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水肿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许多疾病均可以引发或伴发脑水肿。脱水和利尿是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关键,甘露醇联合利尿剂是临床常用的方案,通过对现有临床研究分析,与呋塞米相比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作用效果更强,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甘露醇的用量,降低甘露醇造成的肾脏损伤发生率,促进神经元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宋明月  刘沁华  丁刚  吴燕明 《安徽医药》2022,26(6):1193-1196
目的探讨伴嗜酸粒细胞( EOS)增多的外周 T细胞淋巴瘤( PTCL)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2018年 7月收治的 1例及国内外近 5年文献报道确诊的 14例伴 EOS增多的 PTCL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15例病人中高龄者多见, Ann Arbor分期晚,结外有多处组织侵犯,大多数国际预后指数( IPI)评分位于中高危组。除 1例失访外,化疗组( n=12)总生存时间[ 10.00(6.50,32.13)个月]与对症治疗组(n=2)总生存时间(分别为 11.00个月, 14.00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一线方案化疗组( n=10)总生存时间[10.00(7.50,26.37)个月]与二线方案化疗组( n=2)总生存时间(分别为 2.50个月, 50.00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月收治的1例原发心脏DLBCL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8岁,初期临床表现为反复活动后胸闷、气喘,后突发晕厥,行心脏肿瘤切除术+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病理提示DLBCL,予以R-CHOP方案化疗8次。随访至截稿前,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结论:原发心脏DLBCL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通过尸检或术后病理发现;治疗上以化疗联合放疗为主,手术辅助治疗;总体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网织血小板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继发感染时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89例疑似感染的AL患者,分别测定并记录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网织血小板(RP)百分比、腋下温度(T).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行诊断价值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P百分比与重症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RP百分比在诊断AL继发感染及重症感染时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传统炎症指标;RP百分比与CRP或PCT联合诊断感染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提高;RP百分比<9.76%的重症感染组患者40 d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RP百分比≥9.76%的重症感染组患者(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炎症指标,RP百分比在诊断AL患者继发感染及重症感染时诊断价值最高,与CRP和(或)PCT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L患者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率.RP百分比可作为预测死亡风险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褪黑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殖、凋亡、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1 mmol/L褪黑素与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作用于HL-60细胞,药物作用24 h、48 h、72 h后进行试验。以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CCK-8的方法检测药物的抑制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膜表面抗原CD11b的表达阳性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褪黑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作用于HL-60细胞,细胞逐渐出现凋亡,其抑制率24 h、48 h和72h分别为0.31±0.02,0.57±0.06和0.83±0.04,其促进细胞凋亡的比例为15.67±2.38%,26.93±1.60%和50.13±1.76%,其细胞表面CD11b的阳性率为20.98±0.46%,58.96±6.05%和83.80±2.48%;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表现为G1期细胞增多(69.3±0.5%、75.2±0.1%和85.3±0.1%),S期细胞减少(20.1±0.1%、23.2±0.5%和9.2±0.2%),均优于单用褪黑素组或全反式维甲酸组(P〈0.05)。结论褪黑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以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诱导其分化,影响其细胞周期,联合用药的作用优于单用褪黑素组或全反式维甲酸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探讨成年人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LAHS)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9家医疗中心确诊的86例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MaxStat算法获取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86例成年LAHS患者中男性50例(58.1%),女性36例(41.9%);患者中位年龄57岁(19~76岁),中位总生存(OS)时间1.67个月(95% CI 0.09~3.24个月),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8例,67.44%)。基于MaxStat算法,患者年龄、清蛋白、血肌酐、乳酸脱氢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4岁、30.1 g/L、67 μmol/L、1 045 U/L、4.58 g/L和72×10 9/L。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乳酸脱氢酶、清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LAHS病情凶险,进展快。年龄≥64岁、乳酸脱氢酶≥1 045 U/L、纤维蛋白原≥4.58 g/L、清蛋白<30.1 g/L的患者的生存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7.
褪黑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NB4细胞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褪黑素(MLT)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的增殖、凋亡、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1 mmol/L的MLT与1 μmol/LATRA联合作用于NB4细胞,1 mmol/L的MLT和1 μmol/LATRA作为对照组,药物作用24、48、72 h后进行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膜表面抗原CD11b的表达阳性率,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 MLT联合ATRA作用于NB4细胞24、48、72 h后,促进细胞的凋亡率为16.23%±0.38%、31.03%±0.51%和55.65%±2.68%,细胞表面CD11b的阳性率为22.66%±0.36%、57.31%±3.12%和81.74%±0.47%,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则表现为G1期细胞增多(68.1%±0.3%、73.3%±0.4%和83.2%±0.2%),S期细胞减少(23.1%±0.1%、23.2%±0.5%和8.2%±0.1%),均优于单用MLT组或ATRA组(P<0.05).结论 MLT和ATRA联合用药的作用优于单用药.  相似文献   
8.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 WM)/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 LPL)是一种少见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临床以淋巴浆细胞骨髓、脏器浸润和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水平升高为特点。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以及新药的不断涌现,WM/LPL 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将对WM/LPL 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自然杀伤(NK)细胞及CD4 /CD8 )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相比较,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以及CD4 /CD8 值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CD3 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化疗前升高,但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以及CD4 /CD8 比例也升高,与化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化疗的同时予以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治疗后,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以及CD4 /CD8 比例与联合治疗前相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比较,CD3 、CD8 T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百分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 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 /CD8 比例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存在异常,通过化疗可以得到改善。在化疗的同时予以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可以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褪黑素对NB4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1、0.5、1mmol/L)加入NB4细胞中,继续培养24、48、72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膜表面抗原CD33和CD11b的表达阳性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MLT有促进NB4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CD33的细胞阳性率没有变化(P>0.05),CD11b的细胞阳性率在浓度为1mmol/L,48h和72h有轻度增加(P<0.05);细胞周期检测则显示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P<0.05)。结论褪黑素有促进NB4细胞凋亡,影响细胞生长周期的作用,诱导分化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