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缺氧缺血对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的影响及当归注射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取7日龄健康SD新生大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组各11只。缺氧组和当归组新生大鼠在无菌环境下结扎左侧颈总动脉,术后护理2 h后置于三气培养箱持续缺氧2 h/d,连续7 d,制作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不结扎左侧颈总动脉、不缺氧。术后第8 d开始,缺氧组和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 ml/Kg),连续7 d;当归组用等量当归注射液(250 g/L)代替生理盐水。于生后第40 d取大鼠脑组织,常规石蜡包埋、经海马切片,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海马齿状回NSE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OD)值。结果缺氧组大鼠海马齿状回NSE阳性细胞的IOD值较对照组降低,而当归组NSE阳性细胞的IOD值较缺氧组增高。结论脑缺氧缺血可降低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NSE的表达,而当归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幼年大鼠神经元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置血管的临床特点及围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的、产后确诊的5例前置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产前经腹部B超检查诊断3例,产前B超诊断率60%,产前诊断的平均孕周为25+2周;产后明确诊断2例。5例均存在高危因素,分别为:低置胎盘2例,合并帆状胎盘2例,合并球拍状胎盘2例,合并副胎盘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1例。产前诊断的3例患者临产前行择期剖宫产,围生儿结局良好;产后诊断的2例患者,1例因疑"胎儿窘迫"急行剖宫产,术后新生儿转入NICU,另一例入院前发生胎膜早破、前置血管破裂,胎死宫内引产。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前置血管的主要方法,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提高产前诊断率和临产前行剖宫产可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4.
1病例报告 患者,28岁,G2P0.因孕24+3周,院外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异常,于2011年7月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就诊.患者末次月经为2011年1月30日,预产期为2011年11月6日.患者于2010年有死胎史.2010年1月,在孕26周时,胎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心脏异常增大,心胸比为0.46,诊断为胎儿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5.
子痫前期严重影响妊娠结局。该病的预防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孕期饮食营养过剩或不足及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均可能增加其发病风险。科学的平衡膳食以及适当的营养素补充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绒毛膜性三胎妊娠接受减胎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三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共118例。根据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组(n=13)、双绒毛膜组(n=44)及三绒毛膜组(n=61),并于每组内根据是否接受减胎治疗,分为减胎亚组和期待治疗亚组。比较各组内减胎亚组与期待治疗亚组之间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 单绒毛膜组内,减胎亚组较期待治疗亚组早产率更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更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绒毛膜组和三绒毛膜组内,减胎亚组较期待治疗亚组早产率、新生儿住院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更高(P<0.05)。双绒毛膜组内,减胎亚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低于期待治疗亚组(P=0.03)。3组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在减胎亚组与期待治疗亚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曲线分析提示,孕早期减胎较孕中期减胎发生妊娠丢失的风险更低,孕周延长更显著。结论 三胎妊娠行减胎术后可显著延长孕周,改善围产儿预后,且孕早期行减胎术可...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摘要患者,31岁,G1P0。因"停经25~(+2)周,发现血压增高10~+天"于2016年12月8日由外院急诊转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8~30天,经期5~6天,末次月经:2016年4月17日,预产期:2017年1月24日。2~+年前因血尿、蛋白尿、血压升高达160/110 mm Hg、全身水肿、肾功异常于外院行肾穿确诊为IgA肾病  相似文献   
8.
出生缺陷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因素之一。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越来越多导致出生缺陷的遗传病得以检出, 出生缺陷的防控全面进入分子时代。基层妇产科医师是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 但在分子遗传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短板也日益凸显。现阶段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已逐步重视上述问题, 开展了面向基层妇产科医师的出生缺陷培训项目, 如"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全国出生缺陷人才培训项目""全国基层产科医师培训项目"等,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出生缺陷防控的燃眉之急。但诸如基层妇产科医师出生缺陷知识体系建立不健全、人才储备匮乏等问题也暴露明显。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遗传学分子检测时代基层妇产科在出生缺陷防控方面的困惑与挑战, 探讨全面提高分子检测时代基层医师出生缺陷防控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借鉴美国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我国于2004年起开始试办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至今已10年,目前已有14所院校具备办学资格,每所院校均有自己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生独特的教育理念及方式.本文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理念为例,阐述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及特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教学计划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科研训练及临床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亚专业及导师的选择时机及选择方式,更会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的未来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毕业时,临床技能仍有待提高,而如何合理安排他们的毕业后教育,尚待进一步探讨.笔者就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对医学生的科研训练、临床技能培训、导师选择及毕业后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改进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