外蛋白因子基因(ef)和溶血素基因(sly)检测均为阳性,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为ST7型,PFGE同源性为100%,推断人可能因宰杀带菌猪时通过破损的伤口而感染;2020年和2022年临床分离株mrp基因缺失,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为ST1型。2022年外环境分离菌株不携带4种所检测的毒力基因,非数据库中已知ST型别。结论 本地区分离到的猪链球菌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致病菌株主要为血清2型,ST1和ST7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罕见菌型—长湾泥沙门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病原学特征,查明感染来源。方法 利用系统生化、血清学和药敏检测对病原菌进行表型特征研究。对患儿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并进行病家回访、流行病学调查。对高危因素进行连续病原检索,利用PFGE分型对不同来源长湾泥沙门菌进行溯源分析。结果 患儿血中分离病原菌经API 20 E生化鉴定为沙门菌属(id=99.9%),抗原结构为17∶a∶1.5,为长湾泥沙门菌。调查结果显示,本例出血性腹泻,继发菌血症感染,宠物巴西龟为可能污染来源。连续3次病原检索中,4份巴西龟样品中检出长湾泥沙门菌。不同来源菌株的PFGE图谱、生化谱呈现100%一致,耐药谱高度一致,提示巴西龟分离株与患儿分离株来源于同一克隆。5株分离菌株对常见的25种抗生素敏感,对磺胺异恶唑耐药,四环素、头孢唑啉中度耐药。结论 本例菌血症患儿为江苏地区首次检出的长湾泥沙门氏菌感染,并且此次感染与宠物巴西龟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徐州地区婴幼儿腹泻患者中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特征,提高对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流行及耐药性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4—2018年徐州市医院门诊就诊的婴幼儿(0~3岁)腹泻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病原学检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最低抑菌浓度法测定鼠伤寒沙门菌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用双纸片协同法来确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表型,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1 343份腹泻标本中检出178株沙门氏菌,其中鼠伤寒沙门菌为72株(5.36%);5年间,沙门菌(χ趋势2=21.23,P<0.01)和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趋势2=16.02,P<0.01);鼠伤寒血清型在沙门菌中的占比为40.45%,亦呈逐年增高的趋势(χ趋势2=18.47,P<0.01)。90.28%的鼠伤寒沙门菌为多重耐药菌,对临床首选儿科用药—头孢他定(25.0%)和头孢曲松(37.50%)的耐药率均高于20%;产ESBLs表型阳性株对氨苄西林/他唑巴坦(χ2=4.57,P<0.05)、头孢吡肟(χ2=38.66,P<0.01)、氨曲南(χ2=45.53, P<0.01)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表型株。9株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出现4簇100%一致PFGE带型。结论 近5年,婴幼儿腹泻患者中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存在小范围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